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孩子攻击性太强,怎么办?
2015-02-04 | 阅:  转:  |  分享 
  
其实,儿童的攻击性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随着童年期的心理发展,这种攻击倾向逐渐转向社会性的目标,如征服外部环境,变成人心理中的积极成分,如坚忍性、毅力、意志品质等。但是,如果社会化过程中一些因素不配合,则容易固结成为不被社会赞许的冲动驱力,这种攻击性就是有害的。



对于儿童为什么会攻击性强,从心理学分析可能有三方面的因素影响:

其一



亲子关系模式与儿童的攻击性

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和教养方式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形成起重要作用。有些家长在孩子的行为不能合意时,就会打屁股、打耳光惩罚孩子。这其实就提供了一个攻击性行为的模仿原型,可以说变相地暗示孩子,当别人使你不满意时,可以拳脚相加。





因为儿童的很多行为是通过模仿来学习的,父母的行为方式,是他们最容易无意识进行学习和模仿的。所以,常靠体罚来约束攻击性行为的家长,孩子在家庭之外往往是强侵犯性的。不仅如此,当儿子长大到足以对抗父母的时候,这种攻击性就可能转向家庭内部。



另外,研究发现,喜欢攻击的儿童,家庭氛围很相似──家庭成员之间缺少温暖,很少表达积极情感,充斥着争吵、争夺控制。





“高压”家庭

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极少用鼓励等积极方式来控制孩子的行为,而只会选择高压性的策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高压环境出来的孩子,对惩罚极其抵制。他们用相应的强力手段反抗父母,重复家长要制止的行为。他们用这种方式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和关注。





非“高压”家庭

相反,在非高压家庭中的孩子,平时就经常得到积极、肯定的关心,他们的情绪稳定,能够用语言表达内心感受,很少攻击性。







其二

影视、网络游戏的行为示范作用

影视、网络游戏的行为示范,心理学称为“象征性模型示范作用”。孩子越小,这种象征性模型示范作用的影响就越强。



电视电影、网络及电子游戏等目前已成为最有影响力的传播媒介。因此家长要有意识地挑选适合孩子的内容让孩子看,让他们从小培养多种健康的兴趣爱好,也有利于抵御网络游戏的不良诱惑。





其三



儿童的社会交往是需要父母重视和引导的

父母要引导培养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学会和小朋友和谐相处,体验合作亲善行为带来的快乐,学会用语言表达内心情感。





这些都是有可能造成孩子的强烈的攻击性,看看孩子的问题是哪些因素所促成。若采取相应的措施后,多注意发现孩子的微小进步,及时给予反馈。
献花(0)
+1
(本文系扬帆起航892...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