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物之基因检测】技术突飞猛进,法规何去何从

 haosunzhe 2015-02-05

【导语】2014年,国家在基因检测领域使用了前所未有的强硬手段,发布了一纸“叫停令”。虽然“叫停令”的出发点是为了整顿乱象,目的是为了规范行业,促进行业更好地发展,但业内更多人还是倾向于认为这种简单的“一刀切”政策,会让整个产业受到过于严重的影响。


当无人驾驶汽车遇到无法避免事故的极端情况,是选择撞向左边人群还是撞向右边人群?

当政府针对恐怖因子的监控触碰到国民隐私的红线,是选择国家安全还是个人权利?

当检测出未出世的孩子由于基因缺陷可能患有先天疾病,该选择继续妊娠还是放弃?

新技术的产生通常伴随着各类问题,伦理道德、隐私、价格、管理问题,行业很容易在争议声中就此陷入混乱。而此时最应当发挥作用的政府和监管部门,却往往在面对一个全新的领域无从下手,只能相互观望,逐渐探索,相关规范和标准迟迟不能出台让市场更加混乱。近年来,生物产业的干细胞治疗、癌症治疗、免疫细胞治疗等新兴领域都或多或少地遭遇了这样的状况。

2014年,国家在基因检测领域使用了前所未有的强硬手段,发布了一纸“叫停令”。2014年2月9日,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国家卫计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临床使用基因测序相关产品和技术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在相关准入标准、管理规范出台以前,任何医疗机构不得开展基因测序临床应用;已经开展的,要立即停止。

所有公司业务停止

“公司业务全部停止,2个分公司、3个办事处全部撤回,损失了好几百万。”西安时代基因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时代基因”)市场部经理刘振华回忆起“叫停令”发布后的情况,这样向本刊记者描述,“当时的影响很严重,不仅是我们公司,整个行业这方面业务都停止了,全行业都在观望下一步的态势。”

波及范围如此之大,足见基因测序技术在基因检测领域的重要性。基因检测与基因测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基因检测是通过血液、其他体液或细胞对DNA进行检测的技术。基因测序是一种新型基因检测技术,能够从血液或唾液中分析测定基因全序列,预测罹患多种疾病的可能性,又叫基因谱测序。刘振华向本刊记者介绍:“基因检测是一个完整的产品,基因测序只是其中会用到的一种技术。但如果基因测序设备和技术不合法了,那么基因检测产品就一定也不合法了。”

基因测序诊断相关产品包括基因测序仪、相关诊断试剂和软件。CFDA在《通知》中指出,用于临床检测的基因测序仪、诊断软件产品,应按照《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的相关程序和要求申请注册;相关体外诊断试剂,可按照《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申请注册。上述产品申请审批注册,还需要先在医疗机构开展一定样本数的临床试验,以验证安全性和有效性。

另外,由于目前第一代基因测序技术(Sanger链终止法)水平已较为成熟,所以此次叫停主要针对的是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大规模平行测序)。主流的二代基因测序平台包括Illumina公司产的HisSeq系列、LifeTech公司产的Proton平台以及CG公司的测序平台,也正是华大基因、贝瑞和康、达安基因以及安诺优达等公司选择使用的平台。但是由于二代基因测序平台出来的时间比较短,还没有来得及报证,的确属于无证经营。

政策“一刀切”,争论“一边倒”

“叫停令”发布后,CFDA的相关负责人对叫停的原因做出了解释,称基因测序是基因检测领域的一项新技术,虽然速度快、成本低,但因未经过监管部门的系统评价、准入,尚存安全性、有效性风险。CFDA还透露,基因测序相关产品和技术已受到高度的重视,正在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论证。

虽然“叫停令”的出发点是为了整顿乱象,目的是为了规范行业,促进行业更好地发展,但业内更多人还是倾向于认为这种简单的“一刀切”政策,会让整个产业受到过于严重的影响。

目前,基因检测主要发挥着三大作用:一是疾病风险评估,如肿瘤基因检测、产前基因检测等;二是疾病诊断,如血友病、成骨不全症、失明、耳聋等;三是用药指导,如肺癌、乳腺癌等患者,在用某种靶向药物时,需要先做基因检测以便选择药物,提高疗效。可以看出,在产前检测和肿瘤治疗方面,基因检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时骤然“一刀切”,会对为数不少的孕妇和癌症患者产生直接影响。

