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师傅推荐书第50期丨如何与自然相处

 真友书屋 2015-02-06

我们该如何与自然界相处?大抵我们更关心自身的存在。当自然界一天一天远去的时候,有多少人,还会那样细心的关注?自然与我们,从远古就相处,然而至今,我们未必找到正确的方式。一辑和自然有关的书,愿您有所启发。



《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

[] 丹尼尔·查莫维茨(Daniel Chamovitz) 著; 刘夙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几个世纪以来,我们不断惊异于植物的多样性和形态。著名生物学家丹尼尔·查莫维茨现在将在《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这本书中,对植物如何体验世界给以严谨而引人入胜的简介,包括它们所看到的颜色还是它们所遵守的时刻表。通过着重介绍遗传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作者带领我们走进植物的内在世界。《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难能可贵地对我们踏过的草丛、我们嗅过的花朵、我们爬过的树木给以深入关注,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和我们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极端植物笔记》

蒋蓝 著

出版社:海豚出版社


作者的想象力与语言的诗意性,让你享受在阅读中。作为一名散文实验者,蒋蓝已经走出很远。在他的散文里,找不到浮肿的浪漫主义,虚张声势的文化至上主义或者高歌猛进的英雄主义。他经常以自身的感官印象,作为他的写作题材,从自己渺小的个人经验里,透视出文字的蕴意。《极端植物笔记》,话题由植物开始,渐次展开,涉及的内容广博,收录了包括《一切的玫瑰》《尖叫的曼陀罗》《菩提树下》等20多篇文章。在众多的植物散文中,特别有不同的气质。



《植物学通信》

[] 卢梭(Rousseau) 著; 熊姣 译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我亲爱的朋友,你一定不要把植物学看得比它本身更重要,这是一门纯粹出于好奇的学问,除了一个热爱思考、心性敏感的人在对大自然和宇宙奥秘的观察中所得到的快乐之外,它别无现实的用处。卢梭《植物学通信》,几百年来感动了千千万万的植物爱好者,这部写于卢梭晚年的作品不是这位思想巨人的学术著作,而是一部通俗的植物学小品。也许,任何伟大的思想最终都是回归自然道义。我们实在没有理由因为追逐所谓的人生而漠视身边的自然。



《讨山记》

阿宝 著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成为农夫,是大多数摩登的城市人向往而没有勇气做的事情。但《讨山记》的作者阿宝,却真正地把与山林和平共存的理想付诸了实践,以愚公山的勇气,承包了一块山地,从举债、套袋,到杀虫、采果,从山上造房,到山下摆摊,从台风里压塌的帐篷,到大雨中狂奔的货车,每一步走来,都伴随着艰辛,孤独,迷惑,挣扎,有时甚至是生死关头的搏斗。而劳作之余,那些星光下的虫鸣清唱,朝霞里的鸟曲交响,梨花丛里朋友的歌声,雪山腰中情人的号角,充分道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



《怎样看到鹿:与自然相遇的50种方式 》

周玮 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怎样看到鹿:与自然相遇的50种方式》的主题在于反映一个博物爱好者的内心,以及她对自然的感受,在内容形式上,作者讲述观察自然的花鸟鱼虫的故事,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想。在框架上,则通过不同的地域来串联:佛农山——北京——里诺,最后以瓦尔登湖的朝圣结束。一个业余博物爱好者,一个生态关注者,就这样在不同地域文化之中穿梭往来,在陌生之地从一花一鸟开始熟悉,在常居之地则不断发掘身边惯常的地景,重新发现自然的美与乐趣。



《一平方英寸的寂静》

[] 戈登·汉普顿,约翰·葛洛斯曼 著; 陈雅云 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一平方英寸的寂静》承袭雷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的远见卓识,让我们注意到视为理所当然的美,并且敲响了迫在眉睫的环保警钟。曾获艾美奖的声音生态学家戈登·汉普顿发出警语,大自然的寂静是美国消失最快的资源,他的使命便是在这些抚慰心灵的地球声境因与日俱增的人为噪音而消失之前,完整地录制并保存这些丰富多样的声音。



《看不见的森林:林中自然笔记》

[] 戴维·乔治·哈斯凯尔 著; 熊姣 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看不见的森林:林中自然笔记》是一本森林观测笔记。在这本书里,一位生物学家以一年的时间为主线,在每次的观测中,为我们揭开藏森林一平方米地域里的秘密。在这本完全原创的书里,生物学家戴维以一小片森林作为整个自然界的缩影,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这片森林和居住其中的栖息者的生活状况。戴维在森林里漫步,梳理出各种以大自然为家的动植物间复杂而又微妙的关系,因此每一次寻访对于他来说,都象征着一个自然故事的缩影。而作者则像导游,带领大家探索存在于我们脚下或者藏在我们后院里的奇妙世界。



《台湾草木记》

凌拂 著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凌拂的《台湾草木记》透过典雅的隽永文笔,悉心地跟这些日日邂逅的友人诚摰对话。藉由文学情境,微妙点绘植物的生命。台湾山地间,40种最亲人的植物、40种最亲近植物的方法;细致的生态介绍;精致的草木图谱等。阅读此书,可以教人顿忘尘劳,豁然开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