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徽黄山太平蜡石(黄山玉)

 蛋腚哥 2015-01-31
    黄山区(原县级黄山市、原太平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地处东经117°50′—118°21′,北纬30°00′—30°32′之间,在地质构造上是“原始江南古陆”的组成部分,为安徽省最早成陆地区之一,全区总面积1775平方公里,总人口16.3万。是华东“四名”(上海名城、杭州名湖、苏州名园、黄山名山)国际旅游线的重要一极,也是安徽省“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黄金旅游区的集散地和休闲中心。全境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宜人,植被茂密,山青水秀,森林面积达12.4万公顷,覆盖率达75.6%,大气质量和太平湖水质常年达到国家一级、一类标准,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生态省建设综合示范基地,集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三项桂冠于一身的黄山,全部座落于境内。
 
  从地质区域构造分析,黄山处在环太平洋构造岩浆岩带上,受中生太平洋块的俯冲作用,使基层中基性物质发生熔融,黄山地区又离俯冲带较远的陆内造山带,花岗岩成因具有“i”型和“s”型的过渡特征。
  黄山地区岗岩岩浆活动可大体分为二期:第一期花岗岩形成于中生代晚侏罗世,代表性岩体为太平岩体(i型)。第二期花岗岩形成于中生代早白垩世,代表性岩体为黄山岩体(s型).黄山地区的两期较强的花岗岩侵入事件,每个大的事件单元中,又分为多期次的侵入活动,表明该区岩浆活动强烈,剩余的岩浆热液充足,并包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此为黄山奇石形成的最重要的因素。
  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于1936年考察黄山时发现并论证,黄山第四纪冰川遗迹---黄山青鸾峰峰壁的“冰川擦痕”及其它冰川遗迹,打破了中国东部大陆无冰川的观点,黄山的深沟峡谷中到处都分布着冰川搬运堆积的冰碛石;传为轩辕黄帝炼丹用的“丹井”、“药臼”,也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冰臼,正是由于岩浆和冰川的作用,才形成黄山地区资源的丰富和广泛。
  黄山区境内河流,多源出于黄山山脉;向北流经太平湖、青弋江、注入长江。主要有麻川,浦溪、秧溪、舒溪四大水系。山地、丘陵地貌造成河床落差大,境内陆势南高北低,海拔最大落差1779米,水流湍急,冲力巨大。

