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瓦格纳《齐格弗里德牧歌》

 柏拉TWO920 2015-02-09


文:任海杰
【转】瓦格纳《齐格弗里德牧歌》——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 柏拉TWO - 柏拉TWO的博客 

就像有些作家,要么不写,要写就是长篇巨著。翻开德国作曲家瓦格纳的作品目录,你会发现都是一部部篇幅宏伟、势大力沉的大部头作品:《漂泊的荷兰人》、《汤豪塞》、《罗林格恩》、《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纽伦堡的名歌手》、《帕西发尔》……

【转】瓦格纳《齐格弗里德牧歌》——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 柏拉TWO - 柏拉TWO的博客

无休止的旋律和着绵延的人声如茫茫森林如汪洋大海向你涌来,在你感到酣畅淋漓的同时,又密得有点透不过气来。强悍的瓦格纳就以罕见的天才和顽强的意志在这些巨著中实现着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转】瓦格纳《齐格弗里德牧歌》——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 柏拉TWO - 柏拉TWO的博客

不过,在瓦格纳这一矗立的巨岩中,却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溪,这就是他为爱妻科西玛生日而写的《齐格弗里德牧歌》。虽然这只有一部演出不到二十分钟的小作品,却属瓦格纳的名作之一,有的乐迷对它的喜欢甚至超过瓦格纳其他的皇皇巨作,因为这是瓦格纳少有的深情绵绵的温柔倾诉,它缘于瓦格纳晚年那不平常的爱情和婚姻。 

【转】瓦格纳《齐格弗里德牧歌》——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 柏拉TWO - 柏拉TWO的博客

1864年,瓦格纳已经51岁了。经过长期流亡,他负债累累,身心俱疲,妻子明娜也离他远去。这时“贵人”出现了,他就是当时的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路德维希二世非常赏识瓦格纳,他不仅替瓦格纳还债,还以国宾相邀,给予丰厚的年薪。就这样,几乎是转眼间,瓦格纳便峰回路转,在慕尼黑近郊的一座别墅里过上了舒适安逸的日子。

【转】瓦格纳《齐格弗里德牧歌》——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 柏拉TWO - 柏拉TWO的博客

瓦格纳当然不是贪图享受之辈,他要利用这那的的好时光,好好干一番。于是,他邀请自己的助手彪罗一家前来居住,帮助自己排练上演新作。彪罗自然欣然接受邀请,他决定先让妻子科西玛带两个孩子前去,自己处理完手头的事务再去。

【转】瓦格纳《齐格弗里德牧歌》——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 柏拉TWO - 柏拉TWO的博客

科西玛是李斯特和一位情妇所生的女儿,那年26岁。十年前,瓦格纳在拜访李斯特时曾见到过。李斯特和瓦格纳的关系一项很好,在瓦格纳的音乐遭到非议时,李斯特一直是瓦格纳最坚定的支持者。可想而知,科西玛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早就对瓦格纳非常了解,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崇拜的。所以,当彪罗兴冲冲地感到瓦格纳的别墅时,科西玛和瓦格纳已经是如胶似漆,难分难舍了……

【转】瓦格纳《齐格弗里德牧歌》——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 柏拉TWO - 柏拉TWO的博客


第二年,也就是1865年,科西玛生下了她第三个女儿伊索第(她以前和彪罗已生有两个孩子),不过这个女儿的父亲不是彪罗,而是瓦格纳。1866年,科西玛又生下了第四个女儿亚娃,这个女儿的父亲仍然是瓦格纳。1869年,又一个男孩齐格弗里德诞生了,他的父亲还是瓦格纳! 

【转】瓦格纳《齐格弗里德牧歌》——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 柏拉TWO - 柏拉TWO的博客

如此大逆不道,那还了得!于是,朝野上下一片责骂,向国王施压。瓦格纳和科西玛当时所面临的处境可想而知,连生性风流倜傥的李斯特也为此与瓦格纳反目。众叛亲离之下,瓦格纳只好带着科西玛和孩子逃到国外。 

【转】瓦格纳《齐格弗里德牧歌》——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 柏拉TWO - 柏拉TWO的博客


其实,在这件事上,压力最大的是科西玛,她的所作所为任世人怎么骂都可以。她又何尝不知道这一点。所以,事情发生后,她并没有马上选择离婚,她既想保存和彪罗的家,又割舍不了瓦格纳。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和心灵的呼唤时时在她的心中左冲右突,那种内心的煎熬只有她自己知道。一直到了1868年,她决定要作出艰难的选择了,她曾在日记中写道:“我要把埋藏在心中长达五年之久的意念付诸行动了。虽然这行动既非我的强求,也不是出于事前谋划。这是命运使我这样做的。” 

【转】瓦格纳《齐格弗里德牧歌》——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 柏拉TWO - 柏拉TWO的博客


1870年8月,科西玛终于与彪罗解除了婚姻,并与瓦格纳正式结为夫妻。这时候,科西玛32岁,瓦格纳已经57岁了。经过长期的动荡不安,他们终于在瑞士卢塞恩市近郊的一幢楼房里安居下来。 

【转】瓦格纳《齐格弗里德牧歌》——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 柏拉TWO - 柏拉TWO的博客


