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相信装修公司?

 汉青的马甲 2015-02-02

作为一名从装修公司出来的设计师,我想,我们应该是有说不完的话的!6~7 年的从业(合作)讯息量。但为了我的时间,也不能言无不尽。

装修公司的错误有一大堆,甚至是数也数不过来的,放到其他团体里面,相信照样如此。如果硬要说,为什么“不相信装修公司”?那么有一句话可以概括所有:最早市场化、透明化。

作为自由设计师,我们也是不相信装修公司的。因为管理的臃肿,因为考虑到成本:利益的比例,导致了太多的设计构思无法实现,加上售后的推诿是导致大多数设计师离开公司的原因。在全民懂得设计思考和全民动手设计之前,设计师和装修公司总要有一方需要做出牺牲,牺牲自己的利益,使得一部分绝佳的设计构思成为现实。这是设计委托方所追求的,也是设计师追求的。

但是,作为一个建设组织者,“装修公司”是不可缺少的。无论作为装修公司内部的设计师,还是自由设计师,都需要“装修公司”的。你设计完项目,谁来负责实现呀?设计师么?卖家具的么?别开玩笑了,你一个设计师,找一个装修队来给委托方装修房子,到底是设计师呀还是包工头呀?设计师只会动动手画画画,只会用电脑画画图,出一些如何搭配,如何制作的东东好么?最多能看一下施工贴合设计的完成程度好么?能会木工的设计师少之又少(不过,目前来看,越来越多)。会电工、瓦工的,全省范围内,掰着手指头能数过来好么?设计师不是施工者!项目设计完成,也只能找“装修公司”来实现。不排除很多的自由设计师,手里有本地最好的施工资源。但要想步入正轨,必须把施工交给“装修公司”。

施工上,就不要听那些主材商扯蛋了,他们能把自己的屁股擦干净,就算谢天谢地了。

在消费者层面上看,装修公司不被信任的原因,大致有:

1、签约前,未把真实可能遇到的情况,告诉委托方。

在这一点上,最早出现问题的就是水电改造。在签约前只是模棱两可的提到水电改造的单价,预收 2000,还多退少补。很多第一次签约的委托方都以为 2000 上下就能够下来了。结果,按照实际需要改的话,一套 100 平米的房子,要花 7500~8500;水电改完,既收增项款,业主一下子就毛了。再加上周围人们的冷嘲热讽,真 TMD 气不打一处来。

2、轻信必迷信,盲目则盲从。

全民特点,不解释。在装修不发达的地区,有 N 多卷着钱,跑了的装修公司(以小型无照公司为主),以前有,在 02~05 年大城市里那些小区办公的尤其多。现在在中小城市也有;具体是哪种公司尚未深度了解。在今天装修过程中,木工活日益减少的情况下,一般人家装修,也就只有石膏板吊顶这一项了,油工活只剩下刮腻子、顶面刷乳胶漆了…….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一个工人做三五天木工活就完工了,油工活,一个工人做个十天上下 也完工了。这种只需要 1~2 个工人的工程,是很容易造成施工地点没有工人的,一旦没有工人,愉快的心情,一下子“嗖”的一下降到冰点了。

3、奸、奸商!

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仍然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家,装修住宅,不签订装修合约,未能明确增减项事宜。在装修过程中,项目做完又改,改完又做,造成很多的不愉快。

这种事情,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

另,装修公司总是为他们已经签约的客户,推荐自己最好的乳胶漆。总是为已经签约的客户,推荐大面积的简单吊顶。就如同主材商总,为有把握的客户推荐利润大的材料一样。让人很反感。并且,这些吊顶做出来不一定有效果。

在室内门、壁柜、橱柜被建材商剥夺后,装修公司连一个小鞋柜,都不愿意给客户打一个(情有可原)。各种推脱。因为以上三个项目被剥夺,绝大多数公司都是:打死也不做油漆活(活太少,报价不高,但成本太高太高,因此大量免漆手工活粗现,额,档次么?档次?有档次么?有么?虽然可以有,但这个真没有。不就是没有质感么!神马档次不档次的!)

