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说达摩

 pengxq书斋 2015-02-06

再说达摩

(2006-03-17 23:30:47)
分类: 禅意之花
        关于达摩的传说版本很多,但其中“一苇渡江”、“九年面壁”和“只履西归”的说法基本一致。既是传说,必然多有杜撰附会,但其中涵义却无不发人深省。佛家劝人隐忍向善,助人定力慧根,所以我一直非常喜欢那些充满智慧的佛教故事传说,有朋友说“那些传说有什麽可信度?”我则说:传说就是传说,没有必要像历史学家那样对每个细节进行考证,只要读了能够受益,便好。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以下图片均系转贴,是自己认为涵义比较贴切的。比如能找到的达摩渡江图很多,但有些根本不能体现达摩理念的真谛。有的甚至让达摩手捧经卷立于苇叶之上,全然忘了达摩主张的是明心见性,而不是持律说法。他曾为此与神光相左,自己又怎会将那“白的纸,黑的字”当作宝贝呢!所以那样的画我坚决不选。
 
达摩一苇渡江(故宫博物院陶瓷艺术品)
    达摩神闲气定,脚下状似莲花的水浪上可见一片苇叶。再说达摩
 
国画《达摩渡江图》
一支苇叶上的达摩回首而望,是否惦记着神光如何过江?
再说达摩
 
达摩一苇渡江
      这是与我前一篇(打落门牙和血吞的由来)不同的传说,并无无常鬼来索命。而是达摩受辱离开神光后,一个听讲经的人对神光说:"刚才那个人是印度高僧菩提达摩,他精通佛法,学识渊博。"神光听了,对自己刚才的不敬感到惭愧之极,立即追赶达摩,一心想要赔礼拜师。达摩在前边走,神光在后面追,一直追到长江岸。
      只见水域茫茫,既无桥也无船,人影也不见一个。如何过江呢?达摩十分焦急。突然看到岸边坐了个婆婆,身边有一捆苇草,好象也在等船过江。他上前恭敬地向老人施礼,说道:"老菩萨,我要过江,怎奈无船,请您老人家化棵芦苇给我。"
      老婆婆抬头端详达摩。见他两只突鼓的眼睛炯炯有神,满脸络腮胡子,卷曲盘旋,身材魁梧,举止坦然气度非凡。于是点头应允,随顺手抽出一根芦苇递给达摩。达摩双手接过芦苇,告谢而去。及至江边,他把芦苇放在江面上,只见一朵芦苇花,昂首高扬,五片芦叶,平展伸开,达摩双脚踏于芦苇之上,飘飘然渡过了长江。
      神光追及江边,看到达摩一苇渡江,就跑到老人面前,二话不说,抱起老人身边那捆芦苇扔到水中,跳上芦苇捆子也要飘过江去。岂料这捆芦苇不但不向前行,反而沉入水中。神光急忙涉水而出,带着浑身泥水,冲向老人责问:"你给他一根芦苇就渡过江,我拿了你一捆芦苇怎麽还过不去?"
      老婆婆从容不迫地答道:"他是化我的芦苇,助人有份;你是抢我的芦苇,物各有缘,无缘无故,岂能相助?"说罢即渺无踪迹,浩瀚的江面上空无一人。 神光自知又有失,惭叹不已。
      达摩过江以后,手持禅仗,信步而行,见山朝拜,遇寺坐禅,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到达了嵩山少林寺。
 
达摩面壁碑图(转贴)
      记得小时候见过这个画碑,好像是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当时对一头卷发、络腮胡子的达摩印象很深,曾经纳闷,怎麽叫一个外国和尚做了中国禅宗的祖师?
再说达摩
 
 
          