瓦格纳一生与不少女人有过交往,并有多年的婚姻史,但他与前妻明娜没有孩子,这一直是他的心病。现在,科西玛一下子为他生下一儿二女,又为与他最终结合经历了种种磨难,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瓦格纳怎么能不为此感动?瓦格纳生性狂妄,是个很强硬的男人,很少情意绵绵。但这回面对科西玛,他真的动情了。他决定要献上一件特殊的礼物来表达自己对科西玛的深爱和感激之情。 
为了能给科西玛一个意外的惊喜,瓦格纳决定对这件礼物进行保密。 

【转】瓦格纳《齐格弗里德牧歌》——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 柏拉TWO - 柏拉TWO的博客

再说科西玛,自从与瓦格纳公开举行了婚礼,并在新居安家后,她多年悬着的一颗新终于安定下来了,她要细细品尝和体味这来之不易的新生活。但最近她发现瓦格纳的表现有些“诡秘”,平时瓦格纳每创作新作,科西玛自然是第一读者,她甚至还要帮助瓦格纳抄写乐谱。可近来瓦格纳似乎在背着她写什么东西,问他,他也不说,最多冲她神秘地一笑。不仅如此,瓦格纳还常常带着手下的一帮人进进出出,行踪不定,不知道在干些什么。

【转】瓦格纳《齐格弗里德牧歌》——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 柏拉TWO - 柏拉TWO的博客


科西玛知道个的性格,他不想说的事你再问也没用。于是她就问他手下的人,谁知他们也各个守口如瓶,或是摇头,或是笑笑,一副“鬼鬼祟祟”的样子,这就令科西玛的疑心更大了:我已经对他如此忠诚,他还有什么事需要瞒着我?科西玛甚至敏感地想到,瓦格纳会不会又有了别的女人。


【转】瓦格纳《齐格弗里德牧歌》——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 柏拉TWO - 柏拉TWO的博客


1870年12月24日的晚上,科西玛像往常一样睡了。也许前几年的日子过得太累了,近来她特别好睡。她睡得很沉很沉……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在迷迷糊糊中,科西玛渐渐苏醒了——不,她是在一阵优美的乐声中醒来的,小提琴深情的旋律,和着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奏出一个个爱和幸福安宁的主题……

哪来的这么美妙而又熟悉的音乐?这时候天已亮了,科西玛下了床,拉开卧室的窗帘——啊!只见瓦格纳和15名乐队队员自上而下地站在楼梯上,瓦格纳正指挥着队员们一边演奏,一边面向科西玛微笑着——科西玛突然明白:今天是自己的生日,原来这是瓦格纳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科西玛的泪水夺眶而出!

【转】瓦格纳《齐格弗里德牧歌》——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 柏拉TWO - 柏拉TWO的博客

早餐后,瓦格纳又一次指挥乐队演奏了这一首曲子,正式拉开了隆重庆祝科西玛生日的序幕。这首曲子就叫《齐格弗里德牧歌》。多少年后,大指挥家托斯卡尼尼为此感叹道:当那天清晨科西玛在乐曲声中醒来时,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音乐鉴赏】

也许是胸中满溢亲情和初生儿带来的喜悦,也许是争斗与动荡之后难得的清净与安逸,这段委婉舒缓的乐曲显现出瓦格纳多变性格中少有的温柔与平和,这种情绪经过权威指挥和乐队的演绎自然也会带给听众同样的感受。

《齐格弗里德牧歌》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齐格弗里德》,《牧歌》里的若干动机几乎完全脱胎自这部大歌剧。《齐格弗里德牧歌》的第一主题缠绵悱恻,即《齐格弗里德》第三幕齐格弗里德与布伦希尔德在硝烟散尽之后山盟海誓时的“纯洁的爱情动机”。在这段旋律的上方,长笛娓娓吹奏的一段悠扬的主题,则是一个例外——这是《女武神》终场时布伦希尔德被贬为凡人后在下界山顶安详熟睡时的“睡眠动机”。长笛的演奏在这里被处理得好似一缕游丝,飘忽不定,若隐若现——瓦格纳似乎还在怀疑眼前所发生的一切——稍显突兀的爱情以及儿子的诞生,因这种复杂、幸福的心情而将两段神态迥异的旋律编排在一起,个中滋味难以言表。

《睡吧,宝贝》,这首德国民谣的旋律在《齐格弗里德牧歌》中被改头换面,成为该曲的副部主题,并与第一主题交织叠映,逐渐发展成一段舒缓浪漫的赞美诗。此时的瓦格纳应是沉浸在为人父的喜悦之中,谁没有过细腻的感情和温存的体验呢?幸福的时光在这位大师的生命中纵然罕见,我有种感觉,似乎德奥系尤其日耳曼作曲家笔下的摇篮曲更加富于诗情,优美、恬静,浪漫而有风度。

乐曲随后出现转折,几番过度和反复之后引入了《齐格弗里德》终场时齐格弗里德与布伦希尔德的“幸福的爱情动机”,这应是全曲的精髓所在了,用心倾听,你会发现这是瓦格纳发自内心的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礼赞。爱情——摇篮曲——爱情,《齐格弗里德牧歌》全曲的脉络清晰可见。“幸福的爱情”和“纯洁的爱情”在此处相互交织再现后逐渐趋于平静,好像理智的回归。乐曲最终在“睡眠动机”里温柔和谐地结束,瓦格纳又回到现实中。

这就是瓦格纳的《齐格弗里德牧歌》,单簧管、双簧管、法国号等等在此间均有大篇幅的出彩表现。(文:好思佳)
【转】瓦格纳《齐格弗里德牧歌》——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 柏拉TWO - 柏拉TWO的博客
瓦格纳与科西玛合葬墓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