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日终焉》:让谁来当你

 陈皮老 2015-02-02

夏日终焉

每一位学生都想成为弗洛伊德或爱因斯坦似的伟 人,可拉比规劝他们要做自己。

学生们说,“有为者亦若是,成为他们第二有什么不对?”

拉比说:“你们都要当别人,让谁来当你?”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上,加拿大作家翁达杰曾说过,二十几岁的我们,一心忙着变成别人。

日本女作家濑户内寂听,是个例外。从放荡的女作家到悲天悯人的比丘尼,极大的身份反差却恰好成就了她始终坚守的人生信条:活着就是为了去爱。她一生都以此来践行。她是日本文学界的“绯闻女王”,所作所为倍受同业诟病,但也无法掩盖她是一位出色的小说家的事实。我认为,真诚不做作是她文学作品里最突出的优点。每字每句,读者都仿佛可以触碰到作者的心跳。

夏日终焉》是濑户内寂听的私小说,亦是代表作,并于1963年荣获女流文学奖,为其奠定了在日本文坛的地位。或许,本书是濑户内寂听人生里最真情最痛彻的岁月独白,书写的是一种唯恐被淹没在一呈不变的时间洪流里的心境。小说写毕的10年后,即1973年,她削发为尼,法号寂听。出家之前,她叫濑户内晴美,是听上去像她的情爱小说一样香气四溢的美丽名字。

小说中的知子三十多岁,与已婚作家慎吾已经公开交往八年。知子随前夫去北京工作,那时二战即将结束。知子因与丈夫的学生凉太恋爱曝光离家出走而离婚。谁知回国多年后,凉太又出现在知子的生活里,旧情复燃。这是多么狗血的剧情,却实实在在地再现了寂听的真实生活。若续上前言,寂听以东京大学学生身份与丈夫结婚并诞下女儿。

尽管在小说中寂听刻意隐去了自己的身份,而将知子设定为独身的染织家。可读者一读便知,细腻的情感涌动,淡淡的离愁别绪,除非亲身体验,怎能将残酷的现实写成梦一样的内心体会。寂听把女性的敏感自知,外表坚强内心柔软编织成了文字的独特韵味。

“知子抱着洗澡用具朝浴池走去。走到半路,她迅速看了看四周,然后飞快地跑进了和浴池相反方向的小胡同。”小说的开头,知子一连串的动作便给人一种急迫之感,仿佛想冲破或者是打碎什么。读到后来,我们明白,知子想打破的一种束缚或者禁忌。其实,知子的背后藏着一个背负“抛夫弃女”骂名的濑户内寂听。

2013年,原著被拍成电影《夏之终结》。影片里的镜头是如此叙述以上的情节:月光如水般照映在胡同里,那种微明特别温暖,女主角瘦弱的身体与狭长的空间相互协调。她惊慌地来回张望,仿佛一只飞出笼的小岛。她想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木屐踏在石板路上的声音,疾疾地,每一下都像敲在人的心上。有一点重,还有一点疼。挣脱和无助的感觉大抵如此。边看电影,我的脑海里边闪映女尼在电视节目上谈笑风生的表情。一个女人要走过怎样的心路历程才会到达如此的心境,是生活教会她一点点地将躯壳打造坚硬。

彼时,知子正徘徊在慎吾与凉太之间难以抉择。八年来,慎吾在她与妻子间往复,并没有提及离婚或是与她分开。一切都仿佛顺理成章。时间流逝,知子说她与慎吾共生共栖已经成为习惯。我们从未丈量过习惯与绝望的距离。其实,它们几乎重叠。当我们不再为任何事情去努力时,消极的抵抗也许就是绝望的根源。然而,凉太就像打破习惯的力量,让知子摇摆不定。尽管小说里知子对凉太说,她对他是同情,我觉得其中还包含着对未来的不确定,就是对凉太还有一种无法笃定的恐惧心理。

结局是知子最终还是决定离开慎吾,但是不是能够彻底绝缘未可知。现实生活里,寂听是遁入空门后才与所有男人彻底断缘。据传与其有染的不乏日本现代文豪。生于1922年的漱户内寂听无疑颠覆了日本的传统女性形象。她勇敢自信,且特立独行。尽管刚出道时的《花芯》被业界批评为色情小说,还被冠以“子宫作家”的名号。但本小说里并没有我们想象的“官能”情节,倒是那种“戚戚然,一切终焉”的感觉时时笼罩读者的心。爱,总是美好的。

最后一章“幼雉”显然不是本书故事的一部分。讲述的是一个叫牧子的女人对女儿的款款深情。可这章好像是一部影片终了的彩蛋,写得尤其好。我知道这是濑户内寂听对当年抛下女儿的忏悔。是一个追求自我的母亲的人生另一面。我们终于知道,这位无可取代的母亲,在暗夜里流过多少泪。

(转载请告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