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泉城老照片

 威武天下 2015-02-02
   老街旧宅古韵深  记者首先来到了改建区最东端的东玉斌府街,从南口进去路东的6号是左家大院,推开古老残破的大门,院内人家都已经搬走,院子里显得很凌乱。在最北面,是一座2层的石头小楼,虽然已经十分破旧,窗户等也被改建过了,但其挺拔的楼体,光滑的石墙,正门前的前出檐,依然显示出些许往日的光华。  出了院子,顺着小街往北,拐了几个弯,路过贺胜戏场街,就到了阁子后街,再往北,是北门里,街上铺着青石板路,由于许多住户已经搬走,街上人很少,小街也就显得愈发清静。  阁子前街与阁子后街实为一条街道,以阁子西东口为界。据清乾隆二十六年(1771年)《历城县志·地域考》载:“北门里街,汇波寺街(旧志北门内作会波街)”,据民国十三年(1924年)《续修历城县志·地域考》载为“汇波寺街”,据该志城厢图将今北门里街标为“汇波寺”,阁子后街标为“后街”,阁子前街标为“汇波寺街”,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济南市政府市区测量报告书》始载“阁子前街”字样。  街上有的人家正在忙着搬家,路面上也比较脏乱,似乎临近拆建已无人有心打扫。街中东侧有一处宽敞高大的二进式门楼,门额上有一块雕刻技巧精湛的如意纹木雕,这里就是有名的邵家大院,和前几个大院情况差不多,整个院落已被分割成一户户住家,院子里也搭建了许多小屋,但几座主建筑的地基是青石的,几面青砖墙也颇有气势,还依稀能看出当年的气派。  在阁子后街一住宅楼区穿过往西,就是汇泉寺街。街名是由于大明湖里有一小岛,岛上有一处汇泉寺,又因城中泉水多从此岛两侧汇入大明湖,而此街位于汇泉寺南侧,所以就被名为汇泉寺街。汇泉寺街过去叫二郎庙街,以前有“东更道,西更道,王府池子,二郎庙”的说法。其中的二郎庙即指此处,据老户讲,过去这里十分繁华,“文革”时扫四旧改为二贤街,汇泉寺街这个名字使用时间还不长。听街上老人介绍,说是二郎庙,实际就是一间小房子。  记者来到街南端的48号、50号和52号院,这几处院落和大明湖路的163号组成的田家大院,是一个内有三座大院的约清末民初的四合院组群。原为一大家庭宅院,三个大院,相互贯通,又相对独立,52号为南北两组四合院,50号为三进四合院,后院为该宅的主院。大明湖路163号为四进四合院。三座院落为一大家族的组合院,济南市仅有这一处,原主人是盐商。现在的住户介绍说,现在较为完整的只有中院了,主屋还保存着宽大的抱壁出厦,廊柱、角门、前出厦檐下的精美雕花板,但整体上还是让人感觉到了老式富户的气息。另外,大院临街的外墙上,记者见到了两个嵌于墙内的大铁环,锈迹很重,显得古朴沧桑。街上人说,这是以前的栓马环,现在济南市可不好见到了。  从此大院门前小胡同往东,拐过几个弯,进入一个小院子,这里面藏着济南一宝,就是老济南都知道的“三山不见”之一的灰山。济南古有“三山不显出高官”之说,这“三山”,最通行的说法是指历山、铁牛山和灰山,均为平地突起于济南古城中的高不足一米的孤石。如今,位于历山顶街的历山早被盖在了一单位宿舍楼下面,位于庠门里街的铁牛山已被移至济南市博物馆,只有灰山还呆在原处。所谓“三山不见”是说它们不像真的山那样高大雄伟,只有走到近前才能看到。而灰山就在这所院子的东屋墙下,现在的住户朱大娘告诉记者,这灰山以前就在墙里,在1984年翻盖房子时,特意为其砌了一个拱形小“房子”,就在窗户下面,“山”头还露在外面,只是当时由于意外“山”头被砸掉了一些,所以现在的灰山比以前“矮”了一点。朱大娘还说,现在就要搬走了,真是有点舍不得,希望有关部门一定要保护好灰山,让更多的济南人能看到它,得到它的“宝气”。  青石板路古味浓  在汇泉寺街中间有一条往西的小街,其名是济南街名中最富诗意的——秋柳园。这条街的斜对面是阁子西街,这两条街还都保留着完整的青石板路,这也是这片街区最为珍贵的一点,还有司家码头街、北门里街、皮家胡同等,济南老城区现存为数不多的青石板路几乎都集中在这里。见于记载最早的是明代所铺设的北门里街。据明末地方志《历乘》记载,当时这里的道路每逢湖水上涨,泥泞难行。家住北门里的王卞自家出钱将此街砌成石板路,一时间被人们称为“义路”。  秋柳园街基本是东西走向,其间曲折多弯,再加上两侧房屋进退无序,所以整条街道看上去并不规整,由于宽窄不一,青石板也就顺势排成或三行或五行。这条街上的老宅院已很少,只有11号院比较有名,是清代著名学者王士祯的故居,即“秋柳园”旧址。大门并不宏伟,显得很普通,可惜大门紧闭,记者未能进去,据称当年修房子时还挖出过记载秋柳诗社的相关碑刻。