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社会能源消费情况 据我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一直呈上升态势,2006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达到25.87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5.13%,增速为2006年以来的最高值。总体来看,我国一次能源消费增速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变化而变化,同时随着我国对于节能减排力度的加大,一次能源增速低于GDP增速。2012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已达到36.2亿吨标煤,比2011年增长4%。 图表1:2009-2013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同比增速及GDP增速(单位:亿吨标准煤、%)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全社会能源压力情况 (一)经济增长会导致能源消费需求大幅增长 虽然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已居世界第一位,但由于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活动水平有限,能源的消费水平还很低,今后,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费需求量还将大幅度增长。 按照中国长期的经济发展目标,2020年前经济将继续保持持续的高速增长,实现GDP总量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达到全面实现建立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这一目标,能源供应将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从目前人均GDP达到25000美元国家的能源消费水平来看,没有一个国家的人均能耗低于4吨标准油,假若2050年时中国的人口维持在15亿左右,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结构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等同于现在25000美元的国家状况,届时中国的能源消费量将达到60亿吨标准油,这一能源需求量约为目前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65%,为目前中国能源消费量的4.8倍,虽然这一简单的匡算不具科学性,这一情景也不可能发生(也没有条件发生),但它展示了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这就是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必将面临巨大的需求增长压力。 (二)石油、天然气资源匮乏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分布式能源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从国内能源资源的情况来看,虽然中国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但石油、天然气资源相对十分贫乏。2013年,中国的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6164.33亿立方米,是连续三年每年超过6000亿的年份,但探明总储量仍低于世界天然气探明总储量的2.0%。由于人口基数巨大,中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远比世界平均值要低,人均煤炭占有量仅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2,石油仅约1/10,天然气约1/20。从长期来看,国内能源供应将面临潜在的总量短缺,尤其是石油、天然气供应将面临结构性短缺,严重的话能源有可能再次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