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定府的故事

 欣欣茶楼图书馆 2015-02-02
               

黄河下游左岸的惠民县历史悠久,地灵人杰,以“武圣”孙子故里而闻名于世。该县夏属兖州域,商为蒲国地,周归齐国土。秦置厌次县,西汉改为富平县,东汉复为厌次县,北齐并入阳信县,隋又复为厌次县,先后隶属棣州、沧州和渤海郡。621年(唐宣德四年)复属棣州,625年又归沧州,643年(贞观十七年)再属棣州。天宝初改棣州为乐安郡,758年(乾元元年)改乐安郡为棣州。1368年(洪武元年)厌次被省入棣州,1403年(永乐元年)改棣州为乐安州。1426年(宣德元年)8月,乐安州曾发生朱高煦叛乱事件,宣宗朱瞻基御驾亲征,平叛后改乐安州为武定州,是取“武力平定”之意。1734年(雍正十二年)升武定州为武定府,“武定”之名一直延用了500多年。至今,在惠民及其周围一带,一说到“武定府”,人们便与历史上的朱高煦叛乱事件联在一起,并有不少人能说出其中的大概。

明洪武三年(1371年),开国皇帝朱元璋(其一生有26子)封子为王。其中四子朱棣从小深受父皇宠爱,17岁时,朱元璋亲自为他挑选开国元勋徐达的长女为妻,封为燕王妃。徐妃人才一般,而才识渊博,非常贤惠,深得马皇后的喜爱。可她自入宫后表现出一副愁眉哀怨的样子,马皇后托徐妃的母亲谢夫人询问缘由,徐妃便把朱棣嫌她长得不漂亮不和她同房之事告诉了母亲。马皇后明了后告诉了朱元璋,朱棣遭到了一顿臭骂。

朱棣深知父皇的脾气,如果得罪会性命难保。便乖乖认错,主动与徐妃和好,没几年有了三子,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1395年(洪武二十八年),17岁的朱高炽被祖父朱元璋立为燕王世子。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624,朱元璋驾崩于应天皇宫。皇太孙朱允炆代父朱高炽继承皇位,史称建文帝。为巩固政权,建文帝采纳齐泰、黄子澄的建议,想削去诸藩王的兵权,因此,诸藩王与建文帝的矛盾日益激化。1399年,朱棣策动了“靖难之役”,于1403年推翻了建文帝,做了皇帝,史称明成祖。1404年初,成祖考虑立太子,在立谁为太子的问题上而拿不定主意。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名正言顺。朱高煦在“靖难之役”中屡立战功,特别是白沟河一战,朱棣险些被瞿能生擒,朱高煦率精骑赶到,斩杀了瞿能父子,转败为胜。此时,太监黄俨、淇国公丘福、驸马王宁也乘机与朱高煦合谋,向成祖建议立高煦为太子。成祖左右为难,经心腹大臣解缙劝说,结果于140444,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封朱高煦为汉王、朱高燧为赵王。

因朱高煦武艺高强,封国云南(当时云南战事不断),朱高煦对此不满,迟迟不去云南上任。后改封青州,朱高煦仍不赴任,并在成祖面前尽说朱高炽的坏话。成祖虽然立朱高炽为太子,但对其一些行为持怀疑态度。在成祖北征期间,朱高炽以太子身份监国,一旦某地发生灾荒,赶紧设法赈济灾民,因此,朱高炽很快被广大百姓和众臣称为“仁孝天子”。成祖认为朱高炽别有用心,有抢班夺权之意,于是产生了改立朱高煦为太子之意,但又举棋不定。此期间,成祖派人将一幅画有一只大虎和一只幼虎的轴画送于内阁侍读大学士解缙题诗,解缙当然明白成祖的用意,于是在画上题了这样一首诗:“虎为百兽尊,谁敢撄其怒?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成祖看到诗,心又软了下来,朱高煦最终也未被立为太子。

