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First glance at a new world 原文来自:Max-Planck-Institut Gesellschaft Posted: 2014. 12. 8 编译:Melipal 审校:数星星的猫 NASA的黎明号探测器向地球传回了矮行星谷神星的图像。 一个独特的天体在距离温暖的太阳4.13亿千米的小行星带深处运行着。它名叫谷神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小行星。它的直径大约是950千米,外观几乎呈球形。谷神星看起来更类似行星而非小行星。2015年春天,NASA的黎明号探测器将抵达这个神秘的星球。现在黎明号框架照相机已经从大约120万千米之外凝视了探测器这个遥远的目标。前往谷神星最终的冲刺已经开始了。 黎明号探测器并非小行星带中的新面孔。在2007年9月发射之后,探测器于2011年7月16日进入了环绕灶神星运行的轨道。黎明号花费了超过一年的时间来详查这个直径约为530千米的天体,发现了一个颇具奇异之美的天体,这里有着无数的环形山、深深的沟槽,还有太阳中最高的一座山峰。 来自德国马普太阳系所(MPS)的小行星研究者、黎明号框架照相机的首席研究员安德烈亚斯·纳索厄斯(Andreas Nathues)说:“灶神星是一个岩石星球,内部结构与地球类似。”他又补充道:“在前往小行星谷神星的后一半任务中,我们将要面临截然不同的条件”。虽然谷神星和灶神星都身居小行星带,它们相差甚远。灶神星在很多方面可以类比为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这几颗内行星,虽然它要比后者小得多。一些研究者实际上将灶神星视作类地行星的第五个成员。然而谷神星可能更接近木星、土星等外行星冰封的卫星,它是被冻结的,富含水分。使用赫歇尔空间天文台进行的测量表明,谷神星偶尔会向太空喷洒水分,这与土星的卫星土卫二类似,不过尺度要小得多。 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黎明号首席研究员克里斯·拉塞尔(Chris Russell)说:“黎明号探测器将帮助我们了解湿润小行星的形成和演化,以及它们在当代是如何保持活跃的。”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黎明号由两台相同仪器组成的照相机系统发挥了关键作用。它是由MPS领导开发的,并由该机构负责运营。框架照相机不仅可以以最高可达35米的分辨率测绘谷神星,还可以考察其地形以及矿物组分。 第一张解析出谷神星的图像是在2014年12月1日从大约120万千米之外拍摄的,图中这颗矮行星直径只覆盖了9个像素。照片将帮助照相机小组在探测器于2015年抵达谷神星之前校正仪器。在未来数月内,将有分辨率更高的图像问世。纳索厄斯说:“现在我们手头最为锐利的谷神星影像是由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到了1月底,我们的图像将超过它。自那之后,我们就驶入了无人测绘过的领域。” 在短暂的接近阶段之后,黎明号将在2015年3月进入环绕谷神星的轨道。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探测器与小行星地表之间的距离将减小到4000千米。黎明号将在1年多的时间里环绕这个新的星球运行。 前往灶神星和谷神星的黎明号探测器是由NASA的喷气推进实验室为华盛顿的NASA科学任务理事会(SMD)管理的。它是发现计划旗下的一个项目,该计划由阿拉巴马州亨茨维尔(Huntsville)的NASA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为SMD管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负责黎明号的整体科学研究。弗吉尼亚州杜勒斯(Dulles)的轨道科学公司设计并建造了黎明号探测器。框架照相机是在德国哥廷根(G?ttingen)的马普太阳系所的领导下协同布伦瑞克(Braunschweig)计算机与通信网络工程研究所开发建造的,柏林的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行星研究所为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框架照相机项目由马普学会、DLR与NASA提供赞助。 (全文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