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0年绍兴县农业工作思路
2015-02-04 | 阅:  转:  |  分享 
  
2010年绍兴县农业局工作思路

2010年是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农业工作,对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面胜利、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奠定良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要结合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等规划的实施,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探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有效途径。全省农业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编制实施新一轮农业发展规划为指导,抓好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建立“三位一体”农业公共服务体系,以点带面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对此,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的有关部署要求,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继续推进我县农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10年我县农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坚定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移做优城郊型现代农业”工作主题,突出“高效、生态、安全”移做优城郊型现代农业”工作主题,突出“高效、生态、安全”工作重点,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为突破口,全面实施设施农业、作重点,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为突破口,全面实施设施农业、效益农业、品牌农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农业、品牌农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与互动发展,全面提升我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与互动发展,全面提升我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我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核心竞争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农产品核心竞争能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力推动我县现代农业建设继续走在全省前列。设继续走在全省前列。总体目标是:农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以上;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粮食生产任务;设施农业较快发展,新增设施大棚面积1000亩以上(其中蔬菜700亩、花卉150亩、水产150亩),新建、扩建畜牧生态化规模养殖场4个,畜禽设施养殖比例达到90%,完成水产养殖塘标准化建设改造2700亩;农业产业化有新的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实现产销超100亿、利润3.8亿,比上年均增长12%,农产品自营出口76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2%,农产品专业市场交易额超25亿,比上年增长10%,农家乐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经营收入达到2.2亿元,比上年均增长20%;农业投入有较大增长,现代农业项目建设投资达到4亿元以上,其中设施农业投入2亿元。为此,我们要统筹兼顾,精心安排,集中力量,重点做好“三篇”文章、开展“三个年”活动。(一)抓重点破难点,着力做好“三篇”文章第一是做好突出稳粮增效,“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文章。第一是做好突出稳粮增效,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文章。粮食是基础性的战略产业,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发展粮食生产既是政治任务,又是经济需要,也是巩固农业地位的依托,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毫不松懈。要以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粮食功能区建设、高产创建活动、农作制度创新、种粮主体培育、粮食产业化经营为抓手,建设一批高产稳产良田,推广一批良种良法,培育一批新型粮食生产主体,发展一批粮食加工经营企业,促进生产规模化、全程机械化、服务社会化。启动2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建设2个并再启动2省级“千亩示范、万亩连片”粮食高产功能区,推广稻鸭共育、稻虾(稻花)轮作等农作新模式12.5万亩,推广各类新农机500台套,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以上。进一步落实政策稳面积,加强领导定责任,形成以规模型产粮镇为重点,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粮食专业合作社为主体,良种良法普及率较高、单产水平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的粮食产业发展新格局。

第二是做好“突出现代农业园区创建,提升设施农业档次”的文章。发展现代农业,关键是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积极实施主导产业功能区规划,加大区域布局调整力度,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强镇强村。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大力推进钢架大棚、标准渔塘和标准化畜禽舍建设,逐步提高大棚蔬菜、大棚花卉、设施渔业以及设施畜牧的生产比例。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科技化发展设施农业,大力引进先进、适用的农业生产装备和技术。加强与省农科院的院地合作,积极推进主导产业种子种苗工程建设,促进主导产业品种、品质结构优化和标准化生产管理,建设一批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园区),在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上取得成效。以点带面,不断拓展设施农业生产领域,扩大生产规模,逐步提升我县设施农业整体水平,推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

第三是做好“突出新型主体培育,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文章。农业产业化是一项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工作。要坚持用现代经营理念引领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家乐等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利用我县资金、技术、区位优势,加快构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积极实施蔬菜、畜禽、水产等主导产业精深加工项目,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发展,做强做大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力争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销利分别达到68亿、65亿和2.3亿,比上年均增长15%。规范提升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创建省级农家乐特色村(点)1个、市级2个,争创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服务业拓展。大力发展以本地资源和产业优势为依托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全面推进合作社“五化”建设,提高专业合作社规范化水平,新增合作组织10家以上,培育2-3家销售额超千万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以基地促龙头、龙头带基地的产业化发展格局。加强品牌建设,引导鼓励农业经营主体争创品牌,推进品牌整合,加强品牌经营,着力培育终端农产品的国家级和省级品牌。(二)强管理重服务,扎实开展“三个年”活动第一是“项目投入年”——抓项目投入,促农业转型升级。主要抓好二项工作:

一是加强农业项目建设。一是加强农业项目建设。项目是农业发展的载体。要像重视工业投入一样重视农业投入,像抓工业项目一样抓农业项目,像建设工业园区一样建设农业园区。紧紧抓住国家启动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我省启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有利时机,按照绍兴县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确定的“一园三带六区百村”空间布局要求,科学谋划,积极有效地做好项目对接、资金争取工作,制订出台农业项目管理办法。新的一年,要编制完成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划,采取先易后难、成熟先建的方式,合理安排园区建设进度,争取今年开好局起好步。先行启动绍兴县东部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建设;推进滨海水产养殖示范区、福全兰亭畜牧养殖示范区、漓渚湖塘柯岩花卉苗木种植示范区等主导产业示范区建设;重点抓好绿源水产、中泰生猪、强健白鸽、天鸿鹅业、绿味蔬菜、御茶村茶叶、东方百合种球、福景达生态养殖等特色农业精品园建设。要切实加强项目管理,规范项目建设程序,强化资金监管,切实提高项目绩效。

