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铁血忠魂杜吉臣

 育则维善余言 2015-02-08

  在黑龙江林口县南山烈士陵园众多沉睡的英灵中,有一位名叫杜吉臣的抗日英雄,他的英勇事迹和传奇的生涯,至今被人们广为传颂。

  杜吉臣,原名杜基臣,又名杜尚武,1903年10月29日出生于吉林省西安县(今辽源市)青岭子屯的一个佃农家里。1931年杜家迁居到鞍山(今林口奎山乡安山村),一家人靠种地、给地主扛活和在黑背金矿淘金谋生。

  抗联堡垒户

  1933年,日本侵略军铁路守备队进驻奎山,正直忠厚的杜家兄弟目睹日军对中国人的残暴行径,毅然加入了中共领导的抗日救国会,决心与日本侵略者反抗到底。杜家兄弟以“自卫团”的身份为掩护,为抗日武装部队募捐筹款,买下大量军需物资。他们常常把负伤的抗联战士带回家居住养伤。不久,杜吉臣的弟弟到奎山日本守备队当上了勤杂工,暗地收集日军情报,并为营救被捕的战士做了很多工作。杜家已然成为名副其实的抗联堡垒户。

  1935年8月,中共地下党员冯丕让将中共密山县委书记刘曙华从敌人手里营救出来并秘密安排在杜家养伤。同时在杜家养伤的还有抗联五军先遣队二连连长。杜吉臣和全家人设法为伤员治伤。在他们的精心护理下,伤员们很快康复。刘曙华随抗联五军北征先遣队活动,在麻山遭遇战中再次负伤,又回到杜家养伤。10月,刘曙华任中共穆棱县委代书记,他和冯丕让介绍杜吉臣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刘曙华主持成立了中共奎山党支部,冯丕让任支部书记,杜吉臣任组织委员。来源:东北网——牡丹江 作者:刘思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