  达摩面壁九年
     在嵩山五乳峰中峰,离峰顶不远有一个天然石洞,高宽不过3米,长度约有6~7米。洞前有一块紧凑的小草坪,周围浓荫蔽日,不见天空。达摩来到少林寺,把这个天然石洞做为他修性坐禅的地方。他不说法,不持律,终日面壁盘膝静坐。双眼微闭,在"明心见性"上下功夫。入定后,石洞内静若无人,小鸟不知道这里有人,竟在达摩的肩膀上筑起了巢穴。
    "开定"后,达摩就站起来活动四肢,锻炼身体,饮水吃饭,然后继续坐禅。就这样,入定,开定,日复一日,从公元527年到536年,整整面壁了九年(或云十年)。当他离开石洞的时候,他坐禅面对的那块石头上,竞留下了一个达摩面壁姿态的形象,衣褶皱纹,隐约可见,宛如一幅淡色的水墨画像。人们把这块石头称为"达摩面壁影石"。直至今日,遗址犹存。
 
   关于神光拜达摩为师
  神光禅师翻山越岭来到嵩山少林寺,拜谒达摩祖师,要求开示,并请为入室弟子,达摩面壁静坐,不理不睬,神光于是在门外伫候,时值风雪漫天,过了很久,雪深及膝。达摩看他确实求法虔诚,才开口问他:你久立雪中,所求何事?
  神光道:惟愿和尚开甘露门,广度群品。
  达摩说: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尚不能至,汝公以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
   神光听此诲励,即以刀断臂在达摩座前。
  达摩说:诸佛求道为法忘形,你今断臂,求又何在?
  神光答道:弟子心未安,请祖师为我安心!
  达摩喝道:把心拿来,我为你安!
  神光愕然地说:我找不到心呀!
  达摩微笑说道:我已经为你将心安好了。
  神光于是豁然大悟。
 
 
达摩只履西归图碑
      碑图中的达摩已全然是个中国高僧了。但我实在找不到更合适的了。
再说达摩
 
    达摩只履西归
     传说达摩将衣钵法器传给慧可以后,便离开少林去禹门(今洛阳龙门),禅栖在干圣寺,于东魏孝静帝天平三年端坐而逝。他的尸骨按照佛教的礼仪装殓入棺,移葬在熊耳山,僧徒僧为他顶礼祭拜,皇帝群僚为之合十赞叹,后来还在河南省陕的定林寺内为他建造了一个墓塔,以作纪念。因此达摩之死为世所共知。
   东魏使臣宋云出使西域久而末归,对于达摩辞世一无所知。其后两年,宋云从西域返回洛京。途经葱岭的时候,迎见达摩一手拄着锡杖,一手掂着一只鞋子,身穿僧衣,赤着双脚,由东往西而来。
    宋云急忙上前问:"师父你往哪里去?"
    达摩回答说:"我往西天去。你回京以后,不要说见到了我,否则将有灾祸。”    
    宋云以为达摩给他说的是戏言,回京向皇帝复命交旨时,顺便提到了他途经葱岭遇见达摩老祖回西天的事。谁知话音未落,东魏孝静帝就发了火,斥宋云道:"人所共知,达摩死于禹门,葬于熊耳山,造塔定林寺,你怎么说在葱岭遇见了达摩,死人怎么复活?你分明是欺君罔上!”说罢便令待卫把宋云扭出殿外,五花大邦投入南监。
   事隔数日之后,孝静又将宋云传上殿,孝静帝问:"你在葱岭是否真的遇见达摩?你要如实说来。"
   宋云再次坚定地肯定见到了达摩。孝静帝听后半信半疑,感到实在难辩真假。大臣们也议论纷纷,有的说达摩去世是人所共知,哪有死人能还阳?宋云欺君,当依法处置。有的说宋云被关入监狱还如是说,也许是真的见了达摩祖师。为了弄清究竟,建议开棺验尸。
   孝静帝采纳了后者建议,派人将达摩穴挖开,撬开棺盖一看,里面果然没有尸骨,只有一只鞋子。宋云蒙受的不白之冤得到平反昭雪。
   现在少林寺碑廊内,还有一块《达摩只履西归》碑图。
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