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安徽桐城

 汉青的马甲 2015-02-06

一直想去安徽桐城看看。在中国文学史上曾有一著名的流派“桐城派”,据说史的人讲,桐城派在清朝很有些影响。俗话说“人杰地灵”,在我的脑海里,这里出了那许多人杰,那桐城一定是个非常“地灵”的地方。况且,历史上著名的“六尺巷”的故事也发生在桐城。

一个星期天,终于成行。我如愿来到了思慕已久的桐城。

根据导航指引,小心地穿行着熙熙攘攘的街道,我们来到“文庙”。

行前在百度上获知:桐城文庙为明清以来当地祭孔的礼制性建筑群,雄居县城中心,面临广场,正对繁华街区和平路,名人故居集中的老街三面环拥,如众星拱月。据《安庆府志》、《桐城县志》,文庙原在县城东郊外,始建于元延祐初年(公元1314年),元末毁于兵火。明洪武初移建于今址。后因屡遭兵火与风雨侵蚀,明清两代修葺19次。虽然迭经废兴,而今还其原貌,整修一新的文庙,仍然格局堂皇、古朴典雅文庙内设有桐城市博物馆,馆藏文物从新石器到宋瓷,从李公麟的画到方以智的书,从雍正御赐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的虎铜印到乾隆御题碧玉铭文板指,总计1245件,其中一级文物24件,二级文物125年,还有多件难得的稀世珍宝。

当导航告诉我们“文庙”已经到的时候,我却怎么也看不到一个庙,只有一个围挡着的工地。问周围的行人,被告知:这里就是文庙。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我这才知道,围挡的工地后面就是文庙,现在也不开放,正在修葺。

无语。细细看看,和百度上说的也不一样呀,什么“雄踞”县中心,以我之见,热闹的商业街已经让“文庙”低调的蹲在县中心的一隅。如今的商业化已经把古代文明打得落花流水,现在供奉着的古代文明或老祖宗的遗产又有多少是为了传承民族的优秀文化而不是为了给自己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了?!无语!

带着满腹的失望,我们去著名的“六尺巷”。

依然具百度的介绍:据《桐城县志》记载,清代(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吴家(一说方姓,一说叶姓)在宅基的问题上发生了争执,两家大院的宅地都是祖上的产业,时间久远了,本来六尺巷牌坊也叫仁义胡同,就是一笔糊涂账。想占便宜的人是不怕算糊涂账的,他们往往过分相信自己的铁算盘。两家的争执顿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肯相让一丝一毫。由于牵涉到宰相大人,官府和旁人都不愿沾惹是非,纠纷越闹越大,张家人只好把这件事告诉张英。家人飞书京城,让张英打招呼“摆平”吴家。张英大人阅过来信,只是释然一笑,旁边的人面面相觑,莫名其妙。只见张大人挥起大笔,一首诗一挥而就。诗曰:“千里传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交给来人,命快速带回老家。家里人一见书信回来,喜不自禁,以为张英一定有一个强硬的办法,或者有一条锦囊妙计,但家人看到的是一首打油诗,败兴得很。后来一合计,确实也只有“让”这惟一的办法,房地产是很可贵的家产,但争之不来,不如让三尺看看。于是立即动员将垣墙拆让三尺,大家交口称赞张英和他家人的旷达态度。他家宰相肚里能撑船,咱们也不能太落后。宰相一家的忍让行为,感动得邻居一家人热泪盈眶,全家一致同意也把围墙向后退三尺。两家人的争端很快平息了,两家之间,空了一条巷子,有六尺宽,有张家的一半,也有吴家的一半,于是两家的院墙之间有一条宽六尺的巷子。六尺巷由此而来。

桐城不大,六尺巷很快就到了。这是当代人重建的一条小巷子。灰色,不长,朴素,低调。我来回走了两遍,正好遇见学校放学,一群学生说说笑笑穿过小巷回家去。不知道天天走过小巷的这些孩子们会有什么特别的感受,这历史上著名的小巷对他们的成长经历会有如何的影响?

“这条几十丈长的巷子虽短,留给人们的思索却很长。”有人这样说。

参观六尺巷只花了很少的时间,我也没有思索很长,时间还很富裕,我们沿着桐城弯弯曲曲的背街小巷缓缓而行,小巷都不很宽,两边的院墙略显斑驳,大部分是石板路,行人很少,弥漫着祥和与恬静,低调,不张扬,或许是这种氛围产生了那许多文人?

时间还早,再去“文和园”看看吧。

“文和园”就是清代名臣张廷玉的墓地,张廷玉死的时候;乾隆皇帝遵世宗遗诏,为其配享太庙,赐祭葬,谥文和。

张廷玉(1672年10月29日-1755年5月19日),康熙进士,雍正朝保和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军机大臣,加少保衔,后加太保。

张廷玉是清代雍正的重臣,电视剧《康熙大帝》、《雍正王朝》、《甄嬛传》上都其身影。网上有很多介绍,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物,我就不多嘴了。

去“文和园”的山道象鸡肠子一样曲里拐弯,但路边风景却极美:两岸青山遮不住,一弯绿水汨汨来。缓缓行走了二十几分钟后,终于来到进入“文和园”的路口。

过一座“相国桥”再登上一段难走的山路就到了“文和园”了。张廷玉为人低调,他的墓园似乎也比较低调。曾经的波澜壮阔在这里已经化成一抔凄凄黄土,满目的荒草似乎诉说着历史的沧桑。此处游人甚少,十分安静是一个发思古之幽情的好地方。

短暂的停留后,我们离开了桐城。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桐城出了很多杰出的人才,是什么造就了这许多人才呢?我没有时间去了解桐城的过去,在这里现代和古老碰撞、交融,大街上熙熙攘攘,背街的小巷里却恬静祥和,是不是骨子里透出的朴实低调造就了这些人才,或者说是这些朴实低调的人才造就了桐城的独特氛围?

这就是我眼中的桐城。一个让我不想再去却也难以忘记的地方。

附一些文和园照片

  • 分享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