谈及这个问题,刘振华引用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贺林的话来说明的自己观点。“国家对基因检测行业、基因测序技术出现的问题采取‘一刀切’的叫停整顿,在决策上是欠考虑的。因为这个问题不是一下子出来的,因此也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措施。另外,叫停整个行业也是不合适的,因为出现的乱象只是在行业中的个别领域。”刘振华说,“我特别赞同贺林院士的这些说法。”

另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也有相同论断。“有关部门是在履行行政职能部门的职责,但是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值得商榷。”饶子和说,“基因检测技术是自疫苗问世以来疾病预防领域最重要的科技突破,如能在全国推广,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出生缺陷和宫颈癌的发生率,甚至可以让这些疾病像天花和小儿麻痹症一样远离百姓生活。”他还提到,国际上基因组研究和基因检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一刀切”的措施可能会使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竞争中错失良机。

名为叫停,实为整顿

虽然同样对“叫停令”保留意见,但与争论不休的“旁观者”相比,开发基因检测产品的各家公司作为“当局者”,更多了一分理智,纷纷表示了对政策的理解,并积极进行了调整。

刘振华透露,其所在的时代基因针对“叫停令”迅速进行了调整,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调整产品开发的路线,尽可能使用现有的、已经合法的设备,按照国家的规定,调整产品开发的技术与思路,将一些政策上没有允许或者是政策上还是空白的,暂时先搁置,等待政策进一步明朗,再进行反应;另一方面再开发新的产品,新产品从源头、使用的设备、采用的工序、检测的位点、使用实验室、技术等全部都是明确合法的。“目前我们的新产品已经开发完成,不再受影响了。”刘振华说。

其他公司也从行动上对政策进行了积极响应。华大基因在《通知》下发后,表示其充分认同基因检测行业需要规范,坚决按照通知,配合所有合作机构暂停产前基因检测的临床应用,同时第一时间向CFDA递交了相关文件,推进相关检测技术、医疗器械和诊断试剂的注册工作;达安基因也表示,公司的相关产品(LifeTech公司的Proton)正在积极申报注册;也涉及到基因检测项目的慈铭体检则表示,其只是采集样本单位,外送第三方检验单位已经通过国家相关部门审批认证,但政策尚未明朗前,仍会暂缓该项目。

刘振华说:“与其说是‘叫停’,不如说是‘整顿’,因为以后一定还会放开。基因检测、大健康等概念虽然还比较新,但已经被写入了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产业领域若干意见》里。现在这些领域在慢慢地规范,这是个激浊扬清的好事。”

开展试点有望激活市场

“叫停令”发布后,贺林曾预测,这个问题在2014年年底有望在一些地区进行试点,如今看来一语成真。

实际上,在2014年7月2日,CFDA就发布了首次批准注册的第二代基因测序诊断产品,包括BGISEQ-1000基因测序仪、BGISEQ-100基因测序仪和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T13)检测试剂盒(联合探针锚定连接测序法)、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T13)检测试剂盒(半导体测序法)。这是两款基因测序仪、两款检测试剂盒,均为华大基因的产品。这些产品用于产前无创基因检测,为孕妇筛查胎儿唐氏综合征等先天性基因缺陷风险,避免新生儿出生缺陷。在后来的11月,达安基因也有二代基因测序诊断产品通过批准。但这两次通过审批的只是用于检查的医疗器械,产前无创基因检查这一技术尚未得到恢复。

终于,在业内公司的焦急期盼中,卫计委在2014年12月22日公布了第一批高通量测序技术临床应用试点单位,此前两家获得二代测序注册证的华大基因和达安基因再次入选,即将开展产前筛查与诊断专业试点。有消息称,已有多加单位接到入选通知。

从已公布的北京、广东等地区的试点单位名单中可以看出,这次入选的试点单位范围更广,不仅包括华大基因、达安基因、安诺优达等第三方检验机构,也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等专业医疗机构。卫计委还曾在《关于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应用试点单位申报工作的通知》提到,已经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且符合申报规定条件的医疗机构都可以申请试点。业内人士称,这说明卫计委在一定程度上放开了临床应用试点申报,只要是符合资质的单位,无论是医院还是独立第三方实验室均可申请。

北京市计算中心生物事业部经理陈禹保告诉本刊记者,其与北京市理化测试分析中心合作的相关项目,就正在申报试点。“我们计划推出的产品基于Illumina公司HIseq2000测序平台,提供了生物信息数据的上传、存储、下载、分析及可视化服务,并尤其注意了保障个人隐私信息的安全。”陈禹保说,“这次试点机会难得,我们目前正在抓紧工作,争取在近期对外推出。”(本刊记者 顾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