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7月,成祖第五次北征,回师途中驾崩于榆木川。8月朱高炽继位(即明仁宗),但不到一年,于14255月病逝,由仁宗的长子朱瞻基继位(即明宣宗)。宣宗对朱高煦这位有功劳、武功高强的叔叔很是尊重,有求必应,而朱高煦反以宣宗软弱无能,更加骄横狂妄,并且认为夺取皇位的时机来到了。

朱高煦觊觎皇位已久,自恃功高盖世,两次受封都不去上任。早在成祖时,就私下挑选精兵和招募兵卒3000人(不隶属兵部掌管),胡作非为,制造混乱。明成祖知道后十分生气,只因政事太忙和战事频繁未能问处。1416年(永乐十四年)10月,明成祖出征回到南京,得知朱高煦违法之事屡屡发生,对其进行过深切痛斥,囚禁在西华门内,想痛下狠心将其贬为庶人。朱高炽在父亲面前痛哭流涕,请求放过弟弟高煦。为难之下,成祖只是削去高煦两个护卫,杀了其左右帮凶,于14173月命高煦到乐安州驻守。1421(永乐十九年),成祖将都城从南京迁到了北京。

朱高煦到乐安州后,怨恨日盛,谋取皇位的邪念愈加强烈。成祖驾崩后,朱高煦更加紧了谋夺皇位的行动。仁宗知后反而更加厚待高煦,给其增加俸禄,赐于大量财物,并封其长子朱瞻坦为世子,其余儿子均封为郡王,用好心感化朱高煦,以求其安分守己。而朱高煦肆无忌惮,仍铁了心地谋取皇位。

不久,仁宗驾崩,太子朱瞻基从南京匆匆赶往北京奔丧和继位。朱高煦得知后,欲想派心腹率兵在半路上截杀,由于主意不定没能得成。1426年(宣德元年)8月,朱高煦迫不及待,派亲信枚青潜到北京,联合其旧部作为内应,并与山东都指挥靳荣等约定,还联络天津、沧州、青州、山西等地的都指挥作为策应,发放兵器,掠夺周边郡县马匹准备谋反。共设前后左右中五路叛军,朱高煦亲率中军,封王斌、朱恒等为大师,其他领军分别为都督、尚书等官职。王斌统领前军,韦达统领左军,千户盛坚统领右军,知州朱恒统领后军,高煦的儿子们各统领一路叛军。世子朱瞻坦指挥韦弘、韦兴、千户王玉、李智带领四哨兵马居守乐安州。部署已定,叛乱即将爆发。但被李浚及时告发,宣宗朱瞻基御驾亲征平叛,叛乱以失败而告终。

李浚(13811446),祖籍南京,因其曾祖为官渤海,举家北迁,后来为避元末之乱,全家隐居乐安州西南的遂家村。1424年,时任四川道监察御史的李浚,因父丧返家丁忧(古代父母亡故,子要在家守孝三年)。朱高煦谋反,到处拢罗人才为己用,派王斌做李浚的工作一起谋反。李浚考虑若不答应,不仅被害,且全家人遭到株连。惊恐之下,假装应诺,立即召集全家紧急商定,由其兄李哲带母亲及妻室、子女等远走他乡避难,李浚连夜急奔济南,速向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司通告了朱高煦密谋叛乱之事,请求都指挥使靳荣发给符验(通行照件),即刻赴京告变。

靳荣一听李浚要进京告变,十分恐慌,由于其他两司要臣未离李浚,靳荣唯恐暴露,只好硬着头皮献上符验,尔后急派心腹向朱高煦报告。李浚匆匆上路后,为防追杀,他不时巧妙化妆,抄小道或水路,星夜急奔,未被朱高煦派出的人马截杀,终于安全抵京。宣宗得知惊怒不已,当即决定率重兵御驾亲征。

朝廷众臣对宣宗御驾亲征看法不一。大学士杨荣向宣宗谏言:“当年建文帝派李景隆讨伐成祖失败的教训不能不汲取,吾皇当自亲征。”张辅奏道:“我愿率兵两万前去抓获高煦,有稳操胜券之握。”宣宗道:“爱卿诚然有能力擒获高煦,但考虑到朕刚继位,也许还有对朕三心二意之人。朕若不亲征,就不能安定天下。”于是,命郑王朱瞻堎、襄王朱瞻墡留守京师,阳武侯薛禄、清平伯吴成为前锋,自己亲率大军出兵乐安州。

