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念“东单”那两家小店

 luxingye 2015-02-02

怀念“东单”那两家小店

我家住在距北京东单十字路口500米左右的一条胡同里。从童年时起,我几乎每天都要去东单这个十字路口及东单北大街,算来与这条街整整结缘40年。上世纪90年代初,因所住胡同拆迁举家搬迁至五环外居住后,与东单基本断绝了往来。但是天意所致,我的工作单位最后竟搬到东长安街一座大厦办公,距东单也是500米左右,所以中午休息或下班后,也常去东单遛遛或购物直至我退休。但说老实话,去东单遛弯儿或购物并不是为享受那所谓现代商城环境,而是回忆往事。和东单结缘40年,也就是说40年的感情不会一下了断,但是要让我把昔日东单十字路口及北大街情况一一回忆写出,我认为在一切都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下,似乎没必要了。我爱东单地区的每一寸土地和昔日那些建筑,但是最令我怀念和曾使我享受天伦之乐的,是位于东单十字路口西北面那两个“小店”!

提起东单十字路口西北面,人们立刻会想到昔日的著名东单菜市场,想起与菜市场相接的那个大食堂或称之为“大饭棚”,想起那热闹、繁华、秩序井然的境况。大约在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在菜市场东门北边,即东单北大街南端西侧,开了两家小店,小店紧邻东单菜市场,这就是昔日的“华宫冷饮店”和卖春卷的小店,这两家小店相邻。两家小店都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之所以至今深深怀念它们,正如前所说是因为它们让我享受了天伦之乐和亲情。其时,我女儿已经3岁了,还有一个比我女儿大1岁的外甥女,这两个孩子从出生就由我母亲照看。两家小店生意很火时,我正在上大学,不仅有寒暑假,而且平时除上课外,课余时间较松快。托改革开放的福,30岁上大学,再加上老三届高中生的学习基础较好,所以课余时间和寒暑假我就是帮助母亲照看两个孩子。尤其是夏季和暑假期间,每逢下午孩子们午睡醒来后,我的女儿和外甥女每人骑一辆小三轮车,我带着她们沿着从北京站口到东单的宽阔宁静的便道,前往东单路口那两个小店。这以后似乎成了习惯,每天午睡醒后,两个孩子就吵着去东单。过了东单十字路口,我们首要目标就是华宫冷饮店。进了店后,两个孩子坐在一张桌子旁的板凳上,把小车放在旁边,然后我去买冷饮。小孩儿只要养成习惯,她们没有其他考虑只知道按“规律”吃。每次两个孩子每人先吃一个价格最贵的桔子汽水或菠萝汽水泡冰激凌,然后根据每个孩子的口味儿再分别喝一杯汽水。吃足喝足后,我们出了华宫就骑车直奔王府井大街。到了王府井大街十字路口,我们坐在一块石头上歇息一会儿,便骑车回家。沿途遇见卖冰棍和冰激凌的,如果两个孩子渴了或热了,就再来根儿冰棍儿或吃个冰激凌。看着孩子们吃得那天真样子和满足劲儿,我从心里感到高兴。孩子们骑车一会儿快一会儿慢,我就得或跑或走,孩子们尽兴了,我却每天累个满头大汗。虽然累,但是每带孩子们上华宫和沿宽阔便道让孩子们放开骑车,那愉快的情景不仅令人难忘,而其时也使我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我父亲喜欢吃炸春卷儿,我母亲也会做各种馅的春卷儿,所以有时候我们从华宫出来就不去王府井了,而是到那家春卷店买炸熟的春卷儿或春卷皮。如果买炸熟的春卷儿,为了保持其热度,往往出了卖春卷店的店门,过了十字路口的马路,我就“下令”让女儿和外甥女进行骑车“比赛”,其实目的是加快回家的行进速度。孩子们撒开欢儿地骑,我跟着跑,往往到家后春卷儿还保持热度,我父亲可以立刻用来下酒。

如果买回春卷皮,那我母亲包春卷儿时的情景更充满天伦之乐和亲情。两个孩子用小手把一卷春卷皮一张张揭开后递给我母亲,我母亲则迅速包和下锅,炸熟春卷儿后,两个孩子立刻停止劳动,而是去“抢吃”那焦黄酥脆的热春卷儿。

别看这两家小店,却使当时的东单十字路口西北面那片宽阔地面充满生气和热烈气氛。进出东单菜市场、进出华宫和春卷店的人们络绎不绝,再加上便道络绎不绝的过往行人,使得东单大街人多但不显拥挤。那时候进京的外地人还不太多,我感到他们的素质还可以。东单北大街两侧的照相馆、委托商行店、百货商店、青艺剧院排演场等各色建筑前都吸引着众多的人们。这一切使人们自然地把东单北大街看成是仅次于王府井那条“金街”的“银街”。

如今,我有时站在昔日的华宫、春卷店两个小店的遗址上,那已成为东方广场东门前面的一片平地。眼前那现代化的商厦的东门倒也进出着人们,但整个气氛似乎全无亲切感。特别是平地上的两家报亭,一家似乎就在华宫遗址上,一家在其北边不远的便道上。宽阔的商厦前广场,配上这两个报亭,让人怎么看怎么觉得别扭!(作者:老骥伏枥)


  • 阅读往期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