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产证券化有利于券商做大做强

 汉青的马甲 2015-01-30
    1月26日,申万宏源证券登陆深交所,并以19.65元收盘,暴涨32.06%,其总市值也超越国信证券从而成为深市“一哥”,在所有券商中仅次于中信证券而排名“老二”。申万宏源的挂牌,实际上意味着此前的申银万国证券公司实现了上市的梦想,意味着其资产也实现了证券化。

    央行降息后的疯牛行情,表现最耀眼的莫过于券商股。股市走牛,券商是最直接的受益者。而券商股的强势,又带动了整个市场。随着国信证券的成功发行与上市,券商股迎来了第20位成员。但相对于百余家券商而言,目前只有20家跻身于资本市场,这个比例明显不高,今后将有更多券商上市将是大概率事件。

    而券商实现资产证券化,其好处则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从一家普通企业“晋升”为一家上市公司,券商将接受整个市场的监督,这将有助于其提高公司治理水平,规范经营与运作,进而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与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在诸多企业普遍感到融资难的背景下,借助于资本市场这个平台,券商不仅在新股IPO时能获取巨额资金,还能通过再融资等方式来获得所需资金,从而促进券商做大做强,其背后的意义不言而喻。

    资产证券化对于券商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中信证券与长江证券给出了答案。这两家券商虽然都实现了上市,但在上市前,两家券商无论是规模、市场影响力、业绩等方面都相差无几。但中信证券于2002年成功发行股份募集到18亿元的资金并于次年1月份上市,自此其开始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四年之后长江证券虽然以股改的方式借壳石炼化上市,但早已输在了起跑线上。如今,当年不相上下的两家券商,中信证券已成行业翘楚,而长江证券则被其远远地抛在后面。

    随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颁布,以及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推进证券经营机构创新发展的意见》的出台,券商行业发展迎来新的机遇。此前,监管部门不断推出的创新举措,像融资融券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等,在为券商增添了新的盈利点的同时,也逐渐让其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困境,券商行业性亏损也没有再现。而且,随着股票期权等更多创新业务的推出,券商将会从中获取更大的利益。而这一切,同样有利于券商的做大做强。

    然而,在监管部门大举推进券商创新的同时,如何防范其中的风险显然不应被漠视。如今年1月16日中国证监会通报了2014年第四季度证券公司融资类业务现场检查情况,对相关违规券商处罚并重申50万元的门槛之后,“1.19”暴跌突然而至。当天股市大跌,券商两融违规无疑要承担主要责任。事实上,券商两融违规也为其创新业务敲响了警钟。如果不能规范运作,如果眼中只有利益,或许市场还会为之付出更大的代价。

    就国内券商而言,去年11月份以来沪深两市强势上涨,相关券商的总市值亦是水涨船高。如去年12月份中信证券的总市值曾仅次于高盛、瑞银、摩根士丹利这三家著名投行,位居全球第四位。然而,无论是2013年的营业收入还是实现的净利润,中信证券与其根本不在一个等级上,这也见证着国内顶尖券商与境外大投行之间的差距。笔者以为,国内券商的发展,不能依靠监管部门的呵护,不能“蜗居”在A股市场的温室里,而是应该勇敢地走出去。只有我们的券商在全球资本市场上具备竞争力,真正能够掌控话语权与资产定价权时,才是真正实现了做大做强。而这,才是券商实现资产证券化的最终意义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