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的教育思想

 文野 2015-02-07


小编说:从二月份开始,每个月的第一周给大家分享一位教育家。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其教育思想主要有:


一、有教无类。“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认为人和人天生应该是相近的,个性差异主要是由于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造成的。在只有贵族才能接受教育的封建社会,这种思想是难能可贵的。孔子一生广办私学,弟子三千,其中大多数来自于平民家庭,如颜回、子路、曾参。孔子这种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做出了贡献。


二、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意思就是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的高深一些;而中等以下的,则没必要谈论高深的道理。因材施教,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依然适用,相反,在这个个性发展的时代,教育更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化,实施多样化的教育方式。


三、循循善诱。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就是不到学生想不出来了不去启发,不到他想讲而讲不明白时,我不开导他,举一而不能反三,我不再教诲他。除了这种启发教育,孔子还一直对学生实行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步步让学生学习领会。


四、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人,除了学习还要思考,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孔子一生非常重视学思结合,尤其重视思考。对于经过学习和思考都搞不清楚的,也不盲目相信,只是置而不论。学思结合,不管对于学生的学习,还是教师的教学,都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五、教学相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一生和弟子的关系是很融洽的,感情也非常深厚。他主张教学相长,不仅仅是人和人之间要互相学习,而是老师和学生也可以互相学习,来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在现代的教学实践中,尤其年轻教师,对此体会更深。很多年轻教师都是伴随着学生的学习而成长起来的。


六、学而不厌。“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些都体现了孔子主张终身学习的观点。正如我们现在讲的:活到老,学到老。孔子一生,非常好学,也异常勤奋,一直在研究学问,追求真知,所以,才给我们留下如此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自己赢得了“万世师表”的美誉。


编后语:孔子,圣人之师,一生所留下的智慧,绝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表达清楚的,这里我们只是择其部分精华以飨读者。祝愿孔子先生的圣人智慧能够源远流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