  1、麻川河,又名东埠河。源于黄山布水峰(海拨1459米),流经汤口、谭家桥、三口乡、新明葛湖村,过仙源镇,由新明乡浮溪口注入太平湖,全程28公里,流域面积690平方公里。
  2、浦溪河,源于黄山狮子峰(海拨1690米),流经耿城镇,由甘棠镇共幸注入太平湖。全程34.5公里,流域面积207.7平方公里。
  3、秧溪河,源出于黄山光明顶(海拨1860米),经焦村镇峰景、陈村、双溪街、汤家庄,在太平湖镇汪王岭村河口注入太平湖,全程44.9公里,流域面积205.9平方公里。
  4、舒溪河,陈村水库蓄水前,舒溪河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现存其上游清溪河、佘溪河、王村河三大支流,中、下游已成浩翰的太平湖。
  由于河流陡峭,水流湍急,尤其是汛期山洪暴发,喷涌飞泻,亿万年来逶迤冲刷、肆意切割着峡谷涧底,故而为我们天然造就了宝贵的珍玉奇石,在四大河流流域中均已发现并证实产有各类奇石。  
名山出奇景,奇景生名石.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情趣的提高,安乐祥和之余,人们向往回归自然,以虚静之心,感悟美好人生,从而使沉寂多年的赏石文化,再度成为众多雅士的一个古老而又现代的话题。黄山素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之美称,人们从黄山四绝的怪石感悟中,领略黄山脚下的奇石文化的辉煌。就现代黄山奇石文化的发展来看,初步分析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启蒙认识阶段
  在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于经济改革,市场开放,商品流通逐渐活跃,黄山脚下浦溪河畔的勤劳之人,就在外出经商活动中,经常携带一些晶莹剔透的黄山蜡石与江苏、浙江等地客商以物易物交易商品,当时浦溪河拣一口袋黄蜡石小品,就可换回几条香烟或几瓶名酒。馈赠达意,很受欢迎。
  至上世纪90年末,一些颇具眼光的赏石雅士,开始雇人到浦溪河中寻找搜集黄山蜡石,运至家中屯积收藏.并开始相互鉴赏,交流心得。直至2004年前后,奇石市场逐渐活跃并趋成熟。这一时期,赏玩奇石石友骤然增多,赏玩奇石蔚然成风。奇石交易也异常活跃,特别是一些奇石爱好者外出参加全国各地的奇石博览会等大展活动,屡屡获大奖,更加激励和坚定了广大石友赏玩黄山奇石的信念,并由此带动了更多的石友、石农参与奇石爱好活动。一时间,无论桌前案头、大街、小巷,沿浦溪河两岸百姓宅前屋后,无处不有黄山奇石踪迹,尤其黄蜡石随处可遇,并逐步商品化。这一时期,无论雅士、石友乃至石农均对黄山奇石,特别黄山蜡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黄山蜡石也逐渐成为黄山人的品牌和名片。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玉种的不断认识和推崇,美玉的销量日益增加,黄山玉种已经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玉的追求。再加上玉资源的有限,一些老玉种越来越少,甚至枯竭;因此,人们正不断探索开发新的玉种以满足需求,比如近年开发的华安玉、黄龙玉等。而黄山玉石多是近年来奇石专家赏玩黄山蜡石中新发现的优秀玉种,是藏在深山人未知的大家"闺秀"。其主色调为黄色,兼有青(灰)、红、黑、绿、羊脂白、绛兰、五彩等。黄山玉产于黄山山脉中的矽化安山岩或砂岩,属于高品质“硅质玉”种,其主要成份是隐晶质的石英。摩氏硬度为6.5—7;透明至半透明,抛光面为玻璃光泽,黄山玉色非常稳定,它是高价(三价)的氧化铁离子Fe3+,经过数百万年的浸润,染色或氧化转色而建立的稳定平衡。黄山玉色属原生“氧化转色”,远比次生“浸染致色”的稳定可靠,可以说,黄山玉贵,永不褪色。
 






  为了按法定程序规范评价定性黄山玉,黄山奇石协会在黄山区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会同安徽省地矿局332地质队,共同向省国土资源厅、财政厅部门申报了黄山蜡石(黄山玉)资源调查及评价项目。安徽省国土资源厅、财政厅于2008年9月正式批准,并以皖国土资[2008]201号文正式作为公呈性地质项目安排资金予以实施。这将对黄山蜡石的资源分布,及其成因、成分、分类进行进一步的鉴定、评价,为今后黄山蜡石资源保护和有序开发以及黄山玉的评价、认定提供科学依据。  
  
    黄山奇石种类及其特点:    
  远在1.25亿年前的燕山造山运动时期,境内就多次发生大规模地质断裂活动,形成黄山花岗岩山脉胚胎,强烈的地壳活动,火山喷发及岩浆的侵入,在境内形成广泛分布的变质岩、花岗岩、火山岩、砂岩、石灰岩等,300万年前,又历经第四纪冰川的洗礼,再经过发源于黄山山脉的充沛的青弋江水系(包括麻川河、浦溪河、秧溪河等)长年累月的冲刷切割,终于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黄山得天独厚的奇石资源,诸如黄蜡石、珍珠石、麻川石、鼓钉石、萤石、方解石、樵山太湖石、恐龙蛋化石、木化石、水晶石等数种奇石,秀美独特,是奇石爱好者的天然大观园。
 





