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龙的回答(32票)】: 好处就是能够最快的速度在不需要获得更多信息的前提下做出一个相对合理的判断。 我记得以前上过一个关于种族歧视与种族关系道德的课,里面各路人马一顿批评stereotype,我就觉得特别奇怪,其实一个人在大部分情况下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了解每一个人再做出判断的,虽然stereotype有时候会出现误差,但是如果假设在此时必须做出判断,stereotype是最佳选择。 比如你遇到一个黑人在你家门口拿个斧子晃悠,如果你完全不stereotype,你可能会打开门然后上去和他问好,但是假如你叫警察了,或者把门锁上了,那么你就是stereotype了,成年男性黑人犯罪率也确实是高,所以根据统计数据我在对这个男人什么都不知道的前提下做一个判断,他如果是黑人就比是白人的危险系数更高。stereotype反而是一个人理性的反映。我觉得这没什么不对的。 如果你学过人工智能,你可能会知道一个东西叫 Overfitting,和这个是一个道理,当我们需要找出一个答案过于困难(complexity过高--》耗时过长)的时候,我们就根据以往数据来做一个best guess,在大多数实际情况下这招非常好用。 【张昕的回答(26票)】: 各位同学,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应当先搞清楚这个问题——stereotype是中性词还是负性词。至少从目前的心理学研究看来,它可以算是一个中性词吧,所以这么一说我们就可以看出刻板印象并无正面作用和负面作用一说了。而取决于你的stereotype content是什么。 好, 首先我们来谈谈stereotypecontent,这方面的内容推荐看Cuddy et al. (2009)的文章。如图所示,他们将对人的刻板印象分成了两个维度,warmth和competence,由此展开了对不同人的stereotype content。例如:老年人就被归入高warmth低competence这一类,而流浪汉则被归入低warmth,低competence一类。由此可见stereotype的第一个作用,也是之前答案都提到的作用——方便快捷,节省资源地帮助我们归类,解决日常问题。 ![]()
stereotype 还有什么其他作用呢?这就牵涉到stereotype的具体内容了。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态度决定行为(可能也有人不同意,不过姑且设置这个大前提吧),所以我们的stereotype content也决定了我们的表现。可以想象一个对黑人抱有negative stereotype的人,他应该会表现出很多对黑人的不友善行为;相应的,如果你有一些positive stereotype,你也就会更多表现出一些积极的行为了。比方说Beca Levy (1996)曾经做过一个研究,发现把老年人随机分配到两组,一组给予positive aging stereotype启动,另一组给予negativeaging stereotype启动,两组老年人在随后的记忆测验中出现了明显的差异。Positive aging stereotype启动组老年人有更好的记忆。另一个类似研究也同样发现了positive aging stereotype的积极作用,如下图: ![]()
当一个人自己存在positive aging stereotype(或者如文中所写positiveself-perception of aging)时,他们的寿命也会比那些有negative aging stereotype的人长(可以多活7.6年),这是多好的一件事情,比吃保健品强多了吧!这是我认为的stereotype的最大好处了,当然是positive stereotype. Reference Cuddy, A. J., Fiske, S. T., Kwan, V. S., Glick, P., Demoulin, S.,Leyens, J. P., ... & Ziegler, R. (2009). Stereotype content model acrosscultures: Towards universal similarities and some difference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48, 1 – 33. Levy, B. (1996). Improving memory in old age by implicit self-stereotyping.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 71, 1092 – 1107. Levy, B., Slade, M. D., Kunkel, S. R., & Kasl, S. V. (2002).Longevity increased by positive self-perceptions of ag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3, 261 – 270. 【倪虾的回答(3票)】: 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于某些人、物、事有先入为主且的看法和理解。 而且这些看法和理解相对比较根深蒂固,是在看到某些特定人、事、物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因此人们在这些情况下可以快速反应并给出应对措施。所以刻板印象可以提高做事效率。 如果是正面刻板印象,积极作用比较明显。当人们对一个群体、地区或事物有积极正面的印象,他们一般会抱有积极的态度,这时候先入为主的就是好感,信任和期待。比如之前在知乎有看到话题说南方人比较精明,会做生意,或者一些浙商徽商的名号,那么这些印象就有利于南方人外出做生意。 如果是负面刻板印象,David S. Pedulla有篇《The Positive Consequences of Negative Stereotypes: Race, Sexual Orientation, and the Job Application Process》说到两个以上负面刻板印象产生的多种负面影响可以互相抵消中和(怎样更好的表达阿摔!)