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現代人的詩詞是很難進步的,推薦看古人的作品。(完整版)

 振波浪清 2015-02-07
 看現代人的詩詞是很難進步的,推薦看古人的作品。(完整版)

在2010/6/19 18:26:00,痴梦潇湘给您发送的消息!在2010/6/19 18:26:00,痴梦潇湘给您发送的消息! 消息标题:RW: 老师好

======在 2010/6/19 17:02:00 您来信中写道:======
以下是引用痴梦潇湘在2010/6/18 17:03:00的发言:

謝振波兄臨賞!雖然是第一次寫南京,但用鶯啼序這個詞牌子不是第一次。

老师好——在哪里?老师的全部此前作品,不论长短,快发给我拜读。我准备收藏起来,慢慢细细品读学习。


======================================
不必了,看現代人的詩詞是很難進步的,推薦看古人的作品。推薦看一下書籍:

 

格律詩:《全唐詩》中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李商隱幾人必看

 

小令:《花間集》《珠玉詞》(晏殊)《六一詞》(歐陽修)《小山詞》(晏幾道)《東坡詞》(蘇軾)《漱玉詞》(李清照)《斷腸詞》(朱淑真)《東山詞》(賀鑄)《淮海集》(秦觀)《張子野詞》(張先)《飲水詞》(納蘭容若)

 

長調:《樂章集》(柳永)《清真詞》(周邦彥)《梅溪詞》(史達祖)《夢窗詞》(吳文英)《草窗詞》(周密)《花外集》(王沂孙)《白石詞》(薑夔)《稼軒詞》(辛棄疾)《玉田詞》(張炎)

 

詩話:

《人間詞話》——主要弄明白“境界”及歷代詞人詞作的風格及水平高低

《隨園詩話》——學習“性靈說”,及詩詞有個性,有

《詞論》(李清照)

 

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但要作詩,三百首是遠遠不夠的,起碼要三萬首,癡夢讀過的肯定不止十萬首。讀過不一定要記住,碰到自己喜歡的,記下來或者用到自己詩里去最好了。

 

以振波兄現在的水平可以寫寫律詩,我知道振波喜歡對句,但用在絕句裏面實在不宜,也可以嘗試寫小令,長調暫時不必,等基本會律詩小令后,再學習長調,最後反過來寫小令律詩就感覺得心應手了。雖然開始寫小令肯定會四不像,但過一陣子就好了。

 

看今人詩詞是遠遠不夠的,今人的水平太濫,古人的也不能只看自己喜歡的一家,兼收并蓄才好,當然自己寫可以只有一種風格。

 

振波想看癡夢的詩詞,癡夢自然高興,但水平有限,怕誤人,還是建議看《隨園詩話》,癡夢的風格出自這一脈,需要一些天賦,這種有些人一學就會,有些人一輩子也學不會,振波兄看過這部書以後自然就明白癡夢的意思了。

 

另外看看山水畫,學習景物的選取,聽聽古曲,體會其中的韻律,詩詞特別是小令,絕不是按律就行了那麼簡單。

 
****************************************
****************************************

======痴梦潇湘在 2010/6/21 16:25:00 您来信中写道:======

======痴梦潇湘在 2010/6/21 16:25:00 您来信中写道:======

 

诗境有虚有实,然不以虚实而论真假,实者可为真,虚者亦可为真。

 

实者,眼前之境,现实之境也;虚者,梦幻之境,理想之境也

 

如诗境若全为实则索然无味,若全为虚则空洞无物,

 

情由实境而出,虚境由情而生,此所谓虚实相生,情境交融是也。

 

取景必有增减,减实而添虚是也,世之至实者,莫过于相机,至虚者,莫过于幻梦,然二者皆非画家笔法,惟虚实之间佳。

 

又虚境或为他日之境,或为他处之境,或为他人之境,皆出之于实境,诗家添之无迹,故极难区分,惟作者知之。

 

大约诗中“芳草”为实,“萋萋”为虚;“落梅”为实,“闻笛”为虚;“修竹”为实,“暮倚”为虚,此即虚实之法。

 

這是癡夢作詩填詞最深的一點體會了,在《瀟湘詩話》里有過,對意象的選取加工,謀篇佈局尤為重要,或許現在振波兄還不理解,以後自然會明白的,作文作詩作畫皆準。

 

另外振波兄不用反復地頂癡夢的帖子,沉下去就讓它沉下去,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振波兄也不用為謀篇作品的某些瑕疵而大費腦筋地去把它改好,沒必要,吸取經驗下次注意就行了,一般的立意那一刻,詩作的好壞就已經定下來了,能改的只是表面而已,就好像一個人長得丑,即使化了妝,也美不到哪去。


======================================

老师好

1.我从老师的至深的现身说法中,体会到的诗词理想境界是: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且有还无,回味无穷。

2.我目前是,先打好“格律思维”的基础,同时,尝试用“形象思维”的方法——是空间似的思维

3.老师的《瀟湘詩話》,发给我,让我看看好吗?

4.我喜欢的学习方法是:我的错题与老师批改的正确答案,并列收存,并随时温故而知新——感悟老师的思路与方法。


****************************************
****************************************
 
 

======痴梦潇湘在 2010/6/20 0:44:00 您来信中写道:======

======痴梦潇湘在 2010/6/20 0:44:00 您来信中写道:======

 

树下喧虫陪冷寺,

湖中寂月访寒娥。

斟霜入酒迎风酹,

和曲添词唱睡荷。

 

看到這首詩,癡夢頗感欣慰,振波兄學會有意識地融情入景了

 

在“寺”前著一“冷”字,在“月”前著一“寂”字,會用“寒娥”“霜”等虛景。但多詞看起來不自然,如“寂月”“斟霜”,不過也沒什麽大不了的,古詩詞看多了自然就清楚該怎麼修飾

 

這些詞在對聯里說得通,稍想一下就會明白,但詩與對聯是不同的,

 

對聯有其實用性,詩詞著重藝術性,就好像一般的木匠只要做出能用的傢具就行,而雕刻家要考慮的確是產生美感,兩者之間是有區別的,

 

所以癡夢一再強調拋開對聯的那一套,否則會被困死。


======================================
老师好

1.老师的细细评点,让我真的从心里感动。我正在尝试入门“并列对合法”,“承对合用法”,且较为熟悉此方法了。

2.我不怕摔跟斗,因为我认为:只有亲身经历过失败,才能真的感悟到其中的奥妙。

3.我尤其是喜欢:把我经历的错题、劣作与老师纠正后的佳作,收集在一起,经常回过头来复习、品味其中的精髓。这同样是我的一个很喜欢的学习方法。

4.我在坚信地等待老师的全部的长短诗词——全部发给我。


 
***********************************************************************
***********************************************************************
 
2008-06-11 19:23

不识水王真面目,只缘谜在谜层中<原创>

不识水王真面目,只缘谜在谜层中<原创>

  谁识水王真面目[原创]
桃花北去落飞红,梦外梅香灌月宫.
不识水王真面目,只缘谜在谜层中.

      谜面                   谜底
姓名---红日东升 手摘星辰 三潭印月          ...
乳名---三人同日去观花 金贝顶开三朵花         ...
笔名---振波浪清                    ...
性别---不是半边天                   ... 
年令---早晨八九点                   ...
民族---五帝夏商周秦<>,三国两晋南北朝        ...
籍贯---太行以东                    ...
现住---太行以西  理想境界              ...
单位---九州华夏红 站台在南面 一览众山小 帘卷西风寒 ...
职称---笔走龙蛇                    ...
兼职---战股擂金                    ...
爱好---泼水玩墨                    ...
身高---半年低点                    ... 
体重---八十少一点                   ...
血型---大公无私                    ...
文化---八斤                      ...     
五官---柳条眉杏核眼 樱桃小嘴瓜子脸          ...


*********************************


 

======“谁知我”在 2010/6/25 13:17:00 您来信中写道:======

    您好! 特邀请您光临“中国对联论坛”,设有格律诗词等版块。但愿您能喜欢,有空常来玩,有什么可直接与管理员联系哈,祝快乐!