4、总体素质偏低。

在中国进入房地产时代的同时,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行业的精英,优先被房地产吸收。留给装修公司的精英并不多。在地产行业的催化下,装修公司对人力的缺乏,导致他们来不及筛选从业人员。那些年高喊的口号:学历不如能力,能力不如品质。由此可见一斑。而这种低门槛,也导致很多的设计学徒和设计从业者,压根不知道设计是什么。总之,客户要什么,他们就给画什么(今天应该还有,而且很多,建议有此毛病的童鞋,练习一些沟通技巧、理念沟通。坚定自己的信念。)

5、售后。

售后明显与当初的承诺不符,越是做的时间短的,售后越差。越是签约少、签约质量低的,越是无法承受售后成本压力。

以上就是装修公司的不被信任的内因。

我们再来说说外因。

通常情况下:

A、你家的房子装修好了;别人去你家串门的时候,发现刚装修完没多久,门吸就坏了。在你作为业主,尚未特别强调,这是门厂安装的没给弄好的情况下,别人都以为是给你装修的,没把活儿做好,好么?给“装修公司”投不信任票。

B、你家房子装好了,家具什么的都进来了,送家具的把墙角、墙面碰坏了,尚未修补(基本上 95% 以上的装修公司,都给“免费”修理),邻居来了,看到了,也认为是装修的不仔细好么?再次给“装修公司”投不信任票。

C、你们家买了很好的室内门,用了半年多一点儿的时间,发现门开始不容易关上,不是磨地面,就是磨门框,有明显的矫形特征。三个子母合页螺丝没装全,明显松动了。

你第一个想到的是装修公司,好么?一般做个 5~6 年装修的业务员、设计师,都会告诉你在买门的时候,不要买“子母合页”好么?卖门的老板,为了安装成本降低,都是免费送你“子母合页”好么?

而且,一扇门配 3 个合页,这个奇葩的设计好么?

设计师都会告诉你配“普通合页”不要“子母合页”好么?你自己拿两种合页对比一下,计算一下,就知道两个普通合页受力面积大,还是三个子母合页受力面积大了。

这种问题,会归咎为:没设计好和装修的没给弄好,好么?冤不冤?再次给“装修公司”投不信任票。(话说回来,作为设计师,你的客户选了这种合页,的确是你设计的责任好么?客户爱买啥,就买啥,那你作为设计师是干嘛吃的呢?)

D、为了金钱考虑,你在国内较大的瓷砖市场,买了比较便宜的大地砖。铺上去,边缘会有凹凸不平的现象,尽管此事,双方都已经事先说明。而且你也能接受。但是别人来了看到后,第一想到的就是“装修公司”,没把活儿干好。即便你只是简单装修一下,预算有限。别人看了人就觉得装修公司很垃圾。是砖的毛病,不是人的毛病好吗?(但是,你买的是大品牌,质量过关的瓷砖,也出现这种现象,那就是人的毛病了)。再次给“装修公司”投不信任票。

E、你家定制橱柜了,卖橱柜的上门设计,建议你把排烟孔留在吊顶的下方;装修公司的设计师硬是要求你把排烟孔藏在吊顶里面;你不知道如何选择好么?你拿不准该听谁的好么?

你家安装橱柜了,发现烟机上方横着歪歪扭扭的排烟管,这个真的是设计问题好么?这个确实是设计问题好么?

又如,你家安装橱柜了,你发现还要单独最一段吊柜,要把排烟管藏在吊柜里面。这段吊柜要花钱的好么?

又如,你家房子交房时候,厨房烟道上没有止逆阀,卖橱柜的和装修公司都建议你买个止逆阀;这个止逆阀不好安装好么?大多数卖橱柜的不给安装好么?他们要想方设法推给装修公司好么?装修公司大多数推不掉好么?十个安装的,九个出问题好么?装修公司只管厨房里动手改水电,贴瓷砖好么?装修公司要不给你装这个止逆阀的话,你就以为是装修公司差劲好么?钱都让卖橱柜的和卖烟机灶台的赚了,装修公司凭什么给你擦屁股呀?自己赚钱,自己擦屁股好不好?

一旦因此造成你家装修反味,所有的矛头指向装修公司好么?就因为给你装了个止逆阀,就要承担油烟机的责任好么?到最后,邻居、朋友们都以为装修没给你弄好,好么?再一次对“装修公司”不信任,好么?橱柜出问题的,不止这一点,就不列了。

F、你为了省钱,买了小厂子的橱柜。用了一年多一点,台面开裂了,虽然你知道,这是卖橱柜的责任,但是,来串门的都说你装修没弄好,好么?再一次对“装修公司”投不信任票。

不过,这确实是设计师的责任,好么?作为设计师,应该为自己的客户做出准确的建议,必要的时候,需要挽起袖子具体操作,把钱省下来的同时,不得选用砸设计饭碗的材料好么?当然这是说的收费设计师。

