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牡丹,百花丛中最鲜艳。啊!牡丹,众香国里最壮观。……“二十多年前,当电影《红牡丹》上映后,这首由乔羽作词的插曲《牡丹之歌》,立即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一时间赞颂牡丹的歌声响遍神州大地。 我国人民认识牡丹、喜爱牡丹,由来已久。作为药用植物,应在秦汉以前。牡丹作为观赏植物,至迟始于隋代。在唐代,国都长安种植牡丹已蔚然成风,也成为宫廷中的珍贵花卉。兴庆宫沈香亭前有一个牡丹花坛,花开时唐明皇与杨贵妃在亭内设宴赏花,一年,还让梨园弟子李龟年等演唱奏兴,又命诗人李白进新词:“一枝红艳露凝香”,“春风拂槛露华浓,名花倾国两相欢”(《清平词三章》) ,以花为喻,赞美贵妃。有一年暮春,唐文宗在宫中赏牡丹花,问身边的画家程修己:“现在京城里传唱的牡丹诗,谁写得最好?”程回答说:“中书舍人李正封的牡丹诗:‘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是也!”自此,后人便称牡丹为“国色天香”。“眼底见伊真国色,鼻头闻者是天香。”(宋李昉)“欲知国色天香句,须是倚阑烧烛看。”(宋范成大)“天上有香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元李孝光)诗人们赞美牡丹色香独擅众卉,俱非它花可比。
“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红紫两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白居易《牡丹芳》)牡丹花繁色艳,姿态万千,美不胜收,也赏不胜赏。“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无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诗人说,庭前的芍药过于妖艳,似乎没有了分寸;池中的荷花虽然洁净却缺少风情。只有牡丹才是群芳的领袖,花开时节整个京城都要为之倾倒。“牡丹妖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王叡)金蕊叠彩,紫霞吐芳,使得京都长安万人空巷,倾城出动,富贵人家更是不惜千金争相购买。白居易在〈买花〉诗中写道:“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京都暮春将至,大街上车马交驰,人们互相争告:牡丹花开了,快去买吧!价钱那可没有一定,要看花的品种和数量了。一株开有上百朵红花的牡丹,价值相当于二十五匹帛。当然买花者都是王公贵族、富豪人家,种田的老百姓哪敢问津?只能低头叹息。“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诗人慨叹:一丛“灼灼白朵红”的深色花,就要挥霍掉十户中等人家的税粮,是何等的不公啊! 传说洛阳的牡丹是武则天从长安贬去的。这是小说家言,不足为据,但唐末至宋初,洛阳的确成为名不虚传的“牡丹城”,所以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说,而且“洛花”、“洛阳花”乃至“洛阳”都成了牡丹的别名。“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欧阳修)“远把龙山千里雪,将来拟并洛阳花。”(李商隐)“洛花堆地暖,吴藕镂冰寒。”(范成大)“老去已忘天下事,梦中犹看洛阳花。”(陆游)明代文学家徐渭在《牡丹赋》中也说:“何名花之盛美,称洛阳为无双,东青州而南越,曾不足以颉颃。”是什么名花如此艳丽,只有洛阳的牡丹举世无双,东至青州,南到越地,各地的牡丹都不足以与它相抗衡! 宋代洛阳习俗,人们都最爱牡丹花。“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开花未当花。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是乐无涯。”(邵雍《牡丹吟》)洛阳城中也并非没有绯桃,没有千叶李树、红郁李树等花木,然而洛阳人对这些花并不很喜爱,不当花看,惟独对牡丹赏爱有加,不叫它的花名,而是直接把牡丹叫做“花”。当牡丹花盛开时,洛阳全城人才会感到无限的快乐。“绕东丛了绕西丛,为爱丛丛紫间红。”(李昉)环绕花丛,紫色花、红色花,让人恋恋不舍。“红紫争春触处开,九衢终日犊车雷。”(黄庭坚)千红万紫,随处可见,欢声笑语,车声如雷,赏花的游人整日不间断。“列肆千灯争闪烁,长廊万蕊斗鲜妍。”(文彦博)入夜,街市上灯光闪烁,恍若白昼,长廊陈列的牡丹花,千枝万朵,争奇斗艳。“牡丹花发酒增价,夜半游人犹未归。”(邵雍)赏花人兴致勃勃,酒也跟着涨价,直到夜深,仍徜徉于花市,不肯回家。“我心虽然淡如水,为花一醉何辞哉!”(徐积)沉迷于牡丹的心态,跃然纸上。 牡丹原产于我国西北山区,经过人们数百年的辛勤培育,到宋代,已出现了许多优良品种。欧阳修在《洛阳牡丹图》写道:“当时绝品可数者,魏红窈窕姚黄妃。寿安细叶开尚少,朱砂玉版人未知。传闻千叶昔未有,只从左紫名初驰。四十见间花百变,最后最好潜溪绯。”诗中所说的魏红、姚黄、寿安细叶、朱砂、玉版、千叶、左紫、潜溪绯等都是名品,其中尤以姚黄、魏红(紫)最为名贵。,并称“姚魏”。“世外无双种,人间绝品黄。”(宋庠)姚黄为千叶黄花牡丹,因出于姚氏,故名。此花为牡丹第一,一年也不过数朵,所以诗人赞其为“无双”、“绝品”。“堂下朱栏小魏红,秾丽鲜艳占春风。”(蔡襄)庭堂前朱栏里栽植着魏红,浓丽鲜艳的或多或少,占领着春风。魏红,即魏紫,其色紫红,出于魏家,故名。“姚黄魏紫若尽有,春色定应天下空。”(梅尧臣)如果姚黄、魏紫这两中名贵的牡丹花都拥有,那么天下其他地方就没有春天了。 在宋代,牡丹已从洛阳走出,在中原各地广泛扎根。到明代,安徽亳州牡丹盛极一时;后来,山东菏泽牡丹又成为天下之冠。象征富贵吉祥、和平幸福的牡丹,为我国待定国花,是河南、山东省花,洛阳、菏泽的市花。每年四月间,洛阳、菏泽、常熟都要举办牡丹花节或花会,迎接着四方宾朋。“争得此花长在眼,一朝只放一枝花。”(强至)随着科学的进步,诗人的美好愿望已变成了现实。“万紫千红总是春”。沐浴着阳光雨露的祖国大地,一派生机勃勃。中华儿女正信心百倍地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