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摆一摆古代那些名气很大的公主

 王哪儿蹽儿啊 2015-02-04


今天,小史就来八一八电视剧里常见的那些高贵冷艳的公主。


【晋阳公主】



楼主是个普通人,普通人那就免不了俗,第一个8的自然是楼主最喜欢的一位公主,晋阳公主~\\(≧▽≦)/~


晋阳公主,字明达,名兕子,粉丝一般爱唤她小兕子,也是历史上为数不多既留下名也留下字的的公主之一,虽然古代一般叫名,但楼主还是觉着叫明达更好听,可能是爱屋及乌的原因,就算兕子表字菜花,楼主说不定也能品出高贵味道来。


兕子是唐太宗李二最最最为喜爱的女儿,多加多少个最都不为过,真是李二爱到骨子里的女儿,对于这点各家粉应该都无异议吧?兕子是长孙皇后生的第3个女儿,由于长孙走的早,兕子从小被唐太宗带在身边亲自抚养。


其实不说别的光从封号上就能看出李二对这个女儿的爱,晋阳公主,可知晋阳乃是李唐龙兴之地,高祖李渊亦言:“朕起义晋阳,遂登皇极。” 李二亲历隋乱,起兵太原,晋阳对于他而言自然也有着特别的意义,将女儿封号晋阳,可见对爱女的重视。


贞观十年,兕子小屁孩不懂事的时候,长孙就离世了,痛失爱妻的李二悲恸之下决定亲自抚养妻子留下的一双幼小儿女。 正因为李二这一空前之举,史书上留下了令人瞩目的一抹温情:“晋王及晋阳公主,幼而偏孤,上亲加鞠养”。


长孙皇后去世之时,兕子太小,年幼还不明白母亲去世是怎么回事,虽然有父亲和兄长的朝夕相伴,但时间长了,兕子还是渐渐感觉到自己的生活与众不同,父亲固然疼爱她,但也无法代替母亲的爱,年仅五岁的晋阳开始思念起了母亲。唐太宗外出巡幸都会带上晋阳,每次经过皇后生前所游之地,便会告诉女儿,公主闻之,总是不胜哀泣。


唉,怪心疼的→▁→,晋阳小妈这么多,李二宁愿兕子缺少母爱也要亲自养着,同样李二也把她最亲的李治哥哥养成了恋母情节超严重的骚年。。。

兕子晋阳公主也是有史可考的唯一一位被皇帝亲自抚养的公主,看这待遇,啧啧


兕子从小长在李二跟前,父女感情非常深厚,互动也十分温情。李二是书法爱好者,自己也写得一手好字。耳濡目染之下,兕子对书法也很爱好,尤其是父亲最擅长地飞白。晋阳宫中常常临摹父亲的飞白体,久而久之写字时便有了李二的风格。将李二和晋阳公主的字出示大臣,大家都无法辨别。都到了真假难辨的地步,嚼着兕子应该蛮崇拜她的父亲李二的→▁→


晋阳性情温婉内敛,又是由李二亲自抚养,因此即便还是个孩子,就已能做到“未尝见喜愠色”。啥意思呢,也就是说兕子从小就是个御姐苗子,小孩子的时候就能跟她爹一样做到喜怒不形于色,小不点的时候那架势那气质就能唬人了,高贵范冷艳范人家同时就具备了好么凡人→▁→


当然高冷御姐喜怒不形于色只是她性格的一面,归根结底还是个孩子本性还是跟她妈妈一样是个善良的人。


兕子聪慧伶俐,年纪虽小却常常帮大臣解围。李二脾气臭,大臣有时会触怒他,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兕子便和她妈妈一样,总是慢慢地消掉父亲的怒气,再为挨训的人徐徐辩解。在女儿的劝慰之下,李二的怒气也消弥无踪。因此,“省中”大臣们多蒙兕子的恩惠,十分喜爱她,基本兕子集万千宠爱与一身,除了没妈,就是个人见人爱的菇凉


