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反思读书人

 haosunzhe 2015-02-01

看到一段文字,觉得很有道理。特此分享。作者:薛仁明

到了宋明,(文科)读书人就开始变成正义的化身,一个个以真理自居,整天谈那些高大上的东西,于是,他们这也不屑,那也不屑,似乎看啥都不顺眼;在他们眼里,自三代之后,中国历史根本就没一天是像样的。宋代之后那些特别有理想、有抱负的读书人,不断以“道统”自居,觉得可以跟“政统”相抗衡,甚至在心理上根本就要凌驾于“政统”;这样的高姿态,才会有当年程颐在教宋哲宗时,可以用那么严厉的口吻教训皇帝。后来很多儒者觉得这是一个美谈,代表中国读书人作为王者师该有的典范。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这也是中国读书人的某种异化。

这异化是什么?是读书人开始把自己越放越大,大到不现实的地步。从宋代之后,读书人都标榜以天下为已任,可乾隆皇帝不也说了:你们每个读书人都以天下为已任,那我干吗?这种“以天下为已任”的使命感,固然是好,可一不小心,就会产生一种傲慢,后来读书人动不动就对朝廷、对皇帝采取这种高姿态,皇帝又怎么会感觉不到?元朝糟蹋臭老九,固然是因为蒙古人不知要尊重士大夫,但会不会与读书人这种姿态有干系呢?这且不说,读书人的高姿态所造成的紧张与顾忌,确实直接造成了朱元璋对读书人的打压与凌辱。到最后,就变成恶性循环。明代之后,君臣关系从此变得非常不健康,相互提防,互不信任。

读书人把自己拉到这么高时,讲好听,是充满了理想,可实际上,他们一方面对君主有种不满,另一方面也对百姓有种不屑,开始跟百姓对不上话。结果自明代以后,中国读书人慢慢出现一个困境,就是他们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悬在半空,变成一个非常怪异的族群;这种现象,到了现代,并没有改善,反而还有某种恶化。可是大家回头想想,读书人原来不是这个样子的。你看张良,作为一个王者师,刘邦那么尊敬他,可他从头到尾没逾越为臣的本分,也从未以老师的高姿态来指导刘邦,他的定位清楚,所以和刘邦的关系才保持得那么健康。后来诸葛亮跟刘备也一样,刘备对诸葛亮信任到那个地步,可诸葛亮从头到尾谨守本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样的君臣关系才可能长久。做人能时时知道自己的分寸,说实话,就有一种气象在。一个人有气象,才能感觉到别人的状态。如果老是放大自己,目中无人,那只是个猖狂之徒,毫无气象可言。跟这种没有气象的人相处,很难说话,说不上几句,就开始激动,就开始张口痛骂。这种动辄开骂之人的心量之小,与平日滔滔不绝的口气之大,恰恰形成最强烈的反差。心量小,就容不下人;心量小,就容易自以为是。我最不喜欢儒者宣称两千多年来中国从没一日“行道于天下”,也不喜欢有人自称两千多年来他是头一个解决了某某根本的大问题。每回我听了这种话,都只想说,你饶了我吧!

整个中国人的生命气象,宋儒是一个根本性的转折。今天中国文化要重建,首先就得把我们自己的气象给重新打开。关于读书之事,读书人喜欢夸大读书的作用,讲什么“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这纯粹是读书人的自大狂。你们去民间看看,有些人一辈子没读过书,面目可好看了!相反地,整天读书而面目可憎的,才真是不少。事实上,读书这事本来就有利有弊,误区很多。只要我们清楚误区在哪里,就有办法真正从读书这事获得好处。简单说来,如果一翻开就感觉有股酸腐味,譬如满腔抱负无法伸展,上天对他不公,一身才华尽被蹉跎,诸如此类的,就是完全没有气象。有气象是什么?譬如颜回的样子。颜回不会轻易对人不屑,除了一身静气之外,就是一团和气。他活得安然,旁人与他相处,也会感染到这种安然。他关心外头的世界,也有淑世的理想,虽然时运不济,无法伸展抱负,但完全不妨碍他根柢的自在与从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