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华彩

 红豆居士 2015-02-08

百年华彩

作者:田呢 《光明日报》( 2015年02月08日 12版)
美术馆街头(水彩) 宋步云
钢都在沸腾(水彩)

李剑晨
塞外风光(水彩) 哈 定
地之子(水彩) 庞薰琹
大叶紫薇(水彩) 王肇民
静静的玉渊潭(水彩) 古 元
天坛祈年殿(水彩) 关广志

    300多位艺术家在不同时期创作的近700件水彩作品汇聚在中国美术馆的一层展厅,100多件珍贵文献档案同时亮相,共同展示出百年来中国水彩艺术的历史与成就,俨然一部可视可读的“百年华彩”宏大史诗。

    水彩画从西方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而尤以近百年来的中国水彩艺术最具清晰而独特的发展脉络,并对近现代中国美术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学术研究展,此次展览的策划团队与专家学者梳理、分析、研究了中国水彩从引进、提高到拓展、繁荣的历史进程。展览以历史叙事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展陈方式,揭示出不同时期水彩创作的特点,探讨水彩艺术对近现代中国美术的影响以及面对中与西、古与今等问题时,水彩画家们所作出的探索实践。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往的岁月中,有大批水彩画家的艺术成就和创造被埋没在历史深处,遮蔽了他们原本的历史价值和学术地位。此次展览通过深入挖掘,征集到一批此前从未公开展出过的作品,其中既有许多名家之作首次亮相,也有许多精彩史料纳入展览。

    走进中国美术馆圆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家风采”个案展区。为了凸显百年历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水彩画家,避免他们的成就和影响被宏大的历史叙事所消弭,这里展出了关广志、李剑晨、潘思同、王肇民、阳太阳、古元、哈定七位画家不同历史时期的创作,他们独特的水彩艺术人生、个性创造如同北斗七星点亮水彩艺术的星空。除此之外,展览以五个篇章呈现百年水彩艺术发展的历史脉络:“西学来潮”展出清末至1920年代水彩传入中国、萌芽生长的面貌和特点;“本土自觉”展出1930-1948年间的创作,主要探讨在中西文化直面交锋以及民族危难困苦之际,水彩画家们自觉地将水彩创作与本土现实结合起来,在主题上表现出关切现实的文化精神,在风格上展现出的新的美学样式;“新的气象”这一篇章则展出1949至1978年间的创作,展示了新中国美术史中水彩画卷的时代特征;“复兴之旅”展现了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水彩创作的复兴以及在反映社会现实等方面焕发出的新的气象;“多维视界”篇章则展出1991年至今创作的作品,呈现出水彩艺术创作涌现出的新视野、新观念、新形式。

    展览从代表性画家的艺术成就到20世纪中国水彩画整体的历史时空,从点到面,生动而系统地展示了百年水彩艺术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中国水彩发展到当代,艺术观念丰富多样,既有表达大主题、大场景的鸿篇巨制,也有描绘记录各种生活细节的精美之笔。在形式技巧上已吸收消化了西方水彩艺术的经典精华,转化为得心应手的表现语言,同时还融合了中国绘画的传统精神。水彩在中国深为大众喜闻乐见,在艺术表现力上呈现出中国画家的创造智慧。(田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