晋阳和晋王李治自幼被李二带在身边抚养,朝夕相处,兄妹俩感情自然深厚。随着年岁渐长,李治慢慢长大,有时要出宫办事,每次晋阳都要送到虔化门,然后依依不舍的哭泣道别。


贞观十六年,李治十四岁已是成人之年,尽管因为李二的宠爱,一直不曾出宫居住,[2但也要开始上朝参政了,而眼看着穿上朝服的哥哥要离开自己,晋阳公主舍不得放开哥哥的衣角,哽咽着对父亲说道:“哥哥现在也要和大臣们一样站班,不能再留在我们身边了吗?”唐太宗看到一双儿女如此惜别,顿时忍不住涕泪满面。


如无意外,公主的一生,原本应是这般,在父亲的疼爱兄长的呵护下成长,待到婷婷玉立再成就一段良缘。然而世事无常,身在富贵宠爱之中的晋阳公主,却在金钗年华,未及良人到来便病殁了。


失去了最心爱的女儿,唐太宗悲痛异常,连续一个多月都不能正常进食,每日要哭上几十回,哀伤无法抑制,身体急速消瘦,文武大臣见状非常担忧,纷纷进谏劝慰皇帝节哀。唐太宗对来劝勉的人叹道:“你们说的那些道理,其实我都明白。我也知道人死不能复生,再怎样的悲伤都与事无补,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控制不住这种悲伤啊。”如此失态的举止和言语,太宗深切念女之情昭然可见。


兕子12岁便香消玉殒,这是多少唐粉心里的痛,楼主也常常叹息心疼不已,很多人评价她最干净也最尊贵的公主,在很多唐粉眼里她的形象就是天使一般,去起点看唐初的穿越作品,大部分男作者对小兕子的着墨都很多,无一例外都把她的形象渲染到了极致,可见她在许多人心里的地位,曾无意看到一个男屌的评论是,如果他有机会穿越到那个时代一定要把兕子救活并且娶她为妻,%>_<%


也曾有人夸张的说过如果兕子不死,说不定武则天的那段历史也能改写,凭着兕子的天资,从小就知道维护大臣、喜怒不形于色的御姐性格以及从小在她爹膝盖上看着他批奏折长大的政治觉悟,长大也必定是位风华绝代的人儿,不说这些,单凭她在李治心里的地位,说不定李家皇族的悲惨史也会改写,也能和武则天一较高下,维护住她李家江山。


当然这只是假设,也许她就算不早逝也依旧改变不了什么,武则天依旧成功,想想她某位嫡亲姐姐的下场,说不定应该庆幸小天使的早逝,干净的来干净的去,早早和姐姐母亲团聚也不失为一个好的结局。


【高阳公主】



第二个要说的是李世民的另一女儿,现在影视剧都把高阳渲染成李二及其宠爱的女儿,但要说宠爱,公主受宠前几名绝对没这位的份儿,李世民早期最爱的公主是兕子的嫡亲大姐姐长乐公主李丽质,也是一个即留下名又留下字的公主,李二也是及其爱这位嫡长女,能给的都多给,可惜也是23岁就香消玉殒,好几位都活的不大,怀疑是不是有家族病史。


唐朝贵戚功臣和皇子、公主、嫔妃墓按礼制只能设一道石门。惟独长乐公主承恩特葬,墓室甬道内破格设三道石门,当然对比后期的晋阳的宠爱还是有所不及,或者说不同阶段的也不用作比较。


好吧,我跑偏了,要说的是高阳公主→▁→,要说宠爱程度高阳的受宠程度只能拍第二阶梯额,


第一阶梯是;晋阳、长乐、城阳、新城那几个嫡亲公主


第二阶梯;豫章、襄城,高阳也就这个水平吧


粉丝光说宠爱就不见实事,我觉着是个水货→▁→


当然高阳的名气大也不是主要因为李二的宠爱,是因为她自己本身,


被史书记了两笔,也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她的名声太---臭---了


楼主不是对她有偏见,因为影视剧的影响,高阳有很多粉,但你不能否则高阳名声确实臭,很叛逆,因为这性格会刷存在感,和李二脾气相投因此得到过李二不少的宠爱,当然这仅仅是对于前期的高阳,后期的高阳做了许多惹李二厌恶的事情,身为公主不给他长脸也就罢了简直丢尽了皇室的颜面,说多宠爱不还是一脚被李二同志踢了,如果换了晋阳,【呸呸呸】,无论这个女儿做了什么错事,李二绝对不会这么狠心,说到底还是不够爱高阳。