    把论坛网址放在您电脑的收藏夹里,随时可打开。

中国对联论坛首页:http://zhongguoluntan./

“格律诗词版”:http://zhongguoluntan./thread-htm-fid-26.html

======================================

振波浪清答复:

我还是新手啊,我喜欢“中国对联论坛”。


**************************************************

======听韵孤峰在 2010/6/23 20:41:00 您来信中写道:======

我想让你做一个计划,可以考虑灌水,最好是转帖一些对诗词创作有用的题材、精典的赏析……你考虑一下。

我们每天帖子达到400,你有建议吗?

======================================

老师好:

老师电话里的四点要求,我明白了

1.尽量不要使用彩色字

2.找更多的朋友来棠香发发帖子

3.力争保证棠香每天的帖子总量大过400

4.转帖一些对诗词创作有用的题材、精典的赏析

我大力支持老师的工作。


**************************************************

在2010/6/24 14:48:00,桥旁溪浒给您发送的消息! 消息标题:RW: 老师好

======在 2010/6/23 22:23:00 您来信中写道:======

妙哉!上下联都是写“三国”的故事,切!学习了!但感觉“黄盖”可酌。

老师好

我常见到回帖中的“切”字,什么是“切”啊?是什么含义啊?盼老师指点我。

======================================

上下联主题统一。好!


 

*******************************************************

 

2010-11-12 10:36

我的建议

我的建议


1.



“一天所发主帖以一到三首(不超过三首)为宜”



能否改为:适当“一天所发主帖以三到八首(不超过八首)为宜”


---------当鼓励联友诗友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2.版主可否适当实行“值日或值周”分工又互补的目标责任制



3.版主可否适当实行“每日工作量”制度,并予以适当考核



4.版主可否适当实行“请假制度”



以上仅为个见,盼听韵孤峰老师多多斟酌


 ***********************************************

 

在2010/6/6 22:10:00,痴梦潇湘给您发送的消息! 消息标题:RW: 老师好

======在 2010/6/6 21:05:00 您来信中写道:======

我急需知道我错在哪里了

顿有花真扑面亲----真、亲二字同为十一真平水韵部,是不是同一韵部字,

只能用在韵脚里,但不准用在诗句的其他1.2.3.4.5.6.位置?

======================================

不在韻腳處用韻,稱之犯韻,有人提出應當避免。癡夢個人以為問題不大,只要讀起來順暢便可以不計較,但能避開最好,特別在每句之第三字以下,尤以第六字為最,如果不是疊韻,讀起來是不可能諧調的。癡夢指責的不是犯韻,而是一個更大的毛病,而是遣詞上的,“花真”一詞太僻或者說造詞之跡太明顯而不自然。 ******

不在韵脚处用韵,称之犯韵,有人提出应当避免。痴梦个人以为问题不大,只要读起来顺畅便可以不计较,但能避开最好,特别在每句之第三字以下,尤以第六字为最,如果不是叠韵,读起来是不可能谐调的。痴梦指责的不是犯韵,而是一个更大的毛病,而是遣词上的,“花真”一词太僻或者说造词之跡太明显而不自然。

 

****************************

原创]試析香菱的三首詠月詩-------痴梦潇湘--

 

原创]試析香菱的三首詠月詩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6/3 22:09:00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这是香菱的第一首诗,黛玉评曰:措词不雅,被缚住了。

当然比起现代人的文章要好多了。

不雅主要是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良宵何用烧银烛”等句,不像诗句。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褂冰盘。”看起来是雅了,不过犯了个更大的毛病,堆砌成诗,“翡翠楼”、“珍珠帘”“玉镜”“冰盘”华丽糜烂,似雅实俗。这首诗咏月非常直接,物境非常简单,就是说月挂中天,非常明亮,所以黛玉说香菱被缚住了。

吟诗与作画一样,画月时总不能就画个圆圈,咏月也不能总想着月亮,当从其他地方入手,以求烘云托月。

香菱第一次作诗就能到这种水平已经是非常好了,不知李杜的第一首诗会是怎样。

另外“良宵何用烧银烛”与乾隆的“泛舟何用烧银烛”相似,其时间前后笔者未考证,如果香菱的诗出现在后面,估计比“明月不识字,清风乱翻书”的罪名轻不了多少。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

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这是香菱的第二首诗,黛玉评曰:过于穿凿。这首诗比之第一首就好多了,至少没有“措词不雅”,有些还是非常好的,

如“梅花香欲染,柳带露初干”、“人迹”、“隔帘”,意境幽美,似离月而非离月,

学会了在“粉”前着一“残”,“霜”前着一“轻”,而且“轻霜抹玉栏”的“抹”字用得很好。

“玉盘”、“玉栏”虽然陈腐而且重了,但比第一首已经好多了。

问题在于这首诗有境无情,痴梦读了很多遍,仍然不知这首诗隐藏了什么情感,全诗似乎就是简单的物镜叠加。

咏月诗如果缺少了观月人的心境,物镜极好也只能算是穿凿了。

另外,正如宝钗所说,这首诗跑题了,不是吟月,却是咏月色了。月

与月色虽然差别不大,但须知律诗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诗的内容必须紧扣题目。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香菱的第三首诗写得非常之好,犹以“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为最,“一片砧敲”、“一片千里白”、“砧敲千里白”皆可,手法非常老练,

不像初学者能写出的,

曹雪芹将此联放进香菱的诗里,刻意拔高香菱有点太过。

较之前一首,尾联寄寓了香菱的情感,是一首对月思人的佳作。

清寒是月的一个基本特点,

三首诗里的写到,进步是非常明显的。

第一首是“夜色寒”,

第二首是“映窗寒”,

第三首是“魄自寒”,

都是寒却一个比一个传神。

同是月光,

第一首是“清光皎皎”“ 晴彩辉煌”,

第二首是“残粉”“轻霜”,

第三首是“千里白”,一个比一个新雅。

再看观月的人,

第一首是“诗人”、“野客”,

第二首是“梦醒西楼”的“隔帘”人,

第三首是“江上绿蓑”“楼头红袖”,唯第三首寓情。


 

**************************

 

以下是引用痴梦潇湘在2010/6/15 18:11:00的发言:

送夫

踏马千军清海路,——“青海路”不知何意?“千軍”與“漫野”重了。

征烟万里玉门关。——“征煙”不若“征塵”“寒煙”

兵袍漫野旌旗猛,——“猛”不若“卷”

不扫边顽誓不还。——不若“未掃邊頑切莫還”,題為“送夫”,自當以女子口吻寫,切題。

多谢老师多多指导,我改一下:

青海路——发兵的地点

七绝.送夫

踏马千军青海路,

寒烟万里玉门关。

兵袍撕血旌旗卷,

未扫边頑切莫还。

******************

附原己劣作:

七绝。送夫

踏马千军清海路,

征烟万里玉门关。

兵袍漫野旌旗猛,

不扫边敌誓不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15 20:10:04编辑过]

 *******************

以下是引用振波浪清在2010/6/21 15:41:00的发言:

多谢老师火眼金睛和指导,我改一下

七绝。思念

青苔伫影当年路,

瘦歌传声往日琴。

每望江中舟北去,

当能盼话送情心。

以下是引用痴梦潇湘在2010/6/21 17:13:00的发言:

改成“情心”更不通了。

以下是引用痴梦潇湘在2010/6/21 17:13:00的发言:

試用庚青韻改一下:

新苔已漫当年路,

舊曲難歌往日情。

凝望江中舟北去,

誰堪送话到娉婷。

老师的作品,清新流畅,诗中有画,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我的劣作,则是太拗嘴了

**********************

以下是引用痴梦潇湘在2010/6/21 17:35:00的发言:

試改:

七绝.赏月

满院霜花浮若梦,

穿帘竹語婉如琴。

取杯欲酹雲中月,

一劍淩風舞夜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21 17:39:46编辑过]

老师的作品,写活了整个诗,我收藏了

**********

七绝.赏月

满院霜花浮若梦,——大好

一帘竹影静如琴。——有風時,竹葉會有聲音

吟风把酒诗秋醉,——“末三字”不太明白——老师好,我的“诗”字,作动词用。

取剑推门舞夜林。——“推門”破壞意境

***********************

=痴梦潇湘在 2010/6/21 16:25:00 您来信中写道:======

诗境有虚有实,然不以虚实而论真假,实者可为真,虚者亦可为真。实者,眼前之境,现实之境也;虚者,梦幻之境,理想之境也。如诗境若全为实则索然无味,若全为虚则空洞无物,情由实境而出,虚境由情而生,此所谓虚实相生,情境交融是也。取景必有增减,减实而添虚是也,世之至实者,莫过于相机,至虚者,莫过于幻梦,然二者皆非画家笔法,惟虚实之间佳。又虚境或为他日之境,或为他处之境,或为他人之境,皆出之于实境,诗家添之无迹,故极难区分,惟作者知之。大约诗中“芳草”为实,“萋萋”为虚;“落梅”为实,“闻笛”为虚;“修竹”为实,“暮倚”为虚,此即虚实之法。

