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伯克利教授:硅谷互联网如何推动智能社会

 慈溪全媒体 2015-02-01

3W观察

人类可以布设大量的传感器,采集各种数据;可以借助社交网络,实现人们之间大规模的协同;可以借助无所不在的通信网络,随时随地的接入互联网;我们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更好的适应新的环境。


3W精选自百度百家


作者:陈志刚


智能社会与低碳排放,需要人人参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Daniel Kammen的演讲中,你可以深刻的感受到一点:一个智能的社会必须是一个碳排放非常低的社会。


根据伯克利大学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的研究结果,美国一个家庭的平均碳排放一年是50吨。


碳排放对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全球主要的政府和科学家已经公开承认温室气体效应所带来的灾难。


因此绿色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技术研究、政府和地区间的碳交易、以及在社会公众之间的个人推动,都在积极的为减少全球的碳排放做出贡献。


作为本次百度百家The Big Talk硅谷专场的演讲嘉宾之一,Daniel Kammen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可再生能源实验室主任,向我们介绍了他的团队在智能社会建设中,以创造一个人人可以感知参与的碳排放社会系统为主,所取得的成效。


1)为人人参与创造计划,创建CoolCalifonia项目


这个项目的目标是让每一个加州人行动起来,减少自己对环境的影响,成为其气候变化解决方案的参与者。


如果想加入这个项目,参加者就需要首先了解是那些方面影响自己的碳排放,比如驾驶、电、用水、购买行为、垃圾处理方式等等。

他们提供了四种不同的计算碳指纹的模型分别是家庭与个人、小企业、政府和学校。


为了能够让人们得到具体有效的建议,并采取行动,在CoolCalifonia项目中,每一个影响碳排放的因素,包括水、电、废物、旅游、交通、食物、购物七个方面,都给出了具体的行动指南。

这样人们就可以按照建议减少自己的碳排放。


通过在全州不同地区的评比,他们会选出最Cool的地区,并颁发一部分奖金给这个地区的政府。


在Daniel Kammen教授看来,只有让每一个人能够真实的感知到自己的行为能够产生具体而微的影响,才能真正的改变人们的行为。


2)智能社会需要严谨的科学研究,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值得我国同行学习


在Daniel Kammen教授团队的研究中,他们细致的调查和分析了加州地区的碳排放情况。


一个有意思的研究结论是居住在城区的家庭碳排放量远低于郊区的碳排放量。这可能与交通方式有关,尤其是驾驶汽车是产生高碳排放的主要因素。


他们研究了加州捷运系统周边的碳排放情况,发现在捷运系统周边的碳排放要远低于其他地区。


这些基础数据的获取和使用,是开展严谨而客观的研究的基础。在这一点上,恐怕Daniel Kammen的中国同行们需要多多学习,当然更为关键的是我们的这个社会需要在数据上开放合作。


3)可再生能源的稳定性研究正在取得积极进展


Daniel Kammen教授的研究团队中,有一位来自中国的研究学者何钢先生,他以十年的数据为基础,建立一个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模型。


这个模型分析了风能和太阳能在地理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情况。据介绍,这个模型在解决中国可再生能源基础网络设施的设计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此外,在太阳能的利用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应用。


一家诞生于肯尼亚的太阳能服务公司,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无电网的能源服务。


基于移动智能技术,这家公司向用户提供一种使用太阳能的家庭照明系统,用户除了需要支付购买设备的费用之外,还需要每月支付月租,以便这个系统能够正常的供电照明。


这个系统的关键在于他不需要现成的电网电力,只依靠太阳能。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利用可再生能源解决人类能源消费需求的技术。


中国作为碳排放大国,在可再生能源利用上任重道远。


在教授的演讲中,2014年12月11发布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被屡次提到,Kammen教授也认为如果没有高层的推动和合作,可再生碳排放的降低是几无可能的事情。


中国是一个碳排放大国,以不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模式,使得我们正在经历越来越恶化的环境,尤其是空气环境。


在这方面,除了政府部门的行动外,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创造人人可以参与的降低碳排放的机会和可能,恐怕也是提高我们每个人环保意识,成为改善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份子的可选方案。


在Daniel Kammen教授的演讲中,我们可以看到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已经给我们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挑战创造了新的求解方法。


4)智能社会将依靠技术推动来实现


人类可以布设大量的传感器,采集各种数据;可以借助社交网络,实现人们之间大规模的协同;可以借助无所不在的通信网络,随时随地的接入互联网;我们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更好的适应新的环境。


的确,技术的进步给了我们很多面对问题的新解法,就像肯尼亚的M-KOPA在解决贫穷地区的家庭照明问题一样,给我们很多思考和启示。


最后,我用香港中文大学李少南教授的话来结束本文,并期待环境友好的智能社会早日到来。


李少南教授在与人合写的《全球化的影响:迈向智能社会》的一文中写道:信息科技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令时间和空间压缩,增加了人们的互动能力,从而提升了以上的四种能力。由于人们拥有较大程度的灵活性、个性、多样性、创造力、知识及容忍度,加上他们以客制化方式解决新旧问题,人类社会变得更具智能。


·END·

3W互联网深度精选
新鲜·深度·有意思
微信号:studywww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