唐太宗有二十一位在世公主,高阳公主能得到唐太宗的另眼相待也有可能是经常得见天颜承欢膝下所致,同时也可能与李二脾气相投分不开。正史记载高阳公主有宠于太宗,深得太宗喜爱。于是约在高阳公主十二岁左右时候,由太宗许配下嫁于当时的开国名相房玄龄第二子房遗爱,算是太宗女中册封和出嫁较早的公主之一


高阳公主的生母是谁查不到了,但是多数人根据高阳公主的境遇认为庶出可能性最大。也有网友说是养在长孙身边的和豫章这个庶出养女一样,豫章本来就是嫔妃生的,妈妈早死,要不是因为从小被长孙养大,豫章也绝对会湮没在李二那21个闺女大军里→▁→


高阳失宠最主要的原因是与房遗直争嗣,才直接导致高阳公主在李二面前失宠。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这个时候御史又发现高阳公主和高僧辨机私情得到物证宝枕。唐太宗才知道高阳公主与和尚淫乱,于是震怒下旨赐死辩机,杀奴婢十余。在《资治通鉴》中故事更加完善丰满,赐死又改为腰斩。从宋朝仁宗以后,高阳公主和辨机的不伦之恋成为铁板钉钉的正史,也是高阳公主化为淫荡史料形象的开始。


这菇凉太叛逆,你说你嫁人了就和房2好好过呗,房2对她也不错都快百依百顺了,爸爸又宠爱,收敛下张扬的性格跟着房二好好安分点红红火火奔小康,(大雾)→▁→可她偏不,既跟人家房遗直争嗣还找男人搞婚外情,事业爱情两不误→▁→搞就搞,还找了一个特殊职业的秃头和尚,这家伙李二能不大怒,能不一脚踹飞你


此后,李二驾崩,新皇帝李治登基。史书中特别提及,高宗即位后,曾专程亲自拜访过高阳公主的府邸,意在怀柔。然而,永徽四年,史载高阳公主骄纵,擅自谋求罢黜房遗直的爵位而夺之,于是诬告房遗直对自己无礼,被长孙无忌彻查而诱发房遗爱参与荆王李元景谋反案发,房家遭受灭顶之灾,


高阳公主因与高僧辨机交往甚密败露,永徽四年皇室谋反案被赐死,新皇登基最忌讳的就是谋反你还偏偏卷进来,这不是茅坑里打灯笼么?


就因为和和尚私通,房家争嗣,以及李元景谋反案,高阳成为唐太宗诸位公主最有名的一位。


【柔福帝姬】



实话说这个还是受小说影响了,来8这个


先说帝姬这名号,当我第一次见到按字面上的意思理解成了皇帝的姬妾→▁→


改“公主”为“帝姬”。政和三年,因蔡京建议,宋廷仿照周代的“王姬”称号,逗比徽宗宣布一律称“公主”为“帝姬”。这一制度维持了十多年,直到南宋初才恢复旧制。帝姬这个称呼也只存在于徽宗这个朝代,当时就有人说帝姬这个称呼名号不祥,


帝姬,帝饥也,实在是不祥,事实证明徽宗也确实把这一窝闺女全坑了,成了历史上最悲催的一批公主。


柔福帝姬,逗比徽宗赵佶第二十个闺女,母懿肃贵妃王氏,花容月貌,本名赵多富,瞧这名字多富态,一听就知道父母必定是极有内涵的→▁→


小名嬛嬛,瞧这父母已臻化境的取名水平确定是嬛嬛,而不是环环?


