9号开始,就正式进入java面向对象的思想了,总结一下java中面向对象中的一些基本知识:
1.要求
各司其职、弱耦合性、可重用性、可扩展性
2.对象
连续的存储空间
3.类
是对象共性的一种抽象;
是可光对象在人脑中的反映;
是对象的模版
通过类可以创建多个对象。
4.实例变量
定义在类中的属性,有默认值;
访问范围至少是本类;
命名可以和局部变量冲突,采用局部优先原则
区别于:
局部变量:局部变量的作用范围是从定义开始到定义它的代码块结束;
局部变量必须先赋初始值,然后使用;
同一范围内的局部变量不能重名。
5.方法
(1)声明: 对象能做什么? 包括:修饰符、返回值、方法名、参数表、异常
可以有多个修饰符,如:public static ..且顺序任意。
(2)实现: 对象能做什么?
java中只关注方法的声明,不需要关心方法的实现。
6.方法的重载
(overload) 就是在一个类里面写多个方法名相同、参数表(类型,个数)
不同的方法,又叫编译时多态,方法的重载由编译器决定。
7.构造方法
(1)特点
a.构造方法没有返回值
b.构造方法名必须和类名完全相同
c.构造方法不允许手工调用
(2)作用
当产生一个类的实例对象时,类的构造方法会被自动调用,一般构造方法是用来为
成员变量赋值。如果一个类没有定义任何构造方法,系统会提供一个和默认的无参
构造方法,方法体没有任何代码。
8.构造对象的过程
(1)分配空间 属性要被赋予默认值
(2)初始化属性 属性被赋予初始值
(3)调用构造方法
9.java中的参数传递过程
(1)简单类型传值
(2)对象类型传引用,即传地址,形参实参指向同一个对象
10.
this
是一个引用,存对象的地址
用法:
(1)this.成员变量
表示当前对象,主要是区别局部变量和实例变量
(2)this(参数列表)
调用本类的其他构造方法,必须放在构造方法的第一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