這是癡夢作詩填詞最深的一點體會了,在《瀟湘詩話》里有過,對意象的選取加工,謀篇佈局尤為重要,或許現在振波兄還不理解,以後自然會明白的,作文作詩作畫皆準。

另外振波兄不用反復地頂癡夢的帖子,沉下去就讓它沉下去,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振波兄也不用為謀篇作品的某些瑕疵而大費腦筋地去把它改好,沒必要,吸取經驗下次注意就行了,一般的立意那一刻,詩作的好壞就已經定下來了,能改的只是表面而已,

***************************

以下是引用痴梦潇湘在2010/6/19 23:56:00的发言:

树下喧虫陪冷寺,——“陪”字反而減弱了“寂”字的孤獨感,且不自然

湖中寂月访寒娥。——“寒”與“冷”重了,在對聯中無事,詩中乃大忌

斟霜入酒迎风酹,——“斟霜”生澀

和曲添词唱睡荷。

多谢老师指导,我改后如下

七绝——赏夜

一树虫喧孤月寺

湖光做作访霜娥

今宵有酒谁家醉

小曲清词唤睡荷

******

附:原我的劣作

七绝。步岸

树下喧虫陪冷寺,

湖中寂月访寒娥。

斟霜入酒迎风酹,

和曲添词唱睡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21 16:57:59编辑过]

********************************

======痴梦潇湘在 2010/6/21 14:47:00 您来信中写道:======

老师好

1.老师的细细评点和比喻,让我真的从心里感动。我正在尝试入门“并列对合法”,“承对合用法”,且较为熟悉此方法了。

======================================

并列对合法與承对合用法兩種方法太高級了,建議振波兄先不要學,或者說是學不會的,這裡面需要機緣,機緣到了,不學自通,刻意去學反而貌似神非,平添許多限制。癡夢從未學過這兩種方法,但有一次看梅花,突然吟成一絕“ 瑶池仙子下凡尘,来报人间第一春。万种风情疑醉酒,十分清瘦更宜人”,卻也是承對合用。學好“起承轉合”才是最重要的,不僅適用于絕句律詩,也適用于詞,其他雖然還有諸多方法,卻也是按實際情況而成的。

======================================

老师好

我的性格,就是喜欢转啃硬骨头,天下无难事,有志、有心、有悟事必成。

天下事难不倒我——前提是“喜欢”。

稍后,我发两个劣作

盼老师指导、敲打

***********************

以下是引用翩然一叶舟在2010/6/19 19:15:00的发言:

写得较为成功,差可飘红。建议“杀”改“拓”,“杀”字太俗且意不好,“拓”字寓意非常深,点明手段之高强,眼界之开阔,非他字可比。“高”字改“雄”,稳妥。“高”字俗且没有“高唐”这种说法,“雄”字有雄视天下之意,心胸之开阔也非他字可比。那么前面的“雄”字可以改为“轻”字,说明秦王建功立业举重若轻。标题也可改,就叫《题秦王李世民》这样最稳妥,说明你写的是没有当上皇帝之前的李世民,而不是当上唐太宗的李世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19 19:15:18编辑过]

多谢老师的指导,我改一下

七绝.《题秦王李世民》

轻挥马上长安剑,——“轻字用得好”。恰似:横扫千军如卷席

直拓边烟万里疆。——“拓”字用得好,恰似:气吞万里如虎

 ***************

 

听韵孤峰在 2010/6/23 20:41:00 您来信中写道:======

我想让你做一个计划,可以考虑灌水,最好是转帖一些对诗词创作有用的题材、精典的赏析……你考虑一下。

我们每天帖子达到400,你有建议吗?

======================================

老师好:

老师电话里的四点要求,我明白了

1.尽量不要使用彩色字

2.找更多的朋友来棠香发发帖子

3.力争保证棠香每天的帖子总量大过400

4.转帖一些对诗词创作有用的题材、精典的赏析

我大力支持老师的工作。

*********************

向老师多多学习——炼字功力。

 

 

 

 

附:

我的原劣作

七绝.人生之感

 

晨雨随风趟野去,
夕霞伴岭步云来。
时光莫怨秋空老,
真惜青春德志才。

 

注:真正的珍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25 20:56:25编辑过]

 

以下是引用振波浪清在2010/6/23 20:15:00的发言:

七绝.人生之感

 

晨雨随风趟野去,
夕霞伴岭步云来。——晨夕之間缺緊湊感,霞本身就是云
时光莫怨秋空老,——不若“韶光”
真惜青春德志才。——意思雖然明白,但太不自然

 

注:真正的珍惜

潇湘老师改得妙:

 

七绝.人生之感

 

晨雨方隨林野去,

夕陽又步嶺云來。

韶光莫怨秋空老,

珍惜青春煉志才。

 

**************************

======张勿言在 2010/6/25 23:46:00 您来信中写道:======

======================================

有人在版主之家点出“棠香”嘉宾满天飞(当然是说攻击过他的人)(某道人)

还说竟然长期招聘版主、嘉宾云云···后来首版将那帖子沉下了。最近,有

许多人给我打电话,要求做版主,我都没正面答应。因为,做斑竹是要对作品

进行详细评论的,评得好他没意见,评不好就会引来争议。  

-------------------------

问好!祝安!!

======================================

振波浪清回复:

我还是应做到——论坛的团结第一

******************************

 


以下是引用痴梦潇湘在2010/6/17 13:02:00的发言:

寫詩不一定要用《平水韻》,平水韻中有些韻部實在太窄,很容易被限住,試改一下:阿瞞沉師赤壁灣,——因為要為三四鋪墊一下,所以改了一下,兵敗的常用典故更有效果

漢王兵困白登前。——“漢高”雖然能猜出是誰,但漢語中沒這個詞,所以改成“漢王”

時空若許回流去,

收拾乾坤頃刻間。——癡夢在“河山”與“乾坤”之間徘徊了許久,不知振波喜歡哪個?

 

用韻雖然寬了,但沒有音韻不諧的感覺。“灣,前,間”是陰陽平互葉,讀起來口感好。

多谢老师的细细指导,我马上改一下

1.

阿瞒沉师赤壁湾,——因为要为三四铺垫一下,所以改了一下,兵败的常用典故更有效果

老师改后的第一句

与原第二句——行云流水般的引出了结转句与撞钟句,气势顿显非凡

 

收拾乾坤頃刻間。——癡夢在“河山”與“乾坤”之間徘徊了許久,不知振波喜歡哪個?

 

我喜欢“河山”——但是“山”又挤韵了,还是用“乾坤”妙

——羽扇纶巾,帷幄千里,决胜指掌间!

2.向老师多多学习。

 

七绝。读史新感

 

阿瞒沉师赤壁湾,——铺垫句

汉王兵困白登山。——顺承句

                                当年被兵困采凉山顶上,还是用“山”逼真

时空许可回流去,——突转句

收拾乾坤顷刻间!——羽扇纶巾,帷幄千里,决胜指掌间!