由于院子西、南两面临街,从这里可看出是二进的院落,砖石结构,还是显得有点气派。  说起王士祯,在济南可谓是大名鼎鼎。据记载,他是清代的著名诗人,别号渔洋山人,济南府新城县(今桓台)人。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王士祯考中进士。后王士桢来济南游览,邀文人名士会饮于天心水面亭上。据记载,当时亭下垂柳披拂水面,柳叶乍染秋色,他触景生情,即席赋《秋柳》诗四首,诗中句句写柳,而通篇不见一个柳字,令人称绝。在大明湖汇泉寺附近有座小桥,上面刻有“秋柳桥”三字,据说王士桢曾在此读过书,后来历下文人在这里成立了“秋柳诗社”,并建馆多间,命名“秋柳园”,门前的这条街也因此被命名为秋柳园街。   相比之下,阁子西街整齐得多,街面上的青石板也比较平整。这条的南首原来建有一座名为汇波阁子的建筑,上有三宫殿三楹,始建于明代,可惜在1946年就被拆除了。周围几条街的命名是阁子以北为阁子后街,阁子以南为阁子前街,阁子以西为阁子西街。阁子前、后街街区还是济南古城区内平房四合院最集中的地区,过去多有富商官宦之 豪宅,不少特色民居如今已有百年历史。比较有代表性的东玉斌府6号左家大院是座三进四合院;由学院街12号、14号和北曾家桥街3号所组成的张家大院由三处平行院落组成,东院正屋为咸丰年间建筑,距今已有150年的历史,据其后人说,院主人原为清代一品大员。  街上的青石板年代久远,历经岁月的磨蚀与雨水的冲刷,石板的棱角尽已被磨去,显得有些光润,但路面还是很牢固,并透出浓浓的古意。听这里的住户讲,以前这里的地下水很旺,甚至“掀开石板就有泉”,到了夏天,人们就能体会到“人在路上走,水在脚间流”的奇妙,这才是真正的清泉石上流呢。  慢慢走在这些几百年前铺就的青石板路上,欣赏着小街两侧一座又一座小瓦花脊的百年民居,记者竟有了身在清风古韵中的感觉。   挥别“秋柳”意难舍  顺着秋柳园街一直向西走,是历史悠久的“学院街”。这里的拆迁进行得较快,到处是断壁残垣。  据记载,明朝嘉靖四年(1525年),山东提学道邹善创办了湖南书院,后改为至道书院(原钟楼寺故址),后来又改为提学道公署,清朝再改为提督学院,故其东侧街道被称作“学院街”。  学院街南段东侧的一个临街“山”字形拱门尤为别致,进得拱门,是两个大院,14号东院以前就被改造过了,12号西院的建筑还保留着原来的风貌。大门朝南,进门正对的照壁与东厢房南山墙合而为一,十分实用,左拐就进入了二门,里面是一个标准的济南式四合院,在南屋与正屋、东西厢房间还有一道三门,院里的主屋与东西厢房基本还未被改动,墙面、屋顶的花脊小瓦都还完整。记者站在院里,环顾整个院落,那种古香古色的氛围真的让人回味悠长,感觉竟似回到了古时候一样。据说这里原来是清末民初张氏三兄弟的房子,从东到西依次为老大、老二和老小,张氏兄弟曾为盐商。  出了院子,记者又走了一些老街,可能是拆迁的原因,这些老街旧宅显得更加破旧了,但其骨子里依然渗透出的古雅与静谧的气韵。  一路上,碰到或询问过的不少老住户都对这片老街区露出了恋恋不舍之情。都说虽然这里的居住条件比较差,但这里的老济南味和人情味却是水泥楼林立的新住宅区里难以体会到的,这些老街是济南历史的一部分,希望能尽最大程度保留下来,但愿后来的济南人还能看到老济南原来的老模样。  虽然人们的愿望是好的,但有些建筑注定要永远消失了。而人们现在能够做到的,就是在拆建中如何尽可能将那些有价值的街巷、民居改造维护好,将其融合在新的、更壮阔的大明湖园区里,成为新的景观,并能保留住老济南街巷的味道。据有关部门介绍,这片老街区里的部分老院落将保留并进行修缮,秋柳园等街的青石板路也将保留,改建成大明湖中独具特色的路段。  历史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一部分,是无法分割开的。济南向来以泉水闻名,泉文化也是近年来济南主打的旅游牌,但现在一说起泉,好像就只有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等,但这些名泉并不能完全代表泉城的泉文化,泉文化归根结底是生存于那些老街区里的,没有了这些人文气息浓郁的老街区,泉文化就成了无本之木。“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才能体现出泉文化的真正特色,让老街改造留住老济南味儿,突出泉城特色,才能将济南真正建设成一座具有“泉”特点的城市,这也是所有济南人所希望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