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乐在其中——记中国盆景艺术大师郑永泰

 盆景微世界 2015-02-08

  1940年,郑永泰出生于广东汕头。幼年起,他便兴趣广泛。他喜欢书法、绘画、集邮、音乐,更喜欢在外婆家的花园里侍弄花木。1962年,郑永泰大学毕业,从此长期在清远从事运输经营管理工作。1973年,事业有成的郑永泰开始重涉幼年所好,几乎将全部业余时间都用在了盆景艺术的研究与创作上。谈及自己的从艺旅程,郑永泰曾深情地回忆,他对盆景的情感先后经历了“喜爱——着迷——执著——追求”四个阶段。正是这一步一个脚印、经年累月的积累,和发自内心的热爱与寤寐求之的探索,促成了大师在中国盆景艺术上的非凡成就。


先生的新作 树种:棠梨高:112cm

  为了更深层次地探寻盆景艺术的真谛,郑永泰广泛涉猎书法、绘画、园林、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他认为“盆景渊源并植根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悟造化而师自然’,求形神而上升到高层次的审美内涵,表现真、善自然之美的‘儒’、‘道’哲学思想是中华文化艺术的共同基因,是中国盆景师法自然、诗情画意、追求内涵意境民族特色的灵魂”,并以此指导自己的创作。在创作的过程中,他还借鉴多种艺术门类的经验,吸取其创作理念和创作方法中的精华,以丰富自己盆景作品的文化内涵。例如园林造园艺术中“虽由人作、宛若天工”的艺术理念,书法艺术中“骨法用笔”对结构均衡以及疏密、动静对称关系的处理方式,中国画在章法布局上对宾主、虚实动静的艺术手法,中国山水画的散点透视原理及其布局、布置、构图章法的艺术创作原则和表现形式等。因此,近年来他的盆景作品总能给人一种莫名的亲和力,总能触动观者对于盆景艺术、对于大自然、对于美的深切领悟。


近年来,郑永泰常应邀担任全国性大型盆景展会的评委与讲评嘉宾。

  “盆景艺术的创新,需要坚持对造型技法的不懈探索、实践和积累,使自己的技能技艺趋于精熟、精益求精,而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方能熟能生巧,应用自如,自由发挥。”2000年以来,郑永泰不再满足于此前执著追求的传真写实、摹仿自然的创作旨趣,而是希望在写实的基础上追求写意的风格,营造亦真亦奇,同时具备深远艺术意境与醇厚艺术韵味的盆景作品。

在欣园,刘源望与郑永泰(右)就马尾松盆景的逼芽控针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

  出于对马尾松的喜爱,郑永泰花费多年时间,反复试验,终于总结出一套逼芽控针的方法。他通过对水肥的控制及树势的蓄养等措施,能将自然生长可达25cm的针叶控制在4cm—5cm,且连续观赏期可长达4个月以上。据中国盆景艺术大师韩学年先生回忆:“2004年在泉州举办的第六届全国盆景展览上,郑永泰先生送展的数盆马尾松盆景,是第一次较为系统地在全国盆景展览中展示马尾松这一优良盆景素材。这些马尾松作品以其奇特的形态、短小青翠的针叶、苍古蟠曲的身干和嶙峋的皮层,区别于其它松树盆景品种和风格,得到了盆景界的广泛好评,并荣获多个奖项。”对于郑永泰等人呕心沥血创作的马尾松盆景,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胡乐国先生评价甚高:“马尾松盆景的成功,使岭南盆景素来以杂木为主的局面发生改变,既丰富了树种,又丰富了岭南盆景的内涵,这对岭南盆景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2011年,他被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评为“中国盆景艺术大师”。

  真正的艺术大家,既是优秀传统的继承者,又是发扬者、开拓者;既能兼容并蓄,又能标新立异;其思想既是民族的,又是时代的。郑永泰以一个艺术家特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于继承传统和开拓创新的研究,倾注了并且仍在倾注着宝贵的精力和心血,他的艺术作品蔚为大观,他堪称岭南盆景艺术的集大成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