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来商店”落地记

 陈大笑 2015-01-29

上品折扣 上品折扣微信店 微信营销

下沙4号大街——它隶属于杭州市江干区的下沙经济开发区,杭州市唯一的地铁一号线的终点“文泽路站”就落在附近。这条街道距离西湖大约30公里,远离中心市区,因此并不热闹。它有着中国多数城市经济开发区的典型脸谱:平整的马路、新近建成的住房和少量的商超组成了这条街道的全部。

然而,就在刚刚过去的一个月里,这里受到了中国互联网和零售百货业史无前例地关注。在媒体的报道里,这条街道甚至整个下沙地区都成为了一家商铺的注脚:4月25日,一家名为“上品折扣微信店”的百货正式在下沙4号大街开张。

“上品折扣”这个名字对杭州市民有些陌生。这并不奇怪,因为在这家分店开业之前,上品折扣的商铺从未走出过北京,“微信店”是这家成立已有14年的老牌折扣商品零售店在华东、乃至在北京之外地区开办的第一家分店。而这家店又恰恰是国内第一家打着“O2O概念店”旗号的线下商铺——与上品折扣其它分店不同的是,不但“微信”的LOGO被挂在了杭州店的标识上,而且店内的一切购物都可以通过微信完成:每件商品都对应着唯一的二维码,顾客只需要使用微信扫一扫,就可以在微信的“上品折扣杭州”的服务号中完成从订单生成到结账的一系列购物环节。这一切都发生在店员手中的平板电脑和顾客的手机之间,店里甚至没有设立收银台。

因此,微信和上品折扣把它称作“未来商店”:由上品折扣的实体店铺为基础进行改造,将每一件货品纳入统一的后台管理系统当中并与微信开放平台对接,以及把微信的服务号、扫码识别和移动支付深度整合进线下的购物全程当中,这种方式在互联网企业和线下商铺的合作中找不到先例。这也是微信第一次与线下实体零售商建立如此深入的合作关系。微信庞大的用户群、背后的开放平台支撑、移动支付通道,都赋予了这家“未来商店”与众不同的能力。

然而不为很多人所知晓的是,这次合作的另一方——上品折扣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事实上,上品折扣微信店的项目,从双方敲定目前的合作方案到正式开业,前后不过3个月的时间。上品折扣三个高层人物的推动、公司此前确立的全渠道运营模式、已经建设了几年的单品管理和斥资千万打造的ERP系统,大大催化了这家“未来商店”的诞生进程。也就是说,这是一次水到渠成的“合谋”,如果换作其它线下合作伙伴,微信的这场“线下经济试验”未必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落地。

PingWest通过对上品折扣微信店员工、参与项目全程的市场部相关人士,以及对上品折扣CIO王会娣的采访,还原了这家“未来商店”诞生的来龙去脉。但微信团队拒绝了PingWest的采访请求。

上品折扣的沉淀

上品折扣成立于2000年,是北京著名的折扣服饰零售连锁店,在杭州店开业之前在北京一共拥有十家店面。创始人、董事长李炎是公司的实际掌舵者。

他是促成上品微信店的头号关键人物。

在过去的十年里,李炎同那些跟他一样从事零售行业的企业家们一样,正在越来越多地感受到来自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压力。在2012年天猫“双十一”单日交易额达到191亿元之后,代表电子商务行业的企业家马云和传统商业地产大亨王健林达成了那个著名的亿元赌局,把双方的竞和状态推到了世人面前。而根据今年3月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到10.2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到了18851亿元。

这些数字对于传统零售业庞大的交易额来说或许并不意味着颠覆,但也足以让零售商们如坐针毡:一时间,它们开始疯狂地拥抱互联网,或是像银泰、百丽等那样直接建立自己的B2C网店;或是入驻天猫、京东等已有的电商平台建立分销渠道;或是在团购、支付等环节进行“微调”……他们不同程度地提出了“全渠道零售”和“商务电子化”的变法策略。

上品折扣也是其中之一。把时间拨回到2009年左右,那时候上品折扣正准备上线“上品折扣网”,尝试B2C的网店运营。而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想要做到线上线下统一价格,并实现库存的统一管理和调配,上品公司必须掌握每件商品的数据和动态。

但是要知道,国内线下零售商场大多数都采用了“联营制”的模式,即商场更像是业主,把自己经营区域内的店铺出让给品牌商,自己靠品牌商的流水返点获利。这种模式的弊病在信息化时代逐渐显现出来:商品的采购和销售都由品牌商把控,上品折扣无法知晓每件商品的数据。

而如果想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建立一套统一的单品管理系统,把商品数据化。于是,在李炎的拍板下,上品折扣上线了一套自己的单品管理系统。虽然现在来看它还很不健全,但这却是实体零售商场中罕见的举动。

电商网站只是李炎尝试全渠道零售和商务电子化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背后企业IT系统的建设。日益扩张的盘子对IT系统和数据库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在2012年,李炎找到了著名的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SAP寻求解决方案,改造上品折扣的ERP。整个改造历时将近1年半时间,耗资千万元。这一举动也构成了后来上品折扣中的商品与微信后台系统短期内顺利对接的基础。

另一位关键人物王会娣由此出现。当时,SAP这边上品折扣项目的负责人就是后来跳槽到上品折扣担任CIO的王会娣。她在SAP供职9年,负责制造业、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等的解决方案,虽然零售业客户很多,但比起她负责的很多大客户来说体量仍旧较小,因此自己很少去到零售商店里。2013年,因为上品折扣的ERP系统的改造问题,王会娣与李炎必须坐到一起开会讨论方案,两人才渐渐有了正式接触。在开过几次会之后,李炎向王会娣抛出了橄榄枝。

当时,李炎的算盘不仅仅是建设好自己的ERP系统而已,他想要引进CIO(首席信息官)一职,CIO的职责是制定公司的信息政策、标准、程序的方法,并对公司的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但时至今日,这一职位在国内的零售企业中仍十分罕见,但李炎却认为这是上品扩展全渠道销售的必要职位。

“现今社会里已经没有办法把技术跟业务分得那么开了,他认为CIO是一个合作伙伴,是Partner,因此CIO跟CEO和总裁要形成核心的领导力。李岩虽然不做技术,但是对技术有着很高的敏感性。他一直觉得技术很重要,一直想找一个Partner。”王会娣对PingWest说。在王会娣之前,技术部的负责人从没有被提高到如此重要的位置。在接触大约半年时间之后,2014年1月,王会娣正式上任上品折扣CIO一职。

在改造ERP系统的同时,李炎正在酝酿新一轮的扩张——上品折扣要走出北京。

这时,第三位重要人物浮出水面,这个人就是上品折扣现任执行总裁沈慧峰。实际上,沈慧峰加入上品折扣并不比王会娣早多少,大约一年多前,他从物美集团离职,加入了上品折扣任执行总裁一职。在此之前,沈慧峰是物美华东区副总经理,在零售行业、尤其在华东地区有着丰富的运营经验。沈慧峰在新店的选址、开店等工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当时,上品折扣有意拓开华东市场,在上海、杭州、苏州等地同时物色店面。

2013年下半年,杭州下沙4号大街的店面被首先审批通过,第11家上品折扣店,也是在京外的第一家分店很快就要开张了。而故事进展到这里,虽然上品折扣已经在ERP系统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李炎仍没有找到一种释放上品的优势的合适的方式,“微信店”的影子还没有出现。

就在这时,上品折扣华东市场部与微信商务团队过从甚密,悄悄开始了多轮谈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