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溆浦地|图说溆浦县城20年新变化

 qrwitu 2015-02-04


城北新区

2003年2月,溆浦县委、县政府和大汉集团在城建上实现了战略“握手”。大汉集团斥资2.7亿元,进驻溆浦城北新区进行开发,整体规划城北新区,修建从新火车站到汽车站1500多米长、52米宽的屈原大道以及二环路、张家湾路和夏家溪治理工程,征用与平整土地近1000亩,以品牌嫁接+地产转让合作模式在城北开发了大盛·兆隆花园、大盛·溆水明珠、大盛·机电灯饰城、大盛综合农贸市场、大盛建材市场等房地产开发项目。在城北新区的开发中高标准拉通屈原大道的基础上,紧靠道路两旁修建了“世纪商贸城”、“兆隆家俱城”、“建材灯饰城”等商贸中心和“兆隆花园”、“溆水明珠”等生活小区,使800亩新区在短短五年内变成了一座路街相连、民商相融、功能齐全的现代新城。

城西

溆浦用10年的时间,把城西废弃的铁路和破落的河岸变了一座新城。这座集商业、饮食、购物、集居、休闲的繁华城区,每当华灯初照,市民便在警予广场跳起了广场舞,人气旺盛,充满活力。


城西新城有着媒体赞誉的湖南西部最亮丽的小区。新城由三个组团组成,建筑从北至南逐步降低,既解决采光、通风等问题,又结合了景观。三个组团取太阳、月亮、星星之寓意,天时、地利、人和之态势,分别命名为太阳城、月亮湾和星星苑,整个住宅小区美丽、和谐、温馨。

河街

早在明清年代, 河街便成了溆浦交通和商业的中心. 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的杂货铺. 中药铺. 瓷器铺. 当铺以及绸布店, 显示出这个时期的繁荣与红火. 民国时期, 这里的金银首饰店. 铜匠铺. 铁匠铺彰示着溆浦小手工业作坊的雏形.

明代著名教育家. 哲学家王守仁途经溆浦见景生情, 欣然写下 “溆浦江边泊 云中其驿楼 滩声回树远 岸影落江流” .

现今, 溆浦古县城已经荡然无存, 唯有面目全非的河街诉说着往日的故事, 星星点点的残迹哀叹着远古的辉煌.

河街已成历史, 但它仍然深深地铭刻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火车站

溆浦火车站新迁时曾是一个荒山坡,旅客出站满脚是泥,溆浦斥资5000万元,拉通溆浦第一条屈原大道和迎宾西路。此后,这个“丁”字型路上的造城运动便一发不可收拾. 一位在上海工作多年的溆浦老乡,火车报站到溆浦但他硬是不敢下车,一直坐到怀化站后又才补票返回,因为溆浦城市的变化,让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三角坪

1972年5月,湘黔铁路建成通车,以县名命车站名,铁路从溆浦县城卢峰镇穿城而过,将县城一分为二。随着形势的发展,溆浦县府意识到火车站有限的地域已经严重地制约着经济发展。1998年5月,株(州)六(盘水)复线开工,按原设计方案,将在老线旁扩建一条新线,整个工程将占去县城面积2.8万平方米,迁移居民4200多户。工程建成后,将堵死溆浦县城发展的空间。县府抓住复线建设成为改善交通和城建的契机,主动承诺拿出2000万元支持铁路迁站改线,在县城郊外的荒山上择址建起了新车站。2002年迁站改线后的溆浦新火车站为溆浦扩容了3平方公里的城区面积。

西湖口码头

西湖口码头原称西湖官渡, 又叫商业码头. 从沅水逆流而上的货船都在此下货上岸, 投宿住店. 从溆浦运出的桐油. 药材等商品, 也都在此装船起锚. 一九四三年,陈遐龄倡修浮桥。一九四九年毁于洪水,李雄募捐复修。一九七O年, 溆浦大桥建成, 浮桥淘汰. 一九八五年, 城南兴盛,, 县政府顺乎民意, 于金秋重修.一九九九年六月, 改建钢制浮桥, 于新中国五十华诞竣工剪彩. 钢制浮桥, 宽五米, 长一百0八米. 采用游艇钢船浮撑, 钢梁木枋铺面, 金属亭阁镶配, 铁木椅凳为栏, 造型别致, 经久耐用, 集方便通行与美化环境于一体. 总耗资七十八万余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