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章法
【导读】章法是一种整体空间语言——通过各具形态的不同汉字书法形象的排列,营造一种书法作品的整体格局“语汇”,协助或强化单个艺术形象对艺术家审美理想和内在情感的表现,最后完成书法艺术形式的塑造。
章法是一种整体空间语言——通过各具形态的不同汉字书法形象的排列,营造一种书法作品的整体格局“语汇”,协助或强化单个艺术形象对艺术家审美理想和内在情感的表现,最后完成书法艺术形式的塑造。前引孙过庭书论,有“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之句。此语前半句说的是单个艺术形象内部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后半句说的是单个形象与整体作品的关系。接着又说要“和而不同”、“违而不犯”——此一语通贯所有书法基本要素:无论是点画、结体、墨彩、章法,都应遵循此原则,做到表现形式的多样化与作品整体格调的统一。章法是单个汉字书法形象之间排列的学问,它是一种技巧,同时也是一种表现语言,因为书法艺术所要展现的艺术家个性、情采,除了见之于点画仪容、结构张力、笔墨韵致,还有重要的一方面即其黑白空间排列。不同的空间排列形式,绝对对书法艺术的“倾诉”效果产生影响。
比如正体书法,在空间排列形式上,它是最单一的,似乎其“语言”功能很弱,不能指望产生什么效果,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原碑的空间格局是这样一种态势:《颜勤礼碑》紧密而浑满壮实,《雁塔圣教序》则空疏而灵宕。这可以说既是两位书家艺术表现、理想旨趣的差异所在,也是两种造型形式。(颜体点画浑壮、结构宽博,褚体点画纤巧、结构空灵。两种形式类别,舍去书家主观愿望不计,其形式自身也有相应的空间格局要求,否则浑壮、空灵的形式效果得不到最佳实现。)空间格局的视觉反应客观要求所趋。
改变其格局,原书法形象所着意追求的书法语言境界顿时会被削弱甚至丧失。产生这样变化的原因,在书法形象的表现离不开书法空间的陪衬。一个书法作品,单纯从形式看,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音符”,“音符”的视觉冲击力如何,不但依赖于其自身“音高”(面积)、“音色”(墨色),还依赖其“音长”,即其空间距离。改变其空间格局,笔墨的视觉效果就会发生微妙变化,浑壮的不再浑壮,灵秀的不再灵秀;显然,艺术家所要表现的艺术理想,就无可避免地要受到损害。对于抒情性较强的行草书书法,章法的“艺术表现语汇”意义更大。跌宕起伏的行书、参差错落的草书、盘旋飞舞的狂草,其丰富的张力关系变化,有相当一部分,靠的是整体空间关系的“衬托”而得以成形的。竖向形式的行草书,要表现激越的情致,必然要在横向空间的双向交叉拓展上下功夫,这样方能取得痛快淋漓、酣畅尽兴的效果.
即便横式的作品,空间章法也同样重要。好的空间布局,能使每一个书法形象“优游自在”,如鱼得水,而且整个作品气脉一贯,书法形象精神抖擞,富有感染力;反之,空间格式不对,书法形象彼此冲撞、冲突,那么作品就会显得软弱无力。
着名书法家沈鹏先生曾在《书法报》上着文,呼吁商家、牌匾制造者制作书家题字牌匾时不要太“粗暴”,因为有一些书家题匾,原书迹点画仪态和空间格式都没有得到应有尊重,弄得“面目全非”,外人不知其中奥妙,以为书家原作如此,使书家无端承受许多不白之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