。他里面提到的例子是同性恋黑人比黑人更容易找到好工作,同性恋黑人比同性恋白人更容易找到好工作。(所以这是博同情分么。。。) The Positive Consequences of Negative Stereotypes: Race, Sexual Orientation, and the Job Application Process, David S. Pedulla. In: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March 2014, Vol. 77 Issue 1, p75, 20 p.;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谢丹的回答(0票)】: stereo type 其实应该翻译成偏见。 所谓减少成本我个人认为是简化的想法,未必有严格数据。 stereo type 也分两种,一种是概率上确实正确的。黑人犯罪率就是案例,这个stereo type 其实是 概率体现,这个只是因为政治不正确而被批判而已。 另外一种是概率上不正确的,比如,女人进赌场会导致我输钱。也就是迷信的偏见。这个应该是 为了群体划分吧,为了群体认同。 【李福东的回答(2票)】: 1、对个体而言,刻板印象可以节省认知资源,更迅速作出判断,对之后的行为有重要指导作用。 当人们遇到其他的个人或者群体时,会本能地希望知道对方的行为意图和能力情况,希望知道对方是友善还是敌意,刻板印象可以帮助我们作出判断。 2、而媒介、广告等则可以利用这个刻板印象效应,达到更好地传递信息/说服顾客的作用。 刻板印象相关联的概念,偏见和歧视——则不那么美好。如何改变刻板印象、减少偏见和歧视是社会心理学家持续关注的问题。 相关资料: http://www.psychspace.com/psych/viewnews-9038.html http://www.psychspace.com/psych/viewnews-9037 【俞思远的回答(1票)】: 1更有效率 2更省脑子 一切简单粗暴做法的共同优点 【Nemo船长的回答(0票)】: 我知道stereotype exists for a reason. 但是,我同时知道stereotype 和Racial Profiling到底有啥差别?所以后者是前者的应用? 【郭有病的回答(1票)】: 刻板印象作为经验主义 其实也是一种很粗糙和传统的大数据现象 就像街对面算卦看周易的 方便对人的分类和自己的决策 比如你请一个四川客户吃饭,你可以投其所好带他吃辣,也可以剑走偏锋带他吃淮扬菜 但万万不会说你们兔头不好吃你们烤鱼容易卡嗓子 总之 正确利用刻板印象 往往是可以皆大欢喜的 【MeatRain的回答(1票)】: 降低成本。 【猴小蕉的回答(0票)】: 这还是第一次被邀请作答嘞= ̄ω ̄= 刻板印象作为一种心向,在相同或相似的情境和条件下作出相类似的反应跟判断,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可以节约有限的资源和能量,可以更高效地应对和适应环境的变化。 虽然有时候可能是一种固着,不过既然生物进化用进废退并且留下了它,那么一定是在某些方面存有优势滴╮(╯▽╰)╭ 希望能够帮到你! 【李驰的回答(0票)】: 刻板印象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会产生错误认知,但是不得不承认刻板印象有一定的道理,可以降低初期判断的时间和认知资源的损耗,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更加快捷有效的认知事物。比如在HR领域,出过国的,不见得能力都强,但是不得不说,出过国的能力强的正确概率比较大。所以,即使知道刻板印象不好,但是仍然广泛存在在生活的各个领域。 【黄佳佳的回答(0票)】: 谢邀。学过的有两个方面作用:一是可以在不熟悉一个群体时迅速通过刻板印象得到一个大概的评判;第二是节约你的认知资源,让你在面对陌生环境时可以很快得出结论而不用想得太多。认知资源毕竟有限,而我们天生不愿意花太多资源去思考太多,这时候运用刻板印象就是最省时省力的做法了。 【LUCY柯的回答(0票)】: 简化认知过程,提高社会交际效率。 【wookachun的回答(0票)】: 省时 省心(脑子) 【薛AleX的回答(0票)】: 泻药。更快地做出一个主观偏向很强的判断…… 【知乎用户的回答(0票)】: 好处其它答案说过了,不再赘述。 但是我看到很多答案落脚点都放在了‘地域’上,这让我很失望,必须指出的是基于地域、国别等因素推断其中个体的性格、品行等因素的的stereotypes是很愚蠢的,正确的概率是非常低的。大概跟星座血型差不多。 我知道很多人不会仔细看上面那句话,所以我还是说清楚点。例: 东北人-可能比较暴力 --蠢 弗兰人-可能比较爱吃辣 --不蠢 上海人-可能比较精明小气计较 --蠢 荷兰人-可能比较高 --不蠢 美国人-可能心算比较差 --不蠢 美国人-可能风趣幽默/傲慢自大 --蠢 ………… 因为性格、品行等因素既没有统计数据支持,又跟地域、国别等因素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相对地,基于职业/兴趣爱好/语言习惯/衣着细节,甚至家庭出身/所处阶层等等因素的sterotypes正确的概率会高很多 【风林火山的回答(0票)】: 以最低的思考成本得到相对较高的认知吧。就和看书先看目录一样,很节省时间啊。 【薛娜的回答(0票)】: 当然是贬义词,每个人都是独立特殊的个体不能以自己一贯的经验,主观印象,懒惰思维妄下判断,很多时候是不准确不客观的。 【禾子的回答(0票)】: 就拿地域刻板印象来说,当你说出你是哪个地方人的时候,大家第一时间会把一些特征词联想到你身上,比如山东的直爽,上海的精致等等,这些第一印象要比自己说出来的更令人信服。当然,前提是跳入别人脑中的刻板印象不是过于消极的。 【蔡雪云的回答(0票)】: 刻板印象可以减少认知加工的时间,使人能瞬间做出反应,在应激的情况下,刻板效应是很有用的,能瞬间对周边的环境做出判断 原文地址:知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