 

 

 

附我的原劣作:

 

七绝。读史新感

 

唐主军征青海地,

汉高兵困白登山。

时空若可回流去,

吾必前营指掌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17 14:28:00编辑过]

 

 ***************************

======痴梦潇湘在 2010/6/21 16:25:00 您来信中写道:======

诗境有虚有实,然不以虚实而论真假,实者可为真,虚者亦可为真。实者,眼前之境,现实之境也;虚者,梦幻之境,理想之境也。如诗境若全为实则索然无味,若全为虚则空洞无物,情由实境而出,虚境由情而生,此所谓虚实相生,情境交融是也。取景必有增减,减实而添虚是也,世之至实者,莫过于相机,至虚者,莫过于幻梦,然二者皆非画家笔法,惟虚实之间佳。又虚境或为他日之境,或为他处之境,或为他人之境,皆出之于实境,诗家添之无迹,故极难区分,惟作者知之。大约诗中“芳草”为实,“萋萋”为虚;“落梅”为实,“闻笛”为虚;“修竹”为实,“暮倚”为虚,此即虚实之法。

這是癡夢作詩填詞最深的一點體會了,在《瀟湘詩話》里有過,對意象的選取加工,謀篇佈局尤為重要,或許現在振波兄還不理解,以後自然會明白的,作文作詩作畫皆準。

另外振波兄不用反復地頂癡夢的帖子,沉下去就讓它沉下去,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振波兄也不用為謀篇作品的某些瑕疵而大費腦筋地去把它改好,沒必要,吸取經驗下次注意就行了,一般的立意那一刻,詩作的好壞就已經定下來了,能改的只是表面而已,

**************************

以下是引用痴梦潇湘在2010/6/19 23:56:00的发言:

树下喧虫陪冷寺,——“陪”字反而減弱了“寂”字的孤獨感,且不自然

湖中寂月访寒娥。——“寒”與“冷”重了,在對聯中無事,詩中乃大忌

斟霜入酒迎风酹,——“斟霜”生澀

和曲添词唱睡荷。

多谢老师指导,我改后如下

七绝——赏夜

一树虫喧孤月寺

湖光做作访霜娥

今宵有酒谁家醉

小曲清词唤睡荷

******

附:原我的劣作

七绝。步岸

树下喧虫陪冷寺,

湖中寂月访寒娥。

斟霜入酒迎风酹,

和曲添词唱睡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21 16:57:59编辑过]

 

***************************

======痴梦潇湘在 2010/6/21 14:47:00 您来信中写道:======

老师好

1.老师的细细评点和比喻,让我真的从心里感动。我正在尝试入门“并列对合法”,“承对合用法”,且较为熟悉此方法了。

======================================

并列对合法與承对合用法兩種方法太高級了,建議振波兄先不要學,或者說是學不會的,這裡面需要機緣,機緣到了,不學自通,刻意去學反而貌似神非,平添許多限制。癡夢從未學過這兩種方法,但有一次看梅花,突然吟成一絕“ 瑶池仙子下凡尘,来报人间第一春。万种风情疑醉酒,十分清瘦更宜人”,卻也是承對合用。學好“起承轉合”才是最重要的,不僅適用于絕句律詩,也適用于詞,其他雖然還有諸多方法,卻也是按實際情況而成的。

======================================

老师好

我的性格,就是喜欢转啃硬骨头,天下无难事,有志、有心、有悟事必成。

天下事难不倒我——前提是“喜欢”。

稍后,我发两个劣作

盼老师指导、敲打

***************************

以下是引用振波浪清在2010/6/21 15:41:00的发言:

多谢老师火眼金睛和指导,我改一下

七绝。思念

青苔伫影当年路,

瘦歌传声往日琴。

每望江中舟北去,

当能盼话送情心。

以下是引用痴梦潇湘在2010/6/21 17:13:00的发言:

改成“情心”更不通了。

以下是引用痴梦潇湘在2010/6/21 17:13:00的发言:

試用庚青韻改一下:

新苔已漫当年路,

舊曲難歌往日情。

凝望江中舟北去,

誰堪送话到娉婷。

老师的作品,清新流畅,诗中有画,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我的劣作,则是太拗嘴了

***************************

以下是引用痴梦潇湘在2010/6/21 17:35:00的发言:

試改:

七绝.赏月

满院霜花浮若梦,

穿帘竹語婉如琴。

取杯欲酹雲中月,

一劍淩風舞夜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21 17:39:46编辑过]

老师的作品,写活了整个诗,我收藏了

七绝.赏月

满院霜花浮若梦,——大好

一帘竹影静如琴。——有風時,竹葉會有聲音

吟风把酒诗秋醉,——“末三字”不太明白——老师好,我的“诗”字,作动词用。

取剑推门舞夜林。——“推門”破壞意境

****************************

向老师多多学习——炼字功力。

 

 

 

 

附:

我的原劣作

七绝.人生之感

 

晨雨随风趟野去,
夕霞伴岭步云来。
时光莫怨秋空老,
真惜青春德志才。

 

注:真正的珍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25 20:56:25编辑过]

 

以下是引用振波浪清在2010/6/23 20:15:00的发言:

七绝.人生之感

 

晨雨随风趟野去,
夕霞伴岭步云来。——晨夕之間缺緊湊感,霞本身就是云
时光莫怨秋空老,——不若“韶光”
真惜青春德志才。——意思雖然明白,但太不自然

 

注:真正的珍惜

潇湘老师改得妙:

 

七绝.人生之感

 

晨雨方隨林野去,

夕陽又步嶺云來。

韶光莫怨秋空老,

珍惜青春煉志才。

 

*************************

七绝_K730次列车过八达岭之感

十万峰崖扑列来,
通云铁道洞穿开.
双窗峻景前飞后,
远近游离逆画回.绝句中最重要的是三四两句
 
  【001哀悼玉树】玉树地震,悼念诗词读过数百,余以為佳者甚少。唯兰心吟《无题》一首妙绝,其尾联云“若能借我翻云手,拼死不开地狱门”,可谓力透纸背,不让鬚眉。

品读收获:人定胜天 人类一定会奔向自由王国的!

  【002朱门透寒】雨中独步客《鷓鴣天》结句云“醒来复对潇潇雨,深闭朱门尚透寒”,门隔风雨不隔寒,此笔看似轻描淡写,其孤寂之感深蕴其中,“寒”字伤透人心。

品读收获:如果用“凉”字,则逊味了。

博主回复:2010-11-25 11:37:51

十万峰崖扑列来,——“列”代“列车”是不允许的,且没必要,因为下句有“铁道”,不说也知道是列车。
通云铁道洞穿开.——“洞穿”与“列车”不同,两个字是同一个意思,一个就够了,两个反而啰嗦。
双窗峻景前飞后,——“前飞后”又是什么意思呢?
远近游离逆画回.——“逆画回”也不知什么意思?

试着改一个:
十万峰崖扑面来,
通云铁道洞岩开.
双窗峻景飞前后,
疑是游离入画回。

绝句中最重要的是三四两句,也就是“起承转合”中的转结。转句是非常关键的,要将前面的诗意给宕开或扭转,从而表达出更深层次的东西,因为诗的重点在言志。就这首诗而言,不足之处就在于转结没有新意,没有深层的人生境界或社会意义。当然对景物的赞美是人之常情,古来也不乏佳作,但关键是注入自己的个性色彩,有点别人没有的东西,言志也就成了一种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还有一种就是辞句上的修饰,不过要求有深厚的语言功力,比较难学。

痴梦潇湘2010-11-25 11:49:42 [举报]


若能借我翻云手,拼死不开地狱门。
奇特的想象,不是别人能想得到的,“拼死”也不是寻常女子能说的。一般人都会将重点放在如何将灾难写得凄惨,将自己的心情写得如何悲痛,读上几百首会让你感觉很累很假,但这首诗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寒”字和“凉”字没有区别,只是用韵的选择。那首词没炼过字却炼过意。

振波浪清2010-11-30 20:10:45 [举报]


十万峰崖扑列来,——“列”代“列车”是不允许的,且没必要,因为下句有“铁道”,不说也知道是列车。
通云铁道洞穿开.——“洞穿”与“列车”不同,两个字是同一个意思,一个就够了,两个反而啰嗦。
双窗峻景前飞后,——“前飞后”又是什么意思呢?
远近游离逆画回.——“逆画回”也不知什么意思?

