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这一代 :昔日足坛名宿高雷雷的非典型人生

 wyk1014 2015-02-02

高雷雷

退役球员的公益路

1999年对阵辽小虎时,高雷雷那脚惊艳的世界波至今依旧令球迷念念不忘。十几年的足球生涯中,他始终追求自由公正的竞赛环境,就好像绿茵场上的孤胆侠客,不为利益妥协。2011年,退役后的高雷雷全身心投入公益事业中,他下到边远山区,自掏腰包修建小学,义务为山区支教半年……不论是绿茵场还是公益路,人们能看到的依旧是高雷雷那倔强不肯服输的身影。

2007年,刚从欧洲踢完联赛的高雷雷第一次来到马边彝族山区。

塌方、落石、停课的学校和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给了这个绿茵场上的硬汉太多的震撼。3个月后,他给当地修建的小学正式启用,当地一百多个孩子终于又有了上课的地方。也正是从这一年起,高雷雷在绿茵场外又多了个身份。

自掏腰包为彝族山区修建小学,每年雷打不动的义务支教,多次深入走访大凉山乡村,坚持资助贫困家庭……高雷雷始终单枪匹马走在他心中那条公益路上,也许跌跌撞撞,但为孩子们做些什么的初心却从未改变。

2014年9月19日,高雷雷为打工子弟小学捐助修缮的"21球场"正式投入运作。在这片不大的球场上,人们又看到高雷雷带着孩子们自由奔跑的身影。不为世俗眼光束缚,不被流言蜚语动摇,也许正如高雷雷所说的,比起慈善家的头衔,他更像一个志愿者。

"我这人做什么都雷厉风行"

凤凰网:您从2007年就开始做公益,能不能聊聊这段经历?

高雷雷:2007年初,我找到希望工程,但那时快要出国踢球,时间比较紧,等收到回复时,我人已经在国外了,也就没办法继续了。不过在欧洲踢球时,一个叫麦田计划的民间慈善组织联系了我,我答应他们回国后到山里走访一次。那年联赛结束后,我就和他们去了四川,走访了马边彝族地区,当时去了三四个地方,我真的挺震撼的,因为从未真正走进过大山里。

走到最后一站,我们发现当地的学校已经停课了,当地的水土流失很严重,距离学校50米的地方还出现了塌方和落石。当时我就觉得必须给孩子们修建一个学校,不然孩子们就没法复课。所以后来就在山的另外一边,找了个地势比较平坦的地方,修建了一座村小。

凤凰网:村小是一个怎么样的概念?

高雷雷:村小主要是为了解决1-3年级或1-4年级的孩子上学的问题。这些年级的孩子太小了,也就6-8岁,没法一个人走三四个小时的山路去中心小学上学,村小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一般村小不用修建很大,修建的时间也比较短。我建的那个村小在马边彝族自治县沙腔乡中子平村,一共是三间教室,加一个图书馆,一个宿舍,一个办公室,一个独立的男女分开的洗手间和一个小操场。2007年11月我决定建设,然后2008年的1月这个学校就开学了,一共解决了100多个孩子的上学问题。我这人做什么事儿都雷厉风行,只要决定了,效率就特别高。

凤凰网:您每年都会去支教,推动您这么做的力量是什么?

高雷雷:我2011年刚退役然后去当地支教了半年。单单去支教个几天、几周没有任何意义。大家都清楚,从教育的角度,一个孩子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接受一件新事物,最起码要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你去个几星期,孩子们刚刚养成点好习惯,你一走,孩子没了要求,又立马回来了。我甚至看到有些人说是支教,其实就是带孩子去看看那里的环境,感叹了一下自己的生活其实很好了,要珍惜,然后就回来了,这就是在陶冶自己的情操,而不是在帮助其他人。所以只有半年以上,才会对当地的教育起到一点帮扶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