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星时最容易疏忽的几个导致失败的因素

 广平人 2015-02-05
寻星虽然无须拥有高深的卫视技术,但且是每位卫视发烧友或卫视工作者的必修之课。或许是因为本人的寻星历史较短.次数较少.熟练程度一般般的缘故,寻星中时常会碰到因为疏忽了某些因素而导致绕远路或寻星失败。以下谈谈这些因素:

一、寻星用的转发器下行参数已经更改失效或转发器功率严重下降。

本人使用的寻星下行参数都是记录在笔记本中,寻星时就是使用记录的下行参数数据,一般情况下很少去网上核对更新。也是因为这个疏忽,曾经有过两次使用已经失效的下行参数寻星,有过一次使用转发器功率已经严重下降的下行参数寻星,结果……。哈哈,可想而至。

寻星一般采用信号最强的那组转发器下行参数,建议多些关注该转发器发射功率与下行参数的更改变化,及时更新更换。

二、接收机原设置的本振与现用的高频头本振不符。

本人寻星一般习惯性C波采用5150M高频头,KU波采用11300M高频头, 接收机设置的本振也相对应而很少更改,寻星时特别容易疏忽接收机的设置本振。有一次寻星,也因为疏忽核查接收机的设置本振(前次寻星用11250M本振 KU头,接收机默认的本振还是11250M),用11300MKU头寻星,结果只会是浪费时间。

寻星使用的器材,建议最好采用固定的接收机与高频头等,尽可能不采用新机新头。固定器材寻星,一方面寻星过程出错机率减小,另一方面可精确显示不同时期的同一卫星场强。

三、高频头的极化反向或极化角偏离过大。

高频头的极化角,本人都是凭感觉粗定,待锁定信号后精调。曾经吃过PBI1800C头之苦,它的反极化刻度指示着实让我浪费了好多时间(PBI1800头极化刻度与其他C头正好相差90度,寻星时需相应旋转90度),首次使用就走上弯路。

采用陌生高频头寻星,建议先在对好星的锅上测试试用,等大概了解它的特点之后再作寻星之用途。另外,如果已较长时间不调星寻星,极化角凭感觉定位会失忆而偏离过大,特别是KU头,最好高频头与夹具之间作上相对应位置的记号。

四、所寻卫星信号接近接收机门限。

信号强度在接收机门限附近时寻星,寻星难度可能会成倍增加,大三角微偏就会失锁。这种选择只能用于挑战极限测试折腾,普通寻星最好莫去采用,强求也只会多费时间尔矣。

寻找陌生卫星前,建议先查阅场强,尽可能先选用较大锅去寻星,确定了解本地场强情况后再改换合理的较小锅收星寻星,盲目选用试寻星只会多走弯路。

五、日凌期间与雨衰期间寻星。

日凌期间莫寻星,不过有时也会疏忽忘却。雨衰一般大多有警告(下雨或天气不佳),但也会碰到晴天有雨衰(上行信号区间下雨之雨衰,下行除寻星点外其他区间下雨之雨衰,特别是低仰角卫星信号,因为它跨越大气层的路径较远)。

切记莫在日凌期间与雨衰期间去寻星,徒劳无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