试着改一个:
十万峰崖扑面来,
通云铁道洞岩开.
双窗峻景飞前后,
疑是游离入画回。

绝句中最重要的是三四两句,也就是“起承转合”中的转结。转句是非常关键的,要将前面的诗意给宕开或扭转,从而表达出更深层次的东西,因为诗的重点在言志。就这首诗而言,不足之处就在于转结没有新意,没有深层的人生境界或社会意义。当然对景物的赞美是人之常情,古来也不乏佳作,但关键是注入自己的个性色彩,有点别人没有的东西,言志也就成了一种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还有一种就是辞句上的修饰,不过要求有深厚的语言功力,比较难学。 
读了老师的细细点评,让我豁然开朗——
1.,——“列”代“列车”,的确令人产生歧义。
2..——“洞穿”,字意重复了。
3.,——“前飞后”又是什么意思呢?意是前景不断的后移。
4..——“逆画回”也不知什么意思?意是右窗远景,呈成逆时针运动。
5.——试着改一个:
十万峰崖扑面来,
通云铁道洞岩开.
双窗峻景飞前后,
疑是游离入画回。——老师评改后,其画面令人一目了然。
6.——绝句中最重要的是三四两句,也就是“起承转合”中的转结。转句是非常关键的,要将前面的诗意给宕开或扭转,从而表达出更深层次的东西,因为诗的重点在言志。就这首诗而言,不足之处就在于转结没有新意,没有深层的人生境界或社会意义。
令我开窍,我要牢牢地记住了,决心继续实践中领悟。

**************************
 

七绝_K730次列车过官厅水库之感

驰风铁列出千峦,

绿水平波又入看.

远望窗云车不动,

桥台近闪影飞欢.

博主回复:2010-12-07 16:39:08

驰风铁列出千峦,——“铁列”生造,“出”字不够贴切。

绿水平波又入看.——“绿水”“平波”之间有重复的地方,要用也不该两个词连用,须错开了才好。

远望窗云车不动,——转句有些意思了

桥台近闪影飞欢.——结句还是没有余味

 

 ***********************

 

七绝——车过居庸关之感

青龙铁路詹天佑,

万里长城秦始皇。

洞仰千年河汉后,

英雄隧道更风光!

博主回复:2010-12-03 16:16:15

这首诗词句上无可挑剔,格律也没问题,炼意还欠火候。

记得论坛有个诗友说过,诗写到无可挑剔,离成功也就只欠一步了。

 **************************

七绝_乘T103次列车过南京

星风夜枕向东征,

一梦潇湘出国朋.

岸北江南飞铁路,

晨痴秀雾找金陵.

注:内蕴老师的网名

博主回复:2010-12-09 10:51:58

谢谢了,不过这首诗不怎么好

 *****************

[原创]七绝_乘T103次直达列车去沪之感

一景山天两处情,

人民客列夜东行.

云中昨午离屏急,

沪上今晨入画城.

注:云中_府名。

博主回复:2010-12-09 10:49:11

三四句字面上工整了,但缺乏诗意。

 ********************************

七绝_K730次列车入京后之感

霞迎客列京西站,

取道公交过箭搂.

半日相思千里近,

家乡此刻月如钩!

我把试“铁列”改为“客列”了

博主回复:2010-12-09 10:47:27

改得很好,这首诗也很好,这首诗也很好

 *******************

五绝_习武

声随影打人,

剑舞乱霜尘.

汗落香留院,

窥窗月出神.

*****************

博主回复:2010-12-13 22:07:45

振波兄进步很大,无论是欣赏还是创作

************************

七绝_云中至申城之感

客列披沙离塞北,

长厢带雨过江南.

金陵不见潇湘月,

梦里痴寻影泛蓝.。

注:内蕴老师的网名

振波浪清2010-12-09 22:20:43 

七绝_京城至申城途经南京再感

飞驰一夜枕华东,

梦醒窗前赏绿风.

取笔吟诗忙稿纸,

金陵自古石图中.

韩偓的《香奩集》历来被人贬低,但李清照却非常喜爱这部诗集,《漱玉词》中很多名句都有《香奩集》的影子。《全唐诗》第683卷就是《香奩集》,振波兄有兴趣可以看一下。

好的,李清照是婉约派的领袖,李清照的风格我同样喜欢,我现正在品读李白的诗词中。且边品边做笔记,我计划先把全唐诗鉴赏品读后,再去品读全宋词鉴赏,说句实话,品读字句时,好像有立体感。

《漱玉词》《香奩集》我先收藏在我的百度里,细细品味其手法。

 ***********************

 

七绝_T103次列车出差上海

三厢卧铺枕书征,

十二时光沪取京.

出站身流如雨汗,

凉云笑却不随行.

博主回复:2010-12-09 22:06:59

起承欠佳,尤其第二句,几不可解,转结还行。

七绝_T103次列车出差上海

三厢卧铺枕书征,

十二时光沪取京.

出站身流如雨汗,

凉云笑却不随行.

博主回复:2010-12-09 22:06:59

起承欠佳,尤其第二句,几不可解,转结还行。

老师好,第二句——是指12个小时到上海

***************************

 

七绝_11时乘2号公交车

江川线枕银春路,

午日楼蒸夏朵园.

举足亲朋欢扑面,

花歪草困懒窥门!

博主回复:2010-12-13 22:08:50

今日发的这两首都开始在结句上用力了,很不错,读起来有余味。

**************************************** 

 

博主回复:2010-12-17 12:10:35

这两首立意都很好,只是语言有点直白,不适合绝句,却像乐府诗。我找两首给你看看,不妨仿照这个写,没有平仄格律,语言要朴实,没读过书的人都能听懂的那种,但内容必须丰富,两句换一韵,共十句左右:

养蚕词

东家西家罢来往,晴日深窗风雨响。

二眠蚕起食叶多,陌头桑树空枝柯。

新妇守箔女执筐,头发不梳一月忙。

三姑祭后今年好,满簇如云茧成早。

檐前缲车急作丝,又是夏税相催时。

打麦词

雉雏高飞夏风暖,行割黄云随手断。

疏茎短若牛尾垂,去冬无雪不相疑。

场头负归日色白,穗落连枷声拍拍。

呼儿打晒当及晴,雨来怕有飞蛾生。

卧驱鸟雀非爱惜,明年好收从尔食。

读后感:多谢老师细心指导。我同样认为,太口号化了。可见,理论需在实践中千锤百炼。

《养蚕词》《打麦词》,读起来朗朗上口,犹如山间溪水,清新明快,是一面旗帜。我先体悟其方法。

*****************************

不错,看出“次第”的用处来了,这类词有很多,但没有实际意义,能用的地方很多,有时有了好句子但不合律,把这些词添进去调整下就好了。还有就是这些词如果能对仗得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无可奈何”对“似曾相识”,流水对也少不了它们,痴梦以前的那首五绝依仗的也是“也”与“乎”的对仗效果。 

“次第”用的犹如感情的闸门——即从容理智,又迫不及待。

************************

痴梦潇湘 回复说: 2010-12-16 22:12:42 这首诗立意很好,用字尚不够精准,再就是一门心思地想面面俱到,却没达到应有的深度,绝句的容量终究是有限的,不该铺得这么开。

举目头昏峭壁楼,

环身尽见恶云游.——“恶”字下的猛了点,或者说太情绪化了

宽田日瘦良浜泣,——“宽”不到位,“瘦”又太人格化了

梦里嫦娥怯胜愁!——直接“不胜愁”就好了

前三句是一句一个角度,如此就成了并列结构,

而不是“起承转合”的递进结构,绝句固然没有固定的章法,但如此却使诗显得很散漫,不能引人入胜发人深思。

并列结构在律诗中是常见的,因为中间有两联对仗,一四两联可以起递进作用。 

多谢老师的精心指导,我下狠心,在实践中体悟用字的功夫。

*********************

七绝_小区访谈之感

八十平方百万元,

工薪不敌价飞翻.

勒腰忍嘴追房价,

百姓何时笑语奔!

七绝_买房不住何意也

三厅五室疯千万,

忍恨蜘臣日夜图.

空壳新书羞挤柜,

当怜字墨眼无珠!

注:我用"臣",不用"尘",当察寓意也.

博主回复:2010-12-17 12:10:35

这两首立意都很好,只是语言有点直白,不适合绝句,却像乐府诗。

我找两首给你看看,不妨仿照这个写,没有平仄格律,语言要朴实,没读过书的人都能听懂的那种,但内容必须丰富,两句换一韵,共十句左右:

养蚕词

东家西家罢来往,晴日深窗风雨响。

二眠蚕起食叶多,陌头桑树空枝柯。

新妇守箔女执筐,头发不梳一月忙。

三姑祭后今年好,满簇如云茧成早。

檐前缲车急作丝,又是夏税相催时。

打麦词

雉雏高飞夏风暖,行割黄云随手断。

疏茎短若牛尾垂,去冬无雪不相疑。

场头负归日色白,穗落连枷声拍拍。

呼儿打晒当及晴,雨来怕有飞蛾生。

卧驱鸟雀非爱惜,明年好收从尔食。

**********************************

七绝_观房另感

举目头昏峭壁楼,

环身尽见恶云游.