逗比赵佶估计没啥别的爱好,除了爱好就是造人,繁殖能力不容小觑,生了闺女却没尽到当父亲的责任,靖康之耻那段历史我什么都不觉着可惜,一起都是赵佶活该自己作的,唯独可惜那批公主,天之骄女沦落到那般境地


《开封府状》载:“选纳妃嫔八十三人,王妃二十四人,帝姬、公主二十二人,人准金一千锭,得金一十三万四千锭,内帝妃五人倍益。


据《宋俘记》统计:宋徽宗的女儿有九人被编入浣衣院,其中包括五女赵瑚儿、七女赵巧云、十女赵娱娱、十四女赵佛保、十七女赵金珠、十八女赵金印、十九女赵赛月、二十女赵金姑、二十一女赵金玲,


宋徽宗在世的21名公主中,除死于刘家寺的保福帝姬、仁福帝姬和贤福帝姬3人外,富金帝姬被真珠大王强迫为妾、惠福帝姬被宝山大王聘为妾,剩下的16人中没入洗衣院的9人、遣送到各大营寨的6人、云中御寨者1人。


柔福的父亲赵佶,虽然将尊贵的地位带给她,却也将最深重的灾难带给了她。

赵佶的特长是春花秋月、书画琴词,光闺女就34个,对国家大事一窍不通。国家对于他来说,只是个予取予求的库房。他做皇帝的二十六年,几乎将赵宋王朝的家底都掏尽了。靖康之变时柔福帝姬17岁,还没嫁人就特么遭遇巨变,靖康之变后先为完颜宗望所得,北上时又为盖天大王完颜宗贤所占,且为千户国禄所占,入金后,为金太宗吴乞买所占,旬入洗衣院,瞧这遭遇可以爆粗口不?而后又为完颜宗贤带归,最后完颜宗贤将其嫁于徐还。


1130年逃回宋。


回到宋朝后过了几年好日子,1142年被宋高宗赵构生母韦氏指为假冒被赵构诛杀。


但《随园随笔》和《窃愤续录》认为韦氏在金国也归盖天大王完颜宗贤,正好和柔福帝姬共事一夫,回宋后为名声计杀柔福帝姬以灭口。


至于真假公主这是个千年悬案,楼主也不多做评价了


【镇国太平公主】



这个是真的大名鼎鼎了,太平公主,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妹妹,也是安定思公主的妹妹,生平极受父母兄长尤其是其母武则天的宠爱,权倾一时,


史书没有记载太平公主的名字,现有人根据《全唐文·代皇太子上食表》一文认为她的本名是李令月,但楼主觉着应该不是,应该是断句造成的误会,不过将错就错这个名字还真不错,不俗


太平公主出生年份尚无确切说法。根据她第一次结婚的时间和她的哥哥李旦出生的时间推定,她可能生于麟德二年前后,是李治和武则天的最后一名子女。


太平公主8岁时,以替已经去世的外祖母荣国夫人杨氏祈福为名,出家为女道士,太平一名,乃是她的道号。虽然号称出家,她却一直住在宫中。一直到吐蕃派使者前来求婚,点名要娶走太平公主。李治和武则天不想让爱女嫁到远方去,又不好直接拒绝吐蕃,便修建了太平观让她入住,正式出家,借口公主已经出家来避免和亲。


父亲是皇帝,母亲是皇帝,俩哥哥都是皇帝,侄子是皇帝,都说李显是六位帝皇丸,太平难道不是,全家都是皇帝,妈妈一个女人也能做皇帝,凭什么自己不能坐?在这样的家庭长大耳濡目染之下想做皇太女其实很正常。


太平公主约16岁时,下嫁唐高宗的嫡亲外甥,城阳公主的二儿子薛绍,显然太平对这段婚姻是很满意的,对这个丈夫也很满意,依照太平的性格婚姻期间难得的安分守己,并未有不轨事件传出。


但奈何天意弄人,幸福的婚姻没持续多久,因为薛顗参与唐宗室李冲的谋反,牵连到薛绍,但薛绍本人并没有参加这次谋反,是武则天觉得太平公主嫁错郎了。武则天下令将薛顗处死,薛绍杖责一百,饿死狱中。当时太平公主最小的儿子才刚满月,


