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美术作品为什么昂贵艺术家们因金主的金钱资助而得以创作绘画。因此宗教、权力者以及富翁,三者便成为艺术的主宰者。

 看见就非常 2015-02-04

 针对“西方式的ART是什么”这个问题,直接回答会比较抽象,所以我想试着根据具体问题来回答。

    对此,很多人有疑问了,通常都会说:“就像铅笔、蒲公英和晨曦,有很多东西都比当代美术品廉价,却优雅美丽,为什么唯独当代美术品这么贵?”相信读者之中一定也会有不少人会这么想吧!我想把这个部分和什么是ART串联起来谈。

    如果我的说法有错,也希望能够集思广益,修正我的想法。不过即使我有错,我认为这也是一种武器。因为认知上的出入、因时制宜的解释、策划现场的创意与机动性,都是相当重要的。

    例如在幕府末期,日本有攘夷思想,就是赶走外国人,不让他们进入日本的想法。这个思想就现在看来是个错误,不过当时要打倒延续三百年的德川幕藩体制,缺了“攘夷思想”则无以成就,这也是个事实。我不是主张说谎也无所谓的人,只是有时候,历史是会由错误去带动的。

    回溯历史,我们现在常说的“ART”,大约是在19世纪出现的。当然在那之前,在18世纪就有像戈雅(Francisco Jose de Goya Y Lucientes,1746—1828)之类的知名艺术家。尽管这些人都有反政权之类的反体制思想,但仅就使用油画道具而言,他们付出的辛苦相当于在现在制作CG,不用说,钱一定是要花的。任何事都要花钱,艺术也不例外,所以,这些艺术家只好成为宫廷御用画家。

    因为当时还没有照片,因此宫廷或威尼斯等商业都市的有钱人,便不惜重金聘请艺术家画肖像。除此之外,宗教的装饰也占了相当重要的份额。不管是教会还是其他机构,总有巨额财富和绝对的财源。在这些钱财的推动下,艺术家们成为满足客户期望、创作超越性之美的工匠。达·芬奇也是其中之一。

    既然是美的工匠,制造相当于现代计算机媒体的工作自然也非他们莫属。换句话说,过去拥有金主的艺术家,为了一圆金主的梦想,他们可以说是有求必应。例如,日本软银有个“父亲系列”的广告,过去大概连这种广告都是艺术家在做的。

    荷兰的医疗团体为了请德拉克洛瓦(Eugene Delacroix,1798—1863)画肖像而资助他作画,若时代换成是现在,难保金主们不会要德拉克洛瓦做出自己的3D肖像或CG。在当时的背景下,艺术家们因金主的金钱资助而得以创作绘画。因此宗教、权力者以及富翁,三者便成为艺术的主宰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