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遇到很揪心的两个事: 1. 华侨同胞,在加拿大支架后,自己上网,从“谷歌医生”、“百度医生”那里得到很多不对称的信息,自己无法梳理清楚,联想到朋友的猝死,就“自暴自弃”、过“灯红酒绿”的生活,不按时服药,每日一包烟,很快,又“堵”了...... 2. 另一国内患者朋友,电话里告知我:地市级医院,3年前两个支架、规律服药3个月后,难得坚持了,近日又“喘气”、心慌,到医院又造影,医生告知又有几个地方堵了,要等省城医生来“三个支架”....... 深深的叹息——冠心病是可预防、可控制、可治疗、可康复和可长期接近健康生存的疾病。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只不过是冠心病这个慢病病程中的一个短暂的、重要的区间,但大把大把的钞票投入这个区间后,如果不配合严格的冠心病二级预防,就犹如买了“王者归来中石油”:“一江春水向东流”——迟早,迟早要出本来可以预防的大问题的。 冠心病后的二级预防和康复——患病后的“亡羊补牢”,再狭窄、心梗、心衰、猝死的预防,是真正使患者长期接近健康生活、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回归工作的正确途径,但患者支架、搭桥、出院后,很多患者再也没有接受持续的随访、关爱,如同被抛弃。在这个信息爆炸但信息又严重不对称的年代,被一大堆“营养品”、非处方用药包围中的患者,事实上就只能在无助而又无助中消极而又消极地等待再狭窄、病情持续发展,直到下一次住院。 汽车有售后服务,有4S店, 我们的冠心病朋友呢?从售后服务这个角度看,真的连辆汽车都不如? ——我们的医疗产业链已经出了问题,出了严重问题:出院后,不到5%的冠心病患者,在坚持服用他汀类药物;不到10%的支架患者在坚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注意以下通俗加强版的ABCDEFG原则,对接受内科治疗、或介入治疗、或外科治疗后的冠心病朋友长期健康生存,回归象正常人一样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重要意义。 5个A: A:阿司匹林(A,Aspirin),其它抗血小板治疗(A,Anti-Platelet),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ACEI或ARB),抗心绞痛治疗(Anti-Angina Therapy),性生活(A,Activity of Sex) 第一个A,首推阿司匹林(A,Aspirin) 阿司匹林近代治疗学上的三大奇迹之一,是心血管病当代治疗的基石。 急性心梗发生后,及时嚼碎服用的300mg阿司匹林,加后续每天一次的75mg阿司匹林拯救的患者数量,大大超过溶栓治疗、也超过急诊冠脉介入支架治疗。 阿司匹林也是药物涂层支架植入后,预防要命的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最有力的措施。 (关于阿司匹林的详情,请朋友们关注下一篇文章“阿司匹林——无韵的温心,世纪之绝唱”) 第二个A,其它抗血小板治疗(A,Anti-Platelet) 主要是血小板ADP受体阻断剂,如氯吡格雷等。这类药,主要用于: 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在介入治疗前,600mg首剂负荷,后续150mg 或者75mg每天,与阿司匹林合用,可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再降低20%的心血管事件、再梗死和卒中事件。 介入治疗后,配合阿司匹林,防止支架、特别是药物涂层支架内的血栓形成——再梗死。 少部分对阿司匹林过敏或严重抵抗的患者,或阿司匹林引起胃肠道出血的患者,只能且必须用氯吡格雷这类抗血小板药物。 这类药比较阿司匹林贵得多,但为了在阿司匹林基础上另外多20%的得益,目前各国指南建议在介入治疗药物涂层支架后至少要用3-6个月。 第三个A,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ACEI;A, ARB) 这两大家族,是改善心功能、降血压的“王牌”药物。 在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征后,如无禁忌症,提倡尽早用药。他们通过防止心室重构、阻断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而对心功能提供强大保护——心功能,生活质量问题。 ACEI家族种类繁多,差别主要在一天两次或一次用药问题,如每天两次用药的卡托普利,并不贵。对5%的患者,ACEI可引起频繁的干咳,这种情况下,ARB是比较好的替代选择,ARB类药物的效果并不低于ACEI类,但价格高些。 第四个A:抗心绞痛治疗(Anti-Angina Therapy) 硝酸酯类制剂是缓解心绞痛的主要药物,可舌下含化或口服,也有喷雾剂、缓释剂和静脉制剂,使用方便。属对症治疗药物,总体上不延长患者寿命。 β-受体阻断剂也是一个重要的抗心绞痛药物,且延长患者寿命。 钙拮抗剂对变异型心绞痛的效果最好,但不延长患者寿命。 停用以上药物前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有一段时间的逐渐减量过渡期,以免骤然停药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进而出现严重问题。 第五个A,性活动(A,Activity of Sex) 关系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冠心病患者朋友花了那么多钱,药物、支架或塔桥,买的结果不是一天到晚悟着胸口、悟着支架、悟着伤口趟在床上,就此余生。治疗的目的,是回归自然,回归正常生活、工作。性生活是人生的重要活动之一,鼓励患者在解决残余缺血后,尽早回国自然和生活——性生活。介个,冠心病患者朋友得向著名的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学习:克林顿冠脉搭桥后,照样生龙活虎.......前提,一定是解决残余血后,经过心肺运动评估后。 (此重大话题,敬请关注以后的另一篇文章:“周鹏大夫与心血管病朋友谈性”)。 周鹏大夫简介 男,临床医学博士、哲学博士,留美博士后、研究员,北京和睦家医院心血管疾病专家,美国心脏协会会员,美国生理学会会员,美国心脏骤停基金会义务教员,美国科研协会会员。国际心电学会官方杂志Journal of Electrocardiology 和欧洲心脏协会官方杂志Cardiovascular Research等国际专业期刊的论文评阅人,美国Pubmed和Pubmed Central收录的国际英文专业期刊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esearch(JCDR)总编辑、美国华裔心脏协会(CNAHA)继续教育委员会主席。 自2007年以来,连续作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和共同作者24个科研成果被美国心脏协会(AHA)的科学年会接受并连续受邀做会议发言或成果交流。 20多年一线临床和科研经历,使以下从业观念深深植入我的内心: —— “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更多,是关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