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口骑楼老街一瞥

 pengxq书斋 2015-02-06

海口骑楼老街一瞥

(2009-06-22 10:55:22)
标签:

骑楼老街

名街

杂谈

分类: 寻迹访古

海口骑楼老街一瞥

 

    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于20087月启动。活动获得了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和各地城市的积极响应,共有200多条街区报名参评。最近公布了评选结果,入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有十条名街:北京国子监街、平遥南大街、哈尔滨中央大街、苏州平江路、黄山市屯溪老街、福州三坊七巷、青岛八大关、青州昭德古街、海口骑楼老街、拉萨八廓街。

海口骑楼老街名列“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喜讯传来,面对这个来之不易的荣耀,不少海南人不但没有感到开心自豪,反而感觉不以为然。听到各种议论,有的令人哭笑不得。比如下面这些对话

海口的骑楼老街?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在哪儿呢?

就是咱们经常去逛的德胜沙博爱路中山路那边呀!

那有什么好呀?建筑残破陈旧、街道脏乱拥挤。

是呀,这儿怎能跟北京的国子监街、哈尔滨中央大街相比?实在不可同日而语呀!

是呀,别说国子监街了,我看连拉萨的八廓街也比不上!八廓街起码还有浓郁的藏族风情。

按理说应该相信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他们是专家,难道也会看走眼?再不成是海口的官员用了什么特殊手段?

什么特殊手段?你说是障眼法?还是拿钱买牌子?不应该呀!

可不是嘛!不应该。也许是咱们有眼不识金镶玉?

不行不行,这个疑问得解决,咱们去看看!

于是不少有钱有闲的市民最近都跑去骑楼老街游览了。

我和云影妹妹也属于不以为然的那一类,于是相约安排了一次老街之行。

为了看到一个比较清静的老街,我们清晨五点多就起床,六点钟就驾车往老街赶了。一路上我跟云影说:“五月初去福州,莫郁姐姐带我和火石去看过三坊七巷。人家那评历史文化名街还差不多,不但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出过众多的历史文化名人,而且现在修复得也很到位。”云影说:“也许因为我们久居其间熟视无睹了?还真是墙里开花墙外香了。也许好好修复整理一下就能好很多。”

将我拍的一些照片贴出来,还有一些资料也抄在下面,来这里看到的朋友们也许能够有个评断吧!您看呢?

  

海口骑楼老街一瞥

海口骑楼老街一瞥

海口骑楼老街一瞥

海口骑楼老街一瞥

海口骑楼老街一瞥

柱廊式人行过道,用以避雨、遮阳。

海口骑楼老街一瞥

保护一棵树

海口骑楼老街一瞥

海口骑楼老街一瞥

 

海口骑楼老街一瞥

海口骑楼老街一瞥

海口骑楼老街一瞥

海口骑楼老街一瞥

海口骑楼老街一瞥

  

   海口骑楼老街资料

      * 海口骑楼老街以其唯一性、独特性,一路过关斩将,荣获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称号。国家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关于海口骑楼老街入选理由是:海口骑楼老街是现今国内骑楼建筑保留规模最大、保存基本完好、极富中西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街道两侧是近百年历史的充满南洋建筑风情的骑楼,串起了海口变迁的历史。

         晚清时期,《天津条约》签订,海口是当时全国十大对外开放的口岸之一,更是全岛对外开放的窗口,在南洋谋生的人开始回家乡投资建设。1849年,最早的骑楼在水巷口、博爱北路一带的四牌楼街区建成,这里之所以叫水巷口,是过去水域比现在宽,能把船直接开进来,整片骑楼街区就是从这里延伸开来,形成了规模。

骑楼沿街道两侧临街而建,下层部分做成柱廊式人行过道,用以避雨、遮阳、通行,楼层部分跨建在人行过道之上,每栋高二至四层,进深二三开间,在建筑美学上,楼的宽和高符合审美比例。骑楼的窗楣、柱子、墙面造型、腰线、阳台、栏杆、雕饰等体现了独特的风韵,墙体上的彩瓷花卉图案、女儿墙、骑楼、柱廊、敞廊是巴洛克风格,具有欧亚混合文化特征;人字形的屋顶覆盖青瓦,上面安放着吉祥物。建筑结构上,有中国古代传统式、西方建筑模式,还有南洋的建筑及装饰风格,并明显受到印度和阿拉伯建筑的影响;骑楼下的长廊贯通成排,行人逛街时可躲避风雨烈日,一边悠闲散步,一边从容地看货购物。

骑楼建筑历史文化街区是海口的特色,集中分布在龙华区和美兰区的中山路、得胜沙路、新华路、解放东路、博爱路、长堤路、新民路、振东街、大兴街等。柱廊相连,骑楼相依的建筑群占地面积约25000平方米,骑楼式建筑达200余座,中山路沿街两旁保留的骑楼样式最多,约有39座。

骑楼在创新的基础上,又不失海南民房实用的特点,内部楼层是传统的木板结构;骑楼的功能结构是前店后居式、或者是楼下店铺楼上住人式,一直沿用至今。走进骑楼之中,你会惊奇骑楼与骑楼之间几乎都是共用一堵墙,互相依傍、互相扶持,体现了琼籍华侨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爱国爱乡的历史传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