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析哲学中的「命题」

 ZYS556 2015-02-01

分析哲学中的「命题」

2015-01-31 来源网络 哲学园
哲学园

偶尔听别人提到「命题」,但总不知道是甚麼意思?翻查教育部国语辞典,你会找到:


基本上,这两个都不是分析哲学上讲的「命题」(下略「分析」二字)。哲学所谓的「命题」,既非考试或作文题目,亦非直陈语句或假定句(其实,即便是逻辑讲的「命题」,也不限於直陈和假定句式)。「命题」是哲学的专门术语,译自英文的 “proposition” 。一般而言,它泛指同时具备以下两个特点的东西:(i)语句所表达的内容,以及(ii)能具有真假。1

要厘清何谓命题,不妨先考虑甚麼不是命题。

(1). 丈字山勽史丈者?
(2). 苹果死神吃喜欢
(3). 贾静雯

(1)-(3)皆不是命题,因为三者都没有真假可言。首先,(1)只是一堆符号的堆砌,由七个单字胡乱构成的一组更复杂的符号,没有意思,也就不能有真假。(2)虽然包含几个可理解的字词,但字词的排列不合文法,同样不会有真假值。(3)是一个单称词(singular term),指涉单一物件,然而,不论它所指的物件存不存在,我们都不会说「贾静雯」这个名字为真或为假;它本身仍无真假可言。

较接近的答案,也许是:

(4). 袁崇焕於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
(5). 金庸一生只写过一部小说

(4)和(5)虽然非常接近,但严格而言仍不是命题。不过,(4)和(5)却表达了不同命题。这两个句子本身不是命题,因为命题不是语句,而是语句所表达的内容。「袁崇焕於万历四十七年中进士」本身仅仅是个句子,它所表达的内容才是命题。(4)表达了一个命题,而且那个命题是真的。相反,(5)虽然表达了一个命题,但却表达了假命题。2

你可能不屑这个哲学区分。且慢!先看以下三句:

(6). 雪是白的
(7). Snow is white
(8). Der Schnee ist wei?

这是三个不同的句子,因为它们属於不同语言。如果你晓得中文、英文和德文,你会看得出,(6)-(8)虽是不同语句,但皆都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哲学点讲,「雪是白的」、「Snow is white」和「Der Schnee ist wei?」三个句子都表达了相同的命题。翻译——特别是意译——的要领,在於将一个语言里的句子,译作另一个语言里具有相同意思的句子。用术语讲,跨语言的翻译就是要找出两个语言中表达相同命题的语句。例如,以前的人把「Snow is white」译做「雪是白的」,便是由於两者表达同一个命题。如果不引入语句(sentence)和命题(proposition)的区分,我们便难以指出不同语言的句子之间,有某方面的相同之处。

须得注意,(9)和(10)纵有相同的内容,但却没有表达任何命题:

(9). 你开心吗?
(10). Are you happy?

因为它们的内容不符合命题的第二个条件:能具有真假。疑问句(interrogative)、命令句(imperative)、感叹句(exclamatory)的功能一般不在於陈述事实,三者都没有真假可言。无论一个问句(例:你怎麼这麼笨?)的答案是甚麼,无论一个命令句(例:把钱拿出来)有没有人遵守,无论一个感汉句(例:干!)慨叹的事情多凄怆抑壮,都不会使它们的内容骤然为真或为假。唯一能表达「拥有真假值的内容」的语句,只有陈述句(declarative)。3

伴随「命题」而来的哲学问题相当多。首先,命题既然非肉眼所见的的符号,摸不著、看不到,它会否是某种抽象物件(abstract entity),独立於时空而存在?再者,有些哲学家认为「命题」这概念本身仍有待厘清,利用真值条件来解释命题的真值条件取向(truth-conditional approach),以及利用可能世界来解释命题的可能世界取向(possible world approach)於是应运而生。此外,有些哲学家认为,单靠可能世界仍不足以把命题讲清楚,因为命题具有某些内部结构,需要更细致的理论方能指出。命题在存有上的地位(ontological status)千多年来虽一直未有共识,但这个形上学议题到了近代,依然相当富重要性。

关於「命题」的哲学争议可以相当深入且繁琐。有些哲学家,如Gareth Evens,会进一步区分命题(proposition)和内容(content)。由於本文旨在初步介绍哲学上讲的「命题」,不需深入这方面的讨论。


有两点值得注意:

第一,有时候,哲学家为了方便,会说(4)和(5)是命题。但那其实是省略式的讲法,严格的讲法应该是:(4)和(5)表达了某些命题。

第二,哲学家不排除语句也有真假。不过,有些哲学家坚持命题才是真假值的根本载体(primary bearer of truth-value),语句的真假是透过命题的真假衍生而来。他们会说:因为「雪是白的」所表达的命题为真,所以我们才能讲「雪是白的」这个语句为真,语句的真假衍生自(derive from)命题的真假。

进一步细分语句(sentence)和语句的使用(use of sentence),即使是疑问句、命令句和感叹句,在适当的脉络下,也可以用来表达命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