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名单”到底能“黑”掉谁

 汉青的马甲 2015-01-30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今年春运期间,我国将加强春运信用建设,利用信用手段,使所有春运参与者都不敢违规、不敢失信。要建立失信记录档案,铁路、交通、民航等部门要通过多种途径,记录企业和个人在春运中的失信行为,要把超员、超速、倒票、逃票、宰客等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在案。将严重失信企业和个人列入“黑名单”,依法取消其参加春运的资格,让他们在今后的社会活动中“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当今,一些行业、领域引进“黑名单”制,对失信行为进行规范、惩戒,已然成为一种惯用做法。比如,针对一个时期以来不法商家贩卖毒豆芽、染色馒头、问题肉以及卖假药、违规卖特殊药品等增多的现象,一些地方纷纷建立起了食品药品违规违法企业“黑名单”制;一些地方在安全生产管理中,也早已建立了“黑名单”制,以有效杜绝安全隐患。

    此前,一些省份已经建立起了集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于一体的统一信用信息系统平台,不守信者,将全部进入“黑名单”,其个人生活如商业贷款、按揭买房等,都将受到影响。据称,完整的“黑名单”,会向社会公开、让媒体曝光、供群众评议。

    从今年起,针对一部分游客不文明、不遵纪守法行为日渐增多的现象,有关方面拟将分级建立游客旅游不文明档案,制定并实施相关管理办法。航空公司、旅行社、饭店等部门联动,形成游客旅游不文明信息通报、追责机制,从更高层面建立起“黑名单”制。

    逐渐热乎起来的体育赛事,也建立起了“黑名单”制,如中国篮球协会在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中,对于裁判、球员均建立了“黑名单”制。就连刚刚兴起的互联网金融网贷平台,也有了“黑名单”制。

    “黑名单”制遍及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一方面,说明我们的一些企业、单位及个人信用流失现象的确很严重;另一方面,也说明有关方面对于信用建设的高度重视与不懈努力。

    但是,也应该看到,“黑名单”制并非一“黑”就灵,并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换言之,并非建立起了“黑名单”制,信用建设即万事大吉,即等于上了保险。

    对于一些地方、行业及领域而言,“黑名单”制应名副其实,不能只是个唬人的摆设。对那些明知故犯、屡教不改,且对社会正常秩序及民生造成重大危害及影响的企业、单位及个人,就应该一个不落地令其进入“黑名单”。

    应充分认识到,“黑名单”只是个形式,只是个开始,而不是结束——拉出“黑名单”之后,还应有一系列后续动作,比如依法进行惩处、长期或永久终止其生产经营及从业资格等。如此,方能发挥出“黑名单”的警示、惩处作用。

    换言之,既然建立起了“黑名单”,就应实打实、硬碰硬,应敢于“黑”下脸,使进入“黑名单”者伤筋动骨,进而脱胎换骨。比如,对于食品领域严重危害食品安全及民众健康的造假行为,以及药品领域卖假药、违规卖特殊药品等行为,“黑名单”不能雷声大、雨点小,不能一阵风,不能有丝毫的心慈手软。惟其如此,“黑名单”才能避免成为懒政的托词及少作为、不作为的伪装。

    实际上,遵纪守法、恪守信用的企业与个人并非少数,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并非不可预期。一个地方、一个行业及领域的信用体系建设,更多的还是应靠相关人员的自觉、努力,靠行业作风的好转、个人道德水准及社会整体道德素养的提升。

    我们理解当下信用流失之严重及有关方面对于构建良好的信用体系的急切心情,但是,良好的信用体系与信用环境,并非只是靠以“黑名单”为代表的惩罚制度“罚”出来的。“黑名单”的威慑力有限,不能代替一切。在社会管理的链条上,“黑名单”只是最后一环,至少是比较靠后的一环;不能让“黑名单”贯穿社会管理的全过程,更不能让其成为社会管理的代名词。

    并且,“黑名单”制也应有限度、程度的区分。“黑名单”制还应成为一种动态机制,不能只进不出,更不能一“黑”到底。

    比如,有人偶或乘坐公交、地铁逃票或迟交水电费,由此而被纳入超乎地铁、水电部门之外的社会“黑名单”,其后不能贷款买房、贷款经商,这是否有些“罚”得过重?如何区分程度不同的违约失信行为,显然需要斟酌、研究。

    尤其是,在当下行业垄断严重、行业经营服务并不规范、并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由行业自定针对服务对象的“黑名单”,且全然纳入统一信息平台,就有可能会有失公允,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提供服务方与接受服务方的对立,到头来不仅无助于诚信建设,反而会造成诚信及互信的进一步流失。

    新常态的形成、社会秩序的井然有序、风清气正的社会风习的恢复以及人们遵纪守法好习惯的养成,既离不开“黑名单”的拨乱反正、“定点爆破”,也离不开对于诚信及信用体系建设的正向度努力。对此,有必要保有清醒的认识。

 

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