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胃镜时关键一步是什么?

 和和2002 2015-02-05

在近日南昌的消化病会上,我在与同道们交流时发现,胃镜检查的普及和例数远远大于发达国家。但是,做胃镜时行活检(拽米粒大小的组织到显微镜下检查,也叫病理检查)的例数则少的可怜,也就是说,做胃镜时,只是把管子伸到食管、胃、十二指肠看看,没有溃疡、肿瘤、返流等胃镜检查时用眼睛看得到的毛病就退出管子,告诉病人说:没毛病。就算胃镜做过了。

其实,胃镜检查时,在电脑上看到的是明显毛病的一些变化。如溃疡、肿瘤、返流等,这些不到所有胃镜检查的20%,多数在胃镜检查中没有发现上面提到的明显的毛病,这时,就需要夹取米粒大小的胃粘膜,送到病理科在显微镜下进一步检查,才能知道有无:萎缩、肠化、增生、上皮内瘤变、癌、幽门螺杆菌(Hp)、霉菌、淋巴瘤、炎症、结核、化生、异位等大多数胃的毛病。

可见,中国胃镜做了那么多多的例子,听起来庞大,其实,多数是“白做”了,没有达到该有的目的。

胃镜啊胃镜,从普及开始40年过去了,我们还是浮在表面上,得过且过,浮皮潦草。再一想,何止胃镜,有多少事项,本该做得出色创新的,在我们的手下白白浪费无声无息流失了。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