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特点 作者:徐从余 中国股市自1990年12月19日诞生以来,到目前不过19年时间。和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历史相比,我国的资本市场是非常稚嫩,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虽然近几年来,我们的管理层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使之得到迅猛发展,但和他们比起来,我们的股市依旧还是非常地不成熟和不完善。正因为如此,也决定了中国股市自身的特点。根据本人的亲身体会,简明扼要归结为四点:
1.、牛熊更替频繁。纵观中国股市十九年里,忽略中级级别以下反弹和调整,粗略统计下,经历了牛熊达12次,其中牛市7次,熊市5次。牛熊次数也基本相当。平均1.5年就经历一次牛熊更替。可见更替频繁,这在外国股市是罕见的。怪不得,市场上有人说,“股票套着没关系,只要不退市,将来总会解套的一天” 。而且我们还注意到,我们的股市基本上是牛短熊长。牛市最长不过2年3个月(为2005——2007年),熊市最长4年,(为2001年——2005年)。
2、投机性强。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股市都有投机。没有投机,也就没有市场。但过分的投机,是不合理和不健康的。有人说,“中国股市没有价值投资,历来就是投机市”。此话虽然有点过激和偏颇。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事实也的确如此。上面第一点,也从一定程度上映衬出了这一点。反映在个股上,股票大起大落,绩优股无人追捧,垃圾股、消息股可以炒到天上去,新股首日疯狂炒做等等。这些非理性的投机行为也正反映出我们的市场的不成熟和不完善。 其实投机性强,也就是证券投资机构投机性强。尽管近几年来政府发展和壮大机构投资者,希望并多次强调培养他们价值投资。但也许是中国股市自身的诸多特性,决定了许多机构并没有这样做,至少没完全这么做。
3、暴涨暴跌。或许正是投机性强,导致中国股市必将是暴涨暴跌。姑且抛开正常的牛熊交替不谈。单单论单日的涨跌,我们的市场就是非理性。在美国股市一般一日涨跌都在1%以内或者附近,很少有超过2%。它们超过1%就是大涨或大跌,超过2%就是暴涨或暴跌。而我们中国股市,1%、2%算什么,家常便饭的事情。涨跌3%以上也经常见到。就拿2009年 8月份,既没遇上经济危机又没国家政策打压,我们的股市,单日涨跌幅度超过4%,就有4次之多。如果把1%,作为大跌或大涨的衡量尺度,那我们的市场可以说,几乎每个礼拜均有2到3天的大涨或大跌。何况我们的市场还是有涨跌停限制,若是放开这一限制,我想那简直是不敢想象。总之一句话,这与成熟市场的特征格格不入。
4、政策性强。中国股市历来就是政策市。掀开中国股市画卷,试看历史上几次牛熊,几乎每一次都或多或少受到政策的干预。有的直接是政策一手炮制的大涨大跌。比较典型的如1994年8月1日,三大政策救市,直接造就了一波时间短(1个半月)幅度大(指数翻了2倍多)的政策行情,另外也是众人皆知的5.30大跌。国家半夜上调印花税,导致了大盘短短5个交易日20%的调整幅度,多数个股以跌停板式,调整40%甚至50%。尽管后来指数继续创新高,但不少个股已经元气大伤,再也没有创新高。所以很多投资者不无风趣地说,“你要想赚钱,就得跟国家政策走。”
以上只是本人粗浅的总结,不免管窥蠡测,错误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