  黄山蜡石。主产于浦溪河耿城、甘棠河段和麻川河的三口、仙源河段;以黄山玉为最,黄金其表,美玉其中;质与玉同,价比玉高。主要有以下特点:
  (1),硅质玉(硬度为6.5-7),色泽绚丽多样。
  (2)质地温润柔和,细腻光洁,油脂光泽至蜡状,微透明至不透明。
  (3)黄山玉集和田玉温润坚硬和寿山石色彩华丽优点于一身,天生丽质,美质美色。手感好,像极品荔枝冻、磨砂冻,有细、结、温、润、凝、腻类似于寿山田黄的“六德”,上品的黄冻蜡,可集凝结、脂润、通透、纯净、细腻于一身,宝光四溢,握于手中,如同婴儿的肌肤,温纯深润。平时即使不加养护,也能保持油润。
  (4)黄山蜡石的颜色包括:羊脂白,乌冻,金包银,银包金,青白冻,绿冻,猪油冻,彩霞冻,黄色(包括:鸡油黄、蜜蜡黄、水淡黄、金桔黄、金橘黄、黄中黄、黄金黄、金银黄、虎皮黄、青黄、象牙黄),红色(包括:紫红、朱砂红、胭脂红、枣红、粉桃红),五彩冻石,胭脂冻,象牙冻,荔枝冻,水晶冻等。
  黄山珍珠石,主产于黄山北麓大峡谷,大约形成于4亿年前的海底,属沉积岩开山石。其石硬比磬石,色丽珍珠;透胜玛瑙,润滑如玉,是藏石家难求的珍品。该石坚硬如玉,摩氏硬度为6度左右,晶莹剔透,色彩绚丽,呈浅红至浅紫灰等色,半透明,造型奇特。石上通体满布色彩斑谰、大小不一、浑然天成的珠状小球,互相堆积,流珠挂玉,犹如串串珍珠,故名“黄山珍珠石”或“珍珠蜡”。
 
  黄山珍珠蜡,多产于黄山风景区以北耿城镇芙蓉谷景区、沟村和城澜村附近的山谷中,黄山珍珠蜡原矿脉多深藏于玄武岩的空隙中被白粉状高领土所包裹,所产之石的形状、颜色、珠粒大小基本相象。黄山珍珠蜡多蕴存在火山喷发岩堆积物中,形成于火山口黄山珍珠蜡的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附近的大型空洞中,硅胶热液无法充满整个空间,即以某一质点如砂粒、泥块、水滴凝聚成珠状球状或水滴状,后来者附着于先期形成的珠体上,越长越大,构成串串葡萄状。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岩洞被粘土所充填,因此黄山珍珠蜡多埋于泥中,亦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从河床里捡到的黄山珍珠蜡一般黄中闪绿,玉透温润;从岩石中采掘而来的则未经水冲沙磨,所以石肤不光滑,需处理油浸后方显出艳丽肌肤,由于黄山珍珠蜡产地大多在风景区和林区,需保护性开发,该石种比较珍稀。  
  随着本地政府和协会大力宣传和广泛交流,黄山奇石的知名度与日俱增.大家对黄山奇石认知度的提升和赏石文化的普及,加之两广和全国各地石友石商的大量介入,安徽黄山奇石和其他的石种市场成交价格逐年攀升,好的精品石价格屡创新高。虽然黄山区奇石市场处于起步阶段,但就目前从已知的有成交纪录来看,每块万元以上奇石,已成交不下30多块,使本地一些石商石农因石发家致富,也促使了当地旅游特色资源产业的形成.更推动了本地赏石文化的发展.目前黄山区奇石店多达二十多家,黄山玉雕刻工艺厂已投产一家,即将落户一家,专业石农、石商有近千人。
 
  将来随着全国观赏石的展览交易活动的不断火爆和黄山奇石市场、奇石展览馆的建设,为黄山奇石观赏石市场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顺应时代的发展,安徽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于2010年1月15日-17日在黄山区正式成立了黄山玉专业委员会,充分利用和保护安徽省黄山、六安、安庆等市山区的黄蜡石资源,提高这一珍稀天然矿石观赏性和其工艺品的价值,增加山区百姓收入,为黄山玉的品牌树立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对宣传黄山、打响“黄山玉”品牌,将发挥积极作用。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喜爱奇石,加深人们对赏石文化、赏石美学与投资理念的进一步认识,安徽省和黄山区将迎来一个以中国赏石文化和特色徽文化为背景的多元化赏石时代。黄山奇石也将随着黄山知名度的提高、黄山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奇石热的进一步升温而发展。我们期待国内外奇石鉴赏家、收藏家、天下石友及各界朋友亲临黄山,观石赏玉看风景,休闲品鉴享美福。在惊叹黄山美景的同时,更加赞叹黄山奇石的光彩神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