二是加强农业招商引资。坚持用工业招商的理念指导农业招商,像抓工业招商一样抓农业招商,把农业招商引资作为全局工作第一要务,作为夯实农业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和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加强项目调研,做好项目策划开发工作,完善农业项目库建设,编制和整合一批符合我县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明显的大型农业项目。采取“以外引外、以工带农”和“走出去、请进来”的招商方式,通过“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网上招商”等招商方法,广泛吸引社会各方资金参与投资我县农业产业开发。与此同时,加强政策研究,做好项目申报,积极开展对口争取。要紧盯国家投资,在资金争取上,做到“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务必搭上国家加快农村改革发展这班快车,为我县农业发展营造更大空间、注入新的活力。全县农业招商引资力争1亿元以上。

第二是“农业安全年”——抓生产安全,促农业可持续发展。主要抓好四项工作:

一是加强动植物疫情防控。要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摆在更加突一是加强动植物疫情防控。出的位置。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动物防疫规范化乡镇建设,认真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适时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演练,努力提高动物疫病的预警水平和应急处置水平。加强水生动物疫病监测防治工作,加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预测预报,认真开展重大植物疫病防控行动,确保动植物疫病防控安全。

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重大,社会高度关注。要进一步强化监管队伍建设,完善和落实监管责任制。深化农资信用体系,加快农资超市和放心店建设,推行农资产品准入备案制度;深化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切实提高农业投入品质量。扎实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全面推行农产品生产记录制度。健全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扩大准出管理覆盖面,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健全农产品质量监测网络,加快县农产品质检站建设,引导生产基地、农产品市场建立农产品质量动态监测点。继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暨执法年活动,加强农产品质量抽检和违法案件处置。抓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逐步推行认证农产品网络管理,力争无公害生产基地达到总生产面积的40%。

三是加强农机渔业安全监管。深入推进“平安农机”创建,认真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努力从源头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发生,争创省级平安镇1个、市级平安村10个;继续推进与公安、安监等部门的协作,深化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安全生产督查,提高农机安全监管能力,力争全年农机事故不突破市下达指标。进一步完善渔船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开展渔业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等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对渔民的安全知识培训教育,完善渔事纠纷调处机制,探索和建立防范渔业安全事故的长效机制,努力遏制重大渔业事故的发生。

四是加强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坚持推广农业资源节约型技术与推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相结合,推进农业节能减排。继续实施肥药减量增效控害工程、畜禽规模场生态化建设工程、农村生活污水沼气净化工程、农村生态能源应用工程,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病虫统防统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畜禽生态养殖和水产健康养殖,试行养殖准入制度。加强渔业资源保护,严格执行禁渔期制度,抓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和渔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形成农业节约发展、循环发展、环境友好发展新格局。完成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10个,肥药减量示范推广8万亩,清迁县城区河蚌面积1600亩,建设清洁能源应用示范村1个、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6个。

第三是“服务提升年”——抓服务提升,促各项工作落实。主要抓好四项工作:

一是抓《规划》的深化细化。我们要认真按照《绍兴县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和要求,抓紧编制全县蔬菜、畜牧、水产、花卉等涉农主导产业的专项规划,提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各镇街也要结合实际,加快编制各自区域内的农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措施。与此同时,要编制好现代农业综合区、主导产业示范区、特色农业精品园的建设规划。

二是抓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我们要切实抓好中央和地方政府二是抓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出台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全面落实,认真落实粮食、生猪、奶牛、农机购置、病虫害统防统治、渔业柴油等各类直接补贴政策以及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确保不走样、不变通、不缩水,真正把好事办好、让农民群众得实惠。在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扶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有关政策的同时,认真贯彻《绍兴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加紧制定重点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用地政策的实施细则,加快实施绍兴县农业生产配套设施用地管理制度,确保我县农业转型升级要素供给保障政策落实到位。三是抓农产品营销促销。

三是抓农产品营销促销。要建立健全农产品营销组织,着力培育市场营销主体,发展与农民建立稳定协作关系的农村经纪人、运销大户以及流通企业。积极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组织农业企业参加省农博会、上海农展会等各类展会,加强农民信箱“网上农博会”和“每日一助”等农产品供求信息服务,抓好县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建设,继续办好绍兴县优质农产品展销会,计划举办省首届渔博会。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鼓励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流通业态,畅通流通渠道,方便农产品跨区域流通。

四是抓为农服务平台建设。要进一步深化责任农技推广制度建设,组织实施好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建立健全“三位一体”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在现有基础上,强化县级、健全镇级、突破村级,夯实便捷高效的基层农技服务平台,提升农技推广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农(渔)业执法人员执法能力建设。继续实施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农业种养专业中专学历教育和农民素质提升培训工程,制定出台《农技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办法》,完成各类农业教育培训7800人次,其中现代农业技术培训3500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1500人、农业二三产业劳动力阳光工程培训1500人,全面提高农技人员为农服务本领和农民创业致富能力。创新为农服务方式,切实发挥“农民信箱”和“绍兴县数字农业”的信息查询、技术咨询、产销对接等服务功能,“科深化技入户”和“四联系”制度,促进为农服务多出实效。













































献花(0)
+1
(本文系私库前书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