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首现西周社稷建筑遗存 主体为巨型社主石|遗存|社祭

 松边醉客 2015-01-31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核心提示:本次发掘的夯土基址与凤雏基址相距仅数十米,为两座独立的夯土建筑基址。其中,一座平面呈“回”字形,东西宽约56米、南北长约47米,总面积约2600平方米,是目前所见规模最大的西周时期单体建筑;中部有一长方形院落,东西宽27.6、南北长25.7米,也是迄今所见规模最大的西周单体院落。

西周社稷遗存 资料图

作者:冽玮,原题为:《中国首现西周社稷建筑遗存主体为巨型社主石》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9日披露称,2014年,该院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考古队,选择凤雏建筑基址周邻区域约100万平方米范围进行了大规模勘探,发现了一系列重要遗迹,其中包括一处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西周时期单体建筑,并在此回字形建筑的院落中发掘出一处社祭遗存,其残存的亚字形社主石基座超过1.68米。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王占奎介绍,中国历史传说中,“社”“稷”分别代表的是土地神和丰收神。这也是考古历史上首次发现西周社稷建筑遗存。

本次发掘的夯土基址与凤雏基址相距仅数十米,为两座独立的夯土建筑基址。其中,一座平面呈“回”字形,东西宽约56米、南北长约47米,总面积约2600平方米,是目前所见规模最大的西周时期单体建筑;中部有一长方形院落,东西宽27.6、南北长25.7米,也是迄今所见规模最大的西周单体院落。

令人惊喜的是,在院落中部发现了社祭遗存,其主体部分是一巨型社主石,上部已残仅存基座,埋入地下部分达1.68米;社主石的正南方是一方形石坛,东西宽4.2、南北长4.6米,系用自然石块垒砌而成。在社主石和坛的东侧则发现多座祭祀坑。另一座呈长方形,位于前者的东南侧,东西宽10.4、南北长17米。

有专家初步判断,两建筑从西周早期一直使用到西周中期。

据悉,本次周原遗址考古发掘,初步揭示了周原遗址单个居邑的基本形态,对深入研究周原遗址的聚落形态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社稷遗存的发现,更为社祭这种国家祀典提供了确凿的考古学证据,为深入阐释周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源头提供了关键依据。

[责任编辑:安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