宽田日瘦良浜泣,

梦里嫦娥怯胜愁!

博主回复:2010-12-16 22:12:42

这首诗立意很好,用字尚不够精准,再就是一门心思地想面面俱到,却没达到应有的深度,绝句的容量终究是有限的,不该铺得这么开。

举目头昏峭壁楼,

环身尽见恶云游.——“恶”字下的猛了点,或者说太情绪化了

宽田日瘦良浜泣,——“宽”不到位,“瘦”又太人格化了

梦里嫦娥怯胜愁!——直接“不胜愁”就好了

前三句是一句一个角度,如此就成了并列结构,而不是“起承转合”的递进结构,绝句固然没有固定的章法,但如此却使诗显得很散漫,不能引人入胜发人深思。并列结构在律诗中是常见的,因为中间有两联对仗,一四两联可以起递进作用。

*************************

博主回复:2010-12-17 19:22:02

振波兄学诗有点急躁了,对炼字还是一知半解,如此下去可不好。现阶段主要还是学习如何在格律的限制下表达自己的意思,甚至在不考虑格律的情况下构思,而不是一心地去追求辞藻,就诗词而言,立意是主要的,有了诗意然后考虑怎么让读者了解你,辞藻的修饰是最后的工作,不可本末倒置。再韦应物这首诗,“生”字好,因为自然,若用其他字则不能表达这种意思,或者有斧痕。用字达意第一,灵动第二,新奇第三,不可倒置。

我的体会:多谢老师提醒,我险些进入空洞华丽辞藻的思维里!

我已经把“用字达意第一,灵动第二,新奇第三,不可倒置。”用大大的字体,放在我的写字台的玻璃板下面了,我要一日用“心”来三体会实践之!

******************************

同样“一枝春雪冻梅花”也不是说辞藻有多美,而是要用心去体悟。但你看到一枝漂亮的梅花,上面还有冰冻的春雪,那将是什么感觉?是喜欢、是怜惜、是敬佩、想凑上去闻一闻、想折下来又缩手缩脚,亦或是什么感觉都有,词人想告诉读者的就是,他见到那个女孩时就是这种微妙的感觉。

我的体会:这句诗的含义,原来是触景生情啊,我才恍然大悟。先是意境美,然后才是修辞美。我记住了。继续在实践里体悟这一手法。

 

**********************

痴梦潇湘 回复说: 2010-12-17 19:46:16 

还是那句话,这几首诗的好处都不在炼字,而在炼意,说白了就是有意境。试身临其境地想一下,在一个春天,你离开了家,去了很远的一个地方。这天你感觉懒懒的不想动,于是拿起书画看了一会儿,还是没劲,于是卷起了画,向窗户望去,外面只有燕子飞来飞去,却静静的一个人也没有,你的思乡之情更浓了。突然你发现窗台上的花随风飘落,一片一片的,轻轻柔柔的,于是你瞬间明白了什么,却又说不清楚,然后写下了这首词。我这么说不知振波兄是否明白了些,境界这东西真的很难说清楚,如同参禅一样,要把心拿出来与万物接触,才能领悟。同样“一枝春雪冻梅花”也不是说辞藻有多美,而是要用心去体悟。

但你看到一枝漂亮的梅花,上面还有冰冻的春雪,那将是什么感觉?

是喜欢、是怜惜、是敬佩、想凑上去闻一闻、想折下来又缩手缩脚,亦或是什么感觉都有,词人想告诉读者的就是,他见到那个女孩时就是这种微妙的感觉。 

我的体会:

花随风飘落,那一片一片的,轻轻柔柔的,

是远方亲人的思念音讯?还是眼前是人的思念心情?

令读者,犹如进入了作者一样的思恋时空里,多么美妙的境界啊。

我得好好学学以物寓情的手法。

*****************************

 

【069雨脚吞山】吴申李诗云:“潮头高卷岸,雨脚半吞山。”吴可评曰“头不能卷,脚不能吞,当改“卷”作“出”字,“吞”作“倚”字,便觉意脉联属”,余大觉此论荒谬,眼望浮云亦云“卷岸是潮而非头,吞山是雨而非脚”,余虽明此理,却难说得如此明白。

读后感:潮头云边问,雨脚踩山来。

【070生行之争】韦应物名篇《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杨慎评曰起句用“行”字胜过“生”字十倍,

余以為此论误矣。既用“独怜”则必有人,至於其行立自由读者去想,何必再使一“行”字画蛇添足哉?“生”字音高而平,“鸣”字乃中升之音,正是韵之美者,“行”字亦是中升之音,且与“鸣”音相近,二韵相邻,便使音韵不谐,读之无起伏之感。

读后感:“生”字改为“争”字如何?反正我喜欢用这个“争”字。

博主回复:2010-12-17 19:22:02

振波兄学诗有点急躁了,对炼字还是一知半解,如此下去可不好。现阶段主要还是学习如何在格律的限制下表达自己的意思,甚至在不考虑格律的情况下构思,而不是一心地去追求辞藻,

就诗词而言,立意是主要的,有了诗意然后考虑怎么让读者了解你,辞藻的修饰是最后的工作,不可本末倒置。

再韦应物这首诗,“生”字好,因为自然,

 ************************************

看現代人的詩詞是很難進步的,推薦看古人的作品。 - zblqhrds - 振波浪清的博客痴梦潇湘说: 振波兄的对联是越来越好了,可惜痴梦不是很懂这方面的。我的那首《题四美》都被振波和滥了,其实那首真的不怎么好,我的集子中也没选入那首。振波兄可以尝试写写其他的题材,实在不行咏物咏历史人物好了,写之前可以用百度搜下,看古人怎么写的。写好的诗词直接发到我的新浪博客或百度空间,或者留个言通知我来看就好了。

2010-11-17 22:10[删除]

看現代人的詩詞是很難進步的,推薦看古人的作品。 - zblqhrds - 振波浪清的博客振波浪清说: 老师的悉心指导,令我真真的感动。我在上海期间的诗花,本想今年八月初,发表在『棠香里』,但是那里的学术气氛,令我嘎然而止!故至今为止,一直压着没有发表。 经老师提醒,我决心第一次地发在老师的新浪博客或百度空间里,期盼老师多多斧正。

2010-11-18 15:31[删除]

看現代人的詩詞是很難進步的,推薦看古人的作品。 - zblqhrds - 振波浪清的博客振波浪清说: 老师晚上好 等我对到152联后 再发上海之行的笔花

2010-11-18 19:24[删除]

看現代人的詩詞是很難進步的,推薦看古人的作品。 - zblqhrds - 振波浪清的博客振波浪清说: 期盼老师两集后的《潇湘诗话》,继续不断地写下去,我的确从中受益不小,至少是有些眉目了。希望这个世界上,出现更多更多的“发现美的眼睛”。我最喜欢的手法,依然是“并列对合法”,简直是一种美的享受。这麽好的系列文集,这麽多的斑竹,竟然没有一个看中,真是不可思议啊。

2010-12-29 21:09[删除]

看現代人的詩詞是很難進步的,推薦看古人的作品。 - zblqhrds - 振波浪清的博客振波浪清说: 因一次发不出去,我再补发几句:由此我突然感悟到——这个世界上,更更需要“发现美的眼睛与胸怀”!在下面的学习里,我开始一首一首地,学习老师的顶置的系列诗文了。我的学习方法是:每学习一首,发一首我的习作。老师不要笑我啊。盼老师多多指导。祝老师学业全校第一!与祝老师节日愉快!

2010-12-29 21:22

 ********************************

      英             华

群星拱月   彩浪摇天

     生             刘

珠峰伴月   文武双全

     士             琨

鹰击长空    旭日东升

     志              刚

鹰击长空    智勇双全

     杨              航

旭日东升   乘风破浪

     鹏

直上云霄

********************** *****

     吴              秀              婷

皓月中空   丽江倒影   巾帼丰碑

     郝             书               凤

红日东升   登峰望月   百鸟之王

*****************************************

 你 对痴梦潇湘的</>博文《月底修箫谱·中秋》发表评论2011-09-13 13:27:48

我只读唐诗宋词与老师的诗词,美的境界享受与开悟,

祝老师中秋快乐!

