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怀旧你可懂

 红瓦屋图书馆 2015-02-07
大作家向小读者讲童年——
我的怀旧你可懂
2015年02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本报记者 吉祥
  “我们小时候……”
  长辈们喜欢用这样的开场白跟孩子们回忆童年,声音略带兴奋,脸上则满是神往。“接下去,他们会说他们小时候没有什么,他们小时候不敢怎样,他们小时候还能看见什么,他们小时候梦想什么……”出版人陈丰深谙讲故事之道,在策划“我们小时候”丛书时,她邀请了讲故事的高手——作家。在这套书里,张炜、阎连科、王安忆、苏童等一线作家放下身段,给小读者们讲述他们的童年。
  近两年,有多位知名作家出版了儿童文学作品,成为出版界一大现象。这些名作家们会向孩子们讲什么?文学界又如何看待这种“转型”?
有大自然当启蒙老师是一生的幸运
  著名作家张炜的童年是在胶东海边度过的。“描着花逗着虫,打着‘鬼子’唱着歌”,这些经历在今天的孩子看来已经十分遥远,却深深地刻在张炜的脑海里。如他本人在最近出版的散文随笔集《描花的日子》里说的那样,“这里记下的是四十多年前的小事,它们到现在还历历在目。虽然是‘小事’,但我现在回头去看,有时还会吓出一身冷汗。”
  在这本为孩子所写的小书里,张炜回忆了在胶东海边童年生活的点点滴滴。四十年前故乡的童年趣事、乡俗风情、奇闻逸事,信手拈来,故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景,生动鲜活。
  在《描花的日子》里,张炜用大量的篇幅回忆了童年在大自然里的趣事。他写海边的月光,“海边地场开阔,一望无际,什么也掩不住挡不住,它可以随意铺开,照得浑天浑地一片黄灿灿亮堂堂。”这么好的月光,自然不能在家憋着,夏天的时候,张炜和小伙伴就去海边找看渔铺的老人,月亮升起,喝高了的老人们在月光下讲一些鬼怪故事,“实在吓得受不了就钻到海里”。下雨天也有妙处,一场大雨退后,张炜和小伙伴们赶去沟渠、河汊里捉鱼,“弄得浑身污泥”。
  著名作家迟子建的童年是在大兴安岭度过的,她印象最深的是火炉。“那里一进入九月,大地的绿色植物就枯萎了,雪花会袅袅飘向山林、河流,漫长的冬天缓缓地拉开了帷幕。”迟子建在《会唱歌的火炉》一书里这样写道。冬天一到,火炉就被点燃了。“每当我从山里回来,听着柴火在火炉中噼噼啪啪地燃烧,都会有一股莫名的感动。我觉得,柴火燃烧的声音就是歌声,火炉会唱歌。”在迟子建的笔下,会唱歌的火炉使她懂得了生活的艰辛和朴素,懂得了劳动的快乐,懂得了温暖的获得是有代价的。“所以,我成年以后回忆少年时代的生活,火炉的影子就会悄然浮现。虽然现在我已经脱离了与火炉相伴的生活,但我不会忘记它,不会忘记它的歌声。它那温柔而富有激情的歌声,在我心中永远不会消逝。”
  著名作家毕飞宇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不定期开“桑树会议”,每个小孩子都在桑树上找个枝头坐下来,商量所谓的“重大决策”。他在苏北农村的幼时经历,被写进了《苏北少年“堂吉诃德”》。和现在的孩子相比,张炜、迟子建、毕飞宇们的童年在物质上很贫乏,但如毕飞宇在《苏北少年“堂吉诃德”》里说的那样:“如果你的启蒙老师是大自然,你的一生都将幸运。”
大自然与空闲已不属于现在的童年
  作为丛书策划,陈丰希望读者在翻看“我们小时候”丛书时,能够如同翻看一本本珍贵的童年老照片,“老照片已经泛黄,或者折了角,每一张照片讲述一个故事,折射一个时代”。
  陈丰相信,这些故事能够影响小读者。因为很少有人会记得小时候读过的应景课文,但大作家的往事回忆却能够深藏在脑海,典型的例子如朱自清父亲的背影、鲁迅童年的伙伴闰土、冰心的那盏小橘灯……
  “我们小时候”丛书责编孟凡明则将这套书视为一座桥。在他看来,这套书的定位就是大作家面向小读者,而更广泛的价值在于,让作家远去的童年和现在的童年产生互动。孟凡明说,这些作家的童年多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他们的童年与今日孩子们的童年完全不同。孩子们在阅读这些书的时候,会很自然地通过文字得到一种映照和对应,这对他们很有吸引力,也会带来很多启示。
  毕飞宇在《苏北少年“堂吉诃德”》的发布会上便透露,他写作此书属于陈丰布置的“命题作文”。他之所以应邀写作,是因为陈丰告诉他,他所生活的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乡村是现在的孩子无法想象的,如果不把那些故事作为范本留存下来,就没了,“让现在年轻人看看那个年代的童年和少年的生活,是有意义的”。
  在新书发布会上,毕飞宇说,现在的孩子无论拥有怎样的幸福,有两样东西是永远不会有了。“第一是跟大自然的亲近,别说城里的孩子了,即使是一个乡村孩子,也不能拥有我们那时候的大自然了,环境污染,跟我们的肌肤不可能那么近了。第二是再也没有我们小时候那么多的、无拘无束的空闲了。”
  为了给孩子们讲好自己的童年,作家在写作风格上也进行了重大调整,这种调整也有痛苦。动笔一周,毕飞宇甚至想过放弃,他不清楚如何给预设的小孩子讲故事,他在风格上也做了很大的调整,“脑子里面有孩子的影子在晃:比如篇幅短一点,有些理性色彩的部分点到即止,不能像以前那样一下子扎进去”。
  同样给人很大反差的还有著名作家阎连科,这个长期关注现实题材的作家,一直书写着中国的乡村。不过,让文学界惊讶的是,他在去年10月获得卡夫卡奖后,推出的第一部作品却是儿童文学作品《从田湖出发去找李白》。这本书也是“我们小时候”丛书第二辑的首部作品。
  在这本新作中,阎连科写了小时候发生在家乡田湖寨的故事,以孩子的眼光写了“文革”中的批斗与忆苦。这些经历在毕飞宇、张炜的笔下都有相似的记载,毕飞宇在书中提到自己很小的时候就被带上台,面对上千个大人喊政治口号,“但没有一句话是自己的”,“一直到1986年的9月9日,作为学生代表在母校扬州师院的教师节上发言,因为无法忍受老师们的吵嚷,说了句‘请老师们不要再交头接耳了’。”而张炜在《描花的日子》里则写了幼时听忆苦会的情景,“除了喊口号,还要不停哭……外祖母心疼我,总是让我多喝水。所以在忆苦会上,我到快散场时还能哭出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