G、装修完了,家具买来了,你发现壁柜不能和墙面贴合的很紧。送家具的告诉你,这是你的墙不直,装修公司没给你做好!他们的家具没问题。(事实确实如此,这个墙面与地面,无法做成绝对的 90° 直角,有一家算一家,有一户算一户,这个是有误差的;)他不会跟你说,绝对直角,家具的也不能给你做到紧紧贴合墙面好么?两件相同的家具背对背放一块儿也是上面缝隙大,下面缝隙小好么?蓝后,蓝后,蓝后较真的童鞋,就要找装修公司扯皮好么?再一次吐槽“装修公司豆腐渣工程”好么?

H、有时候,我们需要做特殊材料的背景墙,比如软包,比如石材,还有一些需要安装的,比如定制衣柜;这些需要做基础的,好么?

本来那些提倡精装修,定制家具的,屋里墙面上没有木工活,因为你做这个特殊背景墙,就要在墙面加点儿木工活。要多了吧,你不愿意,要少了吧,人家一合运输、上楼、验材料、备材料不合适,合不上成本好么?

当然,对于一些优质的供应商,我们始终抱着虔诚、学习的态度。和优质供应商在项目上产生合作,我们深深的感受到那是一种幸运。不管项目立项之前,是否产生了合作关系,在项目中相遇也是一种缘分。始终让我们尊敬的,是他们那份孜孜不倦的坚持、是他们那份宽广与包容。很多大品牌的家具、瓷砖、洁具,为整个社会做出的贡献,是我们一时半会儿说不完的;唯有他们所创造出来的商品,还透露着那份凝聚力、生命的质感、那份苦苦的坚持与挑战;我们在品味这些商品给我们带来舒适感的同时,又无不被他们的智慧所吸引;他们在过去的十几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中,始终引领着我们人类居家文化的发展,或许不屑于争宠,或许静静的流淌,而这些有着生命力的画卷,正是由他们创造的。

在今天,他们的作品被很多的人借鉴、模仿,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的居家文化才变的斑斓多彩。

也有很多的无良商家,进行恶劣的抄袭;之所以说恶劣,就是因为他们只抄袭造型,改一改宽度,改一改厚度,就说是自己的。就连用料都不那么讲究,抄袭不到的细节,就随意的一处理。把家具、洁具文化的精髓,毁的一团糟;把我们刚诞生的,脆弱家居文化推向“失去价值”的火坑;不知道有多少经销商用橡胶木冒充橡木;不知道多少瓷砖厂抄袭别人的微晶石,抄来抄去弄出个四不象;不知道多少外观设计精美、大方的洁具,内部使用低劣的给排水件……;把居家文化推向火坑的,不仅仅是建材商,还有装修公司自己,技术不过关的工人,总是要很认真、很耐心、很顽强的给你毁掉一个家装项目。

所有的这些有问题的现象,出现了,总要有人给背黑锅。总有评论者用一句简单、有力的话,点出问题的所在:“设计不到位”这一句话点出的,是活生生的现实。就算你装修公司说不是自己的责任,在外人看来,仍旧是装修没弄好。

整个装修项目,不管哪儿做的不好了,就算是主材有点儿问题了,在外人看来,不还是装修没做好么?装修没做好,“装修公司”就要背黑锅!尽管很多的自由设计师,在做个人项目时候,也为此感到心痛;但我们一直在努力。

至于其他的外因,相信大家猜也能猜到,想也能想到。装修公司在整个装修项目中,仅仅是其中之一的个体,要和同行竞争,还要和同吃这碗饭的竞争、扯皮。一般而言,作为主材商,除了那些经受过优质培训的外,总要把责任推卸出去。总要把自己善良的一面留给客户,把自己的聪明与明智印象,留给客户。于是你推我,我推你,虽然大家都吃一碗饭,但推来推去整个装修行业的事儿,就推到装修公司身上了。总以为只有这样,才能捞取客户的信任。(随着人们对人类的了解,这种世界观终将退出历史,可以参照更发达的国度看看)

作为一名离开装修公司的设计师,我对他们仍然是不信任的。但我需要他们,需要他们组织、管理施工人员,完成我手里的项目。除了把项目交给他们,还能交给谁呢?难道自己手里的优质施工队,就不是装修公司的另一种形式么?也欢迎大家给出自己的意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