痴梦潇湘 回复说:2011-09-13 13:34:21

明代的可以忽略,清代的不可以不读,思想解放在清代萌芽,很多写法在现代都是可以采用的

 ************************************

 七绝_下午,散步小区之感

大院群楼多石矗,
长街小径少人游.
南杉草圃天如火,
北国云城夏似秋.

注:云城_大同
............

博主回复:2011-02-20 22:40:12

第三句不好,前四字与后三字不搭边

 七绝_小区雨景之感

闲听乱影窗敲雨,

紧瞅长帘树打风.

此景应临家土院,

思飘忘我正华东!

博主回复:2011-02-20 22:41:41

“树打风”不好

 七绝_观房另感

七绝_观房另感

举目头昏峭壁楼,

环身尽见恶云游.

宽田日瘦良浜泣,

梦里嫦娥怯胜愁!

博主回复:2010-12-16 22:12:42

这首诗立意很好,用字尚不够精准,再就是一门心思地想面面俱到,却没达到应有的深度,绝句的容量终究是有限的,不该铺得这么开。

举目头昏峭壁楼,

环身尽见恶云游.——“恶”字下的猛了点,或者说太情绪化了

宽田日瘦良浜泣,——“宽”不到位,“瘦”又太人格化了

梦里嫦娥怯胜愁!——直接“不胜愁”就好了

 七绝_小区访谈之感


八十平方百万元,
工薪不敌价飞翻.

勒腰忍嘴追房价,
百姓何时笑语奔!

 

七绝_买房不住何意也

三厅五室疯千万,
忍恨蜘臣日夜图.
空壳新书羞挤柜,
当怜字墨眼无珠!
注:我用"臣",不用"尘",当察寓意也.

博主回复:2010-12-17 12:10:35

这两首立意都很好,只是语言有点直白,不适合绝句,却像乐府诗。我找两首给你看看,不妨仿照这个写,没有平仄格律,语言要朴实,没读过书的人都能听懂的那种,但内容必须丰富,两句换一韵,共十句左右:
养蚕词
东家西家罢来往,晴日深窗风雨响。
二眠蚕起食叶多,陌头桑树空枝柯。
新妇守箔女执筐,头发不梳一月忙。
三姑祭后今年好,满簇如云茧成早。
檐前缲车急作丝,又是夏税相催时。
 
打麦词

雉雏高飞夏风暖,行割黄云随手断。
疏茎短若牛尾垂,去冬无雪不相疑。
场头负归日色白,穗落连枷声拍拍。
呼儿打晒当及晴,雨来怕有飞蛾生。
卧驱鸟雀非爱惜,明年好收从尔食。

 

博主回复:2010-12-17 12:10:35
这两首立意都很好,只是语言有点直白,不适合绝句,却像乐府诗。我找两首给你看看,不妨仿照这个写,没有平仄格律,语言要朴实,没读过书的人都能听懂的那种,但内容必须丰富,两句换一韵,共十句左右:
养蚕词
东家西家罢来往,晴日深窗风雨响。
二眠蚕起食叶多,陌头桑树空枝柯。
新妇守箔女执筐,头发不梳一月忙。
三姑祭后今年好,满簇如云茧成早。
檐前缲车急作丝,又是夏税相催时。
 
打麦词

雉雏高飞夏风暖,行割黄云随手断。
疏茎短若牛尾垂,去冬无雪不相疑。
场头负归日色白,穗落连枷声拍拍。
呼儿打晒当及晴,雨来怕有飞蛾生。
卧驱鸟雀非爱惜,明年好收从尔食。

读后感:多谢老师细心指导。我同样认为,太口号化了。可见,理论需在实践中千锤百炼。
《养蚕词》《打麦词》,读起来朗朗上口,犹如山间溪水,清新明快,是一面旗帜。我先体悟其方法。

 

 【068名花喻人】咏人之美,以花喻之,人之常情,若言其佳者,则必称白居易“梨花一枝春带雨”之楚楚动人,韦庄“一枝春雪冻梅花”之不食人烟。

读后感:韦庄“一枝春雪冻梅花”,“冻”字改为“怒”字如何?

博主回复:2010-12-17 19:46:16

还是那句话,这几首诗的好处都不在炼字,而在炼意,说白了就是有意境。试身临其境地想一下,在一个春天,你离开了家,去了很远的一个地方。这天你感觉懒懒的不想动,于是拿起书画看了一会儿,还是没劲,于是卷起了画,向窗户望去,外面只有燕子飞来飞去,却静静的一个人也没有,你的思乡之情更浓了。突然你发现窗台上的花随风飘落,一片一片的,轻轻柔柔的,于是你瞬间明白了什么,却又说不清楚,然后写下了这首词。我这么说不知振波兄是否明白了些,境界这东西真的很难说清楚,如同参禅一样,要把心拿出来与万物接触,才能领悟。同样“一枝春雪冻梅花”也不是说辞藻有多美,而是要用心去体悟。但你看到一枝漂亮的梅花,上面还有冰冻的春雪,那将是什么感觉?是喜欢、是怜惜、是敬佩、想凑上去闻一闻、想折下来又缩手缩脚,亦或是什么感觉都有,词人想告诉读者的就是,他见到那个女孩时就是这种微妙的感觉。


【070生行之争】韦应物名篇《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杨慎评曰起句用“行”字胜过“生”字十倍,余以為此论误矣。既用“独怜”则必有人,至於其行立自由读者去想,何必再使一“行”字画蛇添足哉?“生”字音高而平,“鸣”字乃中升之音,正是韵之美者,“行”字亦是中升之音,且与“鸣”音相近,二韵相邻,便使音韵不谐,读之无起伏之感。

读后感:“生”字改为“争”字如何?反正我喜欢用这个“争”字。

博主回复:2010-12-17 19:22:02

振波兄学诗有点急躁了,对炼字还是一知半解,如此下去可不好。现阶段主要还是学习如何在格律的限制下表达自己的意思,甚至在不考虑格律的情况下构思,而不是一心地去追求辞藻,就诗词而言,立意是主要的,有了诗意然后考虑怎么让读者了解你,辞藻的修饰是最后的工作,不可本末倒置。再韦应物这首诗,“生”字好,因为自然,若用其他字则不能表达这种意思,或者有斧痕。用字达意第一,灵动第二,新奇第三,不可倒置。

 

五绝——无题

楼疯良野泣,

价毒血民心。

梦盼东风至,

倚天斗室擒》

博主回复:2011-02-20 17:18:01

这首好,特别是第一二两句

 

 七绝_同学谊

柳杨轻软回眸送,

互慰随逢任日间.

好月三圆弹指算,

秋枫叶里再开颜.

博主回复:2011-02-20 17:34:17

很好

 

 七绝_申城南京路之感

广厦亲云百六年,

人如海浪演桑田.

而今我辈新空仰,

十里长街一线天!

博主回复:2011-02-20 17:35:15

好个“十里长街一线天”

 

 七绝_夜游黄埔江外滩之感

俯月明珠雄万国,

灯河立体走星欢.

天红地绿人间醉,

玉水弯梳上海滩!

................

博主回复:2011-02-20 17:37:56

有几处都不太好,如“俯月”“走星欢”“玉水”

 

 七绝_上海世博会又感

筹开屈指八年奔,

两岸终迎世博园.

另景当铭青白菜,

三天百国遍游翻!

注:青白菜_青年志愿者,身着专门的上绿下白的服装,被人们亲称为"青白菜","小白菜".

博主回复:2011-02-20 22:38:28

这种东西最好少用,添条注释很麻烦

 

 我只读唐诗宋词与老师的诗词,美的境界享受与开悟,

祝老师中秋快乐!看現代人的詩詞是很難進步的,推薦看古人的作品。 - zblqhrds - 振波浪清的博客

博主回复:2011-09-13 13:34:21

明代的可以忽略,清代的不可以不读,思想解放在清代萌芽,很多写法在现代都是可以采用的

 

 水仙花(2010-11-23 10:55:36)标签:痴梦诗原创水仙分类:痴梦诗

水殿逢娇小,风姿绝可怜。

清芬盈玉盏,缟袂拜婵娟。

见影知非俗,闻名道是仙。

洛波遗恨在,何事返人间。

博主回复:2010-11-23 16:30:58

昨天见别人写了水仙,于是自己也写了下,振波兄不妨也写个,不过这个不太适合你的风格。

 

 十万峰崖扑列来,——“列”代“列车”是不允许的,且没必要,因为下句有“铁道”,不说也知道是列车。

通云铁道洞穿开.——“洞穿”与“列车”不同,两个字是同一个意思,一个就够了,两个反而啰嗦。

双窗峻景前飞后,——“前飞后”又是什么意思呢?