载初元年,太平公主改嫁予武攸暨。武则天为了让太平公主嫁给武攸暨,而处死了武攸暨的妻子。这次婚姻被认为是武则天为了保护太平公主而采取的手段,武则天在太平公主第二次结婚的两个月后正式登基


武攸暨性格谨慎谦退,太平应该是不爱他的吧,在第二次婚姻期间,大肆包养男宠,与朝臣通奸,并曾将自己中意的男宠进献给母亲武则天,


太平稀罕权势,性格长相和她娘都很像,所以恨得武则天的宠,常与太平商议政事,但武则天生前从不让太平公主将她参与政事的事情外泄,


尽管太平事事不敢违逆母亲,但武李矛盾激化后,太平还是胳膊肘往里拐的向着李家的,毕竟这江山是她老李家的


之后的太平拥护她哥哥李显,诛杀二张,太平公主由于参与诛杀二张兄弟有功,而受封“镇国太平公主


李显复位之后,太平公主逐渐走到幕前,积极参与政治。她受到李显的尊重,李显曾特地下诏免她对皇太子李重俊、长宁公主等人行礼


韦后与安乐公主祸乱朝政,谁都不怕,就忌惮太平,


之后,李显被韦后与安乐公主毒死。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一起草拟遗诏,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


将李重茂拉下皇位,拥立相王李旦复位,是为唐睿宗。太平公主因此番功劳而晋封万户,为唐朝公主权势之顶峰。


由于太平公主的权势甚至超过了李旦皇帝,所以对她趋炎附势的人数不胜数。太平公主在日常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也处处模仿宫廷的排场。


李旦应该是真的爱这个妹妹的,试图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间寻求政治平衡,以避免伤害到任何一人。再后来就是太平和侄子李隆基的各种斗法,结果如何不言自明


太平这一生受家庭的影响太深,从小就是在权力的熏陶下长大,身边的主旋律就是争权夺利,看着母亲一步步成为女皇,看着皇权更迭,如果不走向权力的顶峰她就连最爱的人都保护不了,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丈夫被打死吧。


不管结局如何,太平这一生活的多姿多彩,足够后人瞻仰


【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有说中文名叫李雁儿,唐太宗李世民宗室女。汉族。吐蕃名甲木萨,她聪慧美丽,自幼受家庭熏陶,学习文化,知书达礼,并信仰佛教,


贞观8年的时候,松赞干布遣使出使唐朝,唐太宗遣行人冯德遐出使吐蕃。松赞干布得知突厥和吐谷浑都迎娶了唐朝公主为妃,你娶我娶大家娶,不能吃亏啊,便再次派人到唐朝,提出要娶一位唐朝公主,遭到唐太宗的拒绝。


小时候任性的认为她就是李世民的闺女,谁叫她是公主呢,后来长大之后才知道人家并不是皇帝的闺女,应该是李氏宗亲之女,到底是不是王爷的闺女谁知道,哪怕不姓李随便赐姓,皇帝封你个公主送出去当炮灰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由于松赞干布的威胁,贞观十五年,唐太宗将李氏封为文成公主,将文成公主下嫁颂赞,人嫁过去后松赞干布乐了,乐不可支地对部属说:“我族我父,从未有通婚上国的先例,我今天得到了大唐的公主为妻,实为有幸,我要为公主修筑一座华丽的宫殿,以留示后代。”并且登临欢庆的宝座,亲自为文成公主加冕、封作王后。


大家对文成公主并不陌生,课本都有的东西,


文成公主进藏带去“释迦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卷经典,各种金玉饰物”。又有多种烹饪食物,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卜筮经典300种,识别善恶的明鉴,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100种治病药方,医学论著4种,诊断法5种,医疗器械6种。还携带各种谷物和芜菁种子等


她带去的诗文、农书、佛经、史书、医典、历法等典籍,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汉藏人民的友好关系。她带来的金质释迦佛像,至今仍为藏族人民所崇拜。


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便是和亲情况的典范。在她的影响下,汉藏两族的友谊有了很大的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