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怎么办?

 木子a 2015-02-06

 

 

 

 

家教现场

李飞是家里的“老大”,自从出生以来什么也没有做过,因为一切事情都有父母给他料理,帮他解决。等到李飞上了初中,日常生活父母便不能随身照顾了,于是他不得不过起了独立生活。

等到衣服脏了,不能及时拿回家去洗,他就脱下来往盆子里一泡,学着人家洗了起来。可是别人的衣服都洗得干干净净的,自己的却弄得花里胡哨的,这一片那一片。裤子上体育课都弄破了,却还没有缝好,以至于再上体育课时凑活着穿。等到两周后回家,父母看到李飞的邋遢样子都快认不出来了,感到又心疼又难过。

专家分析

李飞自理能力差,不是李飞自己的原因,而是父母的过度溺爱造成的。现在大多数孩子是在父母的“温棚”里,因为受到娇宠而变得脆弱,缺乏独立性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与能力,直接导致自理能力差;再者一旦孩子没有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产生了气馁,便会一蹶不振,失去了面对事情的信心,造成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长此以往,孩子是不能够学会独立生存的,更别说成材了。

作为父母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应该从自身上找原因,是由于父母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到位:

一是由于父母对孩子过度娇惯,总是包办孩子的一切事情,使孩子没有机会学会一些自理的能力。

二是因为父母在对孩子自立的问题上总是批评多鼓励少。孩子自己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但是结果不能如愿,于是父母就会讥讽嘲笑、极力批评。甚至在孩子做错的时候总是批评,不会帮助孩子改正。

三是因为父母在培养孩子自理能力上总是半途而废。父母看到孩子差不多具备了一些自理能力就不注重继续培养了,直接造成孩子在某些方面总是懵懵然,不能发挥出应有的自理能力。

孩子能够自理是当孩子遇到事情,有能够独立的解决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在孩子的成长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孩子的自理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孩子成长的好坏,关系到孩子的未来。作为父母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的锻炼。

父母应该让孩子学会一些对孩子成长有用的最基本的自理能力,这样不仅能使孩子增长一些生活常识,还会让孩子在自理活动中感觉到成长的快乐。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独立生活,在人生道路上处理事情时游刃有余,自信的笑对未来。

解决妙方

父母在面对自理能力差的孩子时,就要试着找一些方法,来逐步地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得到一些锻炼,从而增强孩子的生存能力。

作为父母,就应该学会一些方法来改变孩子的自理能力差的现象:

(1)父母对孩子不能过分溺爱,更不能娇惯。孩子的自理能力差,直接原因是在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上。父母总是包办孩子的一切事情,不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时,父母就要让孩子接触到劳动上,当然包括孩子的事情要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孩子也是非常愿意去做的,因为父母给予孩子一些动手能力的机会,可以使孩子自己感觉到增长了最基本的生活技能,甚至培养了孩子的劳动精神。

(2)当孩子做分内事情的时候,父母要鼓励。孩子的自理能力是需要锻炼的。孩子在做自己分内事情的时候,内心总是充满了希望,想方设法要把事情顺利的完成。这个时候父母如果横加阻拦,就会不自觉地把孩子的自理念头打破了。孩子的欣喜一旦被埋没,就不会再产生对所做事情的兴趣。随着父母阻止的深入,孩子就不再对任何事情动手去做了。如果孩子形成了依赖的心理,什么事情都要父母去代劳了,就不会去自理了。因此说孩子分内的事情,父母就要放手让孩子去做。

(3) 父母要对孩子积极的自理少批评。在孩子做事情的时候,作为父母应该感到高兴,因为孩子开始学着自理了。对这种积极地动手能力要始终相信孩子的能力,不管结果怎样,孩子毕竟亲自去做了。即使最后孩子没有成功,也不能嘲笑讥讽,极力批评。因为孩子在积极的做事情的时候,是内心兴趣所致,这是好的一方面。父母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这种自理兴趣。

(4)父母不能“半途而废”,要始终在关注孩子的自理能力。作为父母认识到了自理能力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就一定要对孩子的自理能力的培养始终保持积极地态度,不能看到孩子差不多具备了就半途而废、草草了结。因为孩子的能力建设始终伴关系到其成长的好坏,伴随着孩子的终身成长。

 

摘自《搬开孩子人生路上的绊脚石》  成墨初  编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