当行至杨村,宣宗问从臣:“你们认为高煦会采取什么计谋呢?”“高煦必然先夺济南为根据地”、“他原来不肯离开南京,这一次必然带兵南下,夺取南京”,从臣谏言道。而宣宗不这样认为:“你们说得都不对,济南离乐安虽近,但不易攻取。大军将到,高煦也顾不上攻取济南。高煦的护卫军大都来自乐安,必先顾家乡,而不肯攻赴南京。高煦外强中干,凡事多猜疑不果断,今天敢造反,是欺朕年少刚登基,天下众心未归,不敢亲自出征啊!如果知道朕已率军亲征,必然胆怯,还敢出战吗?到乐安必然立即将他抓获。”

朱高煦起初听说薛禄等带兵前来,自以为喜,认为可趁机劝降收编,扩充自己的实力,盲目以为当年成祖起兵夺取帝位的一幕会再度出现。当知道是宣宗率军亲征时,故作镇静劝其部下:“朱瞻基是太平天子,同当年的建文帝差不多,不会带兵打仗,没啥可怕的!”但他哪里知道,朱瞻基早在祖父成祖身边时,就熟读军书,并练就了一身过硬的骑射本领,领兵打仗的能力屈指可数。当年蒙古兀良哈部骚扰会州时,朱瞻基曾亲率3000精兵出喜峰口迎击,在宽河与敌交锋,朱瞻基引弓射箭,瞬间射杀敌军三个前锋,兀良哈部溃不成军。

1426820,平叛大军前锋抵达乐安州,迅即包围了四门。朱高煦非常恐慌,众叛军的信心也轰然动摇了起来,有不少弃暗投明,得到了重赏。宣宗派遣信使给高煦送去书信劝言:“张敖失国,始于贯高,淮南被杀,成于伍被。现大军已压境,你只要交出怂恿谋反之人,朕就可免除你的过失,恩惠礼遇像原来一样。否则,一开战你必然被擒,或者你的部下绑了你献于朕,到那时,你后悔也来不及了。”朱高煦自知抗御不过,吓得当天夜里把通谋书信统统烧掉。21日天刚放亮,宣宗亲率的后续大军赶到。朱高煦经过一夜思忖,欲出城认罪归降,遭王斌等极力阻拦。高煦假装认从,然后偷偷从汉王府后门抄小道出城去见宣宗认罪。宣宗当即赦免了乐安城守军之罪,命阳武侯薛禄和兵部尚书张本镇抚乐安州。同时下诏改乐安州为武定州。824,宣宗率大军押解朱高煦等挥师返京。

宣宗回京后,众臣强烈要求将朱高煦等立即斩首。宣宗不应,在西安门建造了囚室,名曰“逍遥宫”,用铁链锁住高煦父子手脚囚禁其内。一天,宣宗前去看望,朱高煦见宣宗驾到,欲羞辱之。等宣宗一进门,他使劲猛拽地上一长木,宣宗猝不及防,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宣宗震怒,命侍卫用300斤重的铜缸把朱高煦扣了起来,他在缸内“嗷嗷”大叫,运足力气顶铜缸欲撞宣宗。愤然之下,宣宗命人取来木炭,堆积在铜缸周围,点燃木炭,把朱高煦活活灸死在了铜缸之内。

王斌、朱恒等叛逆全被处死,只有长史李默因曾进谏免于一死,被流放口北为民。山东都指挥靳荣及天津、沧州、青州和山西诸地的都指挥等,被相继诛杀,共640余人。那些因故意放纵和藏匿的反贼们,有的被处死,有的被罚戎边,计1500人。还有720人被流放到偏远地区编为边民。

不久,宣宗皇帝亲自把平息朱高煦叛乱事件写成《东征记》,以史为鉴,警示后人。(牛新元)

(根据史料整理而成)

 

责任编辑:张雅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