远近游离逆画回.——“逆画回”也不知什么意思?

试着改一个:

十万峰崖扑面来,

通云铁道洞岩开.

双窗峻景飞前后,

疑是游离入画回。

绝句中最重要的是三四两句,也就是“起承转合”中的转结。转句是非常关键的,要将前面的诗意给宕开或扭转,从而表达出更深层次的东西,因为诗的重点在言志。就这首诗而言,不足之处就在于转结没有新意,没有深层的人生境界或社会意义。当然对景物的赞美是人之常情,古来也不乏佳作,但关键是注入自己的个性色彩,有点别人没有的东西,言志也就成了一种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还有一种就是辞句上的修饰,不过要求有深厚的语言功力,比较难学。

 

 读后感:“次第”二字,用在这里,用的极为功夫,学习了!

不错,看出“次第”的用处来了,这类词有很多,但没有实际意义,能用的地方很多,有时有了好句子但不合律,把这些词添进去调整下就好了。还有就是这些词如果能对仗得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无可奈何”对“似曾相识”,流水对也少不了它们,痴梦以前的那首五绝依仗的也是“也”与“乎”的对仗效果。 

“次第”用的犹如感情的闸门——即从容理智,又迫不及待。

【054七夕乞巧】《随园诗话》卷二第五十录徐瑛玉诗《七夕》云“银汉横斜玉漏催,穿针瓜果钉妆台。一宵要话经年别,那得工夫送巧来?”,此诗虽好,然不足為推,未出新意也。《全唐诗》卷六百六十叁第叁十五录罗隐诗《七夕》云“月帐星房次第开,两情惟恐曙光催。时人不用穿针待,没得心情送巧来。” 

博主回复:2010-12-16 21:55:21

不错,看出“次第”的用处来了,这类词有很多,但没有实际意义,能用的地方很多,有时有了好句子但不合律,把这些词添进去调整下就好了。还有就是这些词如果能对仗得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无可奈何”对“似曾相识”,流水对也少不了它们,痴梦以前的那首五绝依仗的也是“也”与“乎”的对仗效果。

 

 ======痴梦潇湘在 2010/6/21 16:25:00 您来信中写道:======

======痴梦潇湘在 2010/6/21 16:25:00 您来信中写道:======

诗境有虚有实,然不以虚实而论真假,实者可为真,虚者亦可为真。实者,眼前之境,现实之境也;虚者,梦幻之境,理想之境也。如诗境若全为实则索然无味,若全为虚则空洞无物,情由实境而出,虚境由情而生,此所谓虚实相生,情境交融是也。取景必有增减,减实而添虚是也,世之至实者,莫过于相机,至虚者,莫过于幻梦,然二者皆非画家笔法,惟虚实之间佳。又虚境或为他日之境,或为他处之境,或为他人之境,皆出之于实境,诗家添之无迹,故极难区分,惟作者知之。大约诗中“芳草”为实,“萋萋”为虚;“落梅”为实,“闻笛”为虚;“修竹”为实,“暮倚”为虚,此即虚实之法。

這是癡夢作詩填詞最深的一點體會了,在《瀟湘詩話》里有過,對意象的選取加工,謀篇佈局尤為重要,或許現在振波兄還不理解,以後自然會明白的,作文作詩作畫皆準。

另外振波兄不用反復地頂癡夢的帖子,沉下去就讓它沉下去,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振波兄也不用為謀篇作品的某些瑕疵而大費腦筋地去把它改好,沒必要,吸取經驗下次注意就行了,一般的立意那一刻,詩作的好壞就已經定下來了,能改的只是表面而已,

 

 七绝——赏夜

以下是引用痴梦潇湘在2010/6/19 23:56:00的发言:

树下喧虫陪冷寺,——“陪”字反而減弱了“寂”字的孤獨感,且不自然

湖中寂月访寒娥。——“寒”與“冷”重了,在對聯中無事,詩中乃大忌

斟霜入酒迎风酹,——“斟霜”生澀

和曲添词唱睡荷。

多谢老师指导,我改后如下

七绝——赏夜

一树虫喧孤月寺

湖光做作访霜娥

今宵有酒谁家醉

小曲清词唤睡荷

******

附:原我的劣作

七绝。步岸

树下喧虫陪冷寺,

湖中寂月访寒娥。

斟霜入酒迎风酹,

和曲添词唱睡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21 16:57:59编辑过]

 

 七绝.《题秦王李世民》

以下是引用翩然一叶舟在2010/6/19 19:15:00的发言:

写得较为成功,差可飘红。建议“杀”改“拓”,“杀”字太俗且意不好,“拓”字寓意非常深,点明手段之高强,眼界之开阔,非他字可比。“高”字改“雄”,稳妥。“高”字俗且没有“高唐”这种说法,“雄”字有雄视天下之意,心胸之开阔也非他字可比。那么前面的“雄”字可以改为“轻”字,说明秦王建功立业举重若轻。标题也可改,就叫《题秦王李世民》这样最稳妥,说明你写的是没有当上皇帝之前的李世民,而不是当上唐太宗的李世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6/19 19:15:18编辑过] 

多谢老师的指导,我改一下

七绝.《题秦王李世民》

轻挥马上长安剑,——“轻字用得好”。恰似:横扫千军如卷席

直拓边烟万里疆。——“拓”字用得好,恰似:气吞万里如虎

 

 并列对合法與承对合用法兩種方法太高級了

======痴梦潇湘在 2010/6/21 14:47:00 您来信中写道:======

老师好

1.老师的细细评点和比喻,让我真的从心里感动。我正在尝试入门“并列对合法”,“承对合用法”,且较为熟悉此方法了。

======================================

并列对合法與承对合用法兩種方法太高級了,建議振波兄先不要學,或者說是學不會的,這裡面需要機緣,機緣到了,不學自通,刻意去學反而貌似神非,平添許多限制。癡夢從未學過這兩種方法,但有一次看梅花,突然吟成一絕“ 瑶池仙子下凡尘,来报人间第一春。万种风情疑醉酒,十分清瘦更宜人”,卻也是承對合用。學好“起承轉合”才是最重要的,不僅適用于絕句律詩,也適用于詞,其他雖然還有諸多方法,卻也是按實際情況而成的。

======================================

老师好

我的性格,就是喜欢转啃硬骨头,天下无难事,有志、有心、有悟事必成。

天下事难不倒我——前提是“喜欢”。

稍后,我发两个劣作

盼老师指导、敲打

 

 ======痴梦潇湘在 2010/6/20 0:44:00 您来信中写道:======

树下喧虫陪冷寺,

湖中寂月访寒娥。

斟霜入酒迎风酹,

和曲添词唱睡荷。

看到這首詩,癡夢頗感欣慰,振波兄學會有意識地融情入景了,在“寺”前著一“冷”字,在“月”前著一“寂”字,會用“寒娥”“霜”等虛景。但多詞看起來不自然,如“寂月”“斟霜”,不過也沒什麽大不了的,古詩詞看多了自然就清楚該怎麼修飾。這些詞在對聯里說得通,稍想一下就會明白,但詩與對聯是不同的,對聯有其實用性,詩詞著重藝術性,就好像一般的木匠只要做出能用的傢具就行,而雕刻家要考慮的確是產生美感,兩者之間是有區別的,所以癡夢一再強調拋開對聯的那一套,否則會被困死。

======================================

老师好

1.老师的细细评点,让我真的从心里感动。我正在尝试入门“并列对合法”,“承对合用法”,且较为熟悉此方法了。

2.我不怕摔跟斗,因为我认为:只有亲身经历过失败,才能真的感悟到其中的奥妙。

3.我尤其是喜欢:把我经历的错题、劣作与老师纠正后的佳作,收集在一起,经常回过头来复习、品味其中的精髓。这同样是我的一个很喜欢的学习方法。

4.我在坚信地等待老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