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杀身亡 罪责难逃

 窦旭民图书馆 2015-02-01

自杀身亡 罪责难逃

 

某厂社区主管职工医保费的业务员(也有称作“出纳”的),因为贪污、挪用公款而畏罪从高楼跳下身亡,引起一阵轰动。有人为其惋惜,“四十多岁就离开人世,真不该啊”;有人气愤指责,“连保命钱都敢贪用,太胆大了”;更有人直接批评,“人生必须勤劳致富,邪念毁人”……。
 
是啊!一个七零后的男子汉,虽然离异,但却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岗位,可就是不够珍惜,却私自动用四、五十万元公款,至今也不知钱的下落到底流入何处(其遗书中仅写道是无法尝还,对不起工厂、对不起职工)。深陷泥潭,难以自拔,无奈自杀,一了百了。
 
人虽然死了,似乎解脱,可留给父母、孩子的却是一辈子的不安和难过。
 
固然,不管是地位多高的贪官,无论是贪污多少的汚吏,都会引起人们的愤恨,对其狼狈的下场,没有人会同情的。因为他们利用手中的一点权力,贪污任何公款或者集体财产,都是一种无耻的掠夺,都是一种没有暴力的抢劫。尤其是贪污、挪用底层百姓的医保费用,更是令人难以容忍。连这一点保命钱都不肯放过,于心何忍啊!
 
从人们的议论中得知,这名青年人平时不大言语,与妻子离婚后,一人在外租房住宿,不知怎么就动了邪念,走上了不归之路。从其所写的遗书来看,他完全清楚自己所犯的罪孽,可就是陷入太深,不能自拔。
 
其实,一个人其所以会违法犯罪(不包括冲动或者义愤之时的暴力犯罪),绝对不是一念只差,肯定会有一个思想变化的过程,经济犯罪更是如此。从预谋作案到选准时机,从作案手段到平衡账目,自然得有一个过程。也就是说,私心的膨胀,私欲的增长,乃是贪污挪用犯罪的根源。别看那些平时貌似老实,给人一种憨厚、诚实印象的人,往往可能就是最不老实最不诚恳的人,一张美好的外表掩盖了丑陋的贪婪本相。看看那些大大小小的贪官污吏,难道不都是这样吗?!有的国家级的、省部级的贪官,坐在台上侃侃而谈,全是马列主义、清正廉洁的华丽辞藻,可一经认真查证,却是一肚子男盗女娼,一屋子钞票、黄金,真是莫大的讽刺、辛辣的幽默啊!
 

人人都想生活的幸福美满,人人都想平安快乐的度过一生。问题在于个人的选择,我们只有克服过度的私心和贪婪的人性,牢固树立勤劳致富的思想,讲道德、守法纪,主持正义,才能做到正派、诚实,才能与人为善,才能广交朋友,自然就能幸福快乐地度过一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