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程多多:与父亲程十发一起收藏的日子

 闯王兄弟 2015-02-09

  

  程十发誊写徐文长《女芙馆十咏》(局部)

  程十发(中坐者),程多多(左立者)和“老爷相机”的藏友们

  清白瓷瓷枕

  铜官窑小鸟

  程多多是海派大家程十发的儿子,父亲是画家,程多多也擅书画。他自小就跟在父亲身边习画,耳濡目染,喜好艺术与传统文化。他10岁不到一点就跟随父亲逛古玩店、收东西,父子俩一起玩得不亦乐乎。

  不仅如此,熟识他们的人都知道父子俩一样幽默健谈,一样痴迷于老爷相机的收藏,一样流连于昆剧艺术。

  “以前住的房子边上有一条马路卖旧货很出名。父亲有闲时常去逛逛,遇到喜欢的东西,淘回来也好作番研究,看到好的就跟我讲,我也长知识,潜移默化就爱好了。”程多多对《东方早报·艺术评论》说,他记得父亲买东西侧重于字画,他拿来作为借鉴用,比如陈老莲、任伯年,那时候买到这些不稀奇。像佛像、工艺品以及黄花梨、紫檀家具等旧货,有能力也将他们买下来,是一种乐趣,又能长知识。“我估计他这个时候也常常走眼。”

  旧式文人均好收藏,画家尤爱珍藏名画,不论出于艺术鉴赏还是创作之需。买画、作画、赠画本就是那时的一种生活雅兴,并不见得非要安上“收藏”这样的大名号,更不会料想到日后,“收藏”竟成了一种与投资和买卖相关的行为模式。

  相比较而言,程家父子俩的收藏就显得随性很多。“那时候跟父亲收的很多东西,如今想来都是可遇不可求,有时候凑巧会有很好的东西发现。”程多多说。上世纪90年代初,程多多陪同父亲及其好友在香港好莱坞古玩街闲逛,随行的汪先生想要买一个百宝箱。一行人逛进了一家小店,门破破烂烂的,进门后也没发现多少东西,一位抱小孩的妇女在旁静静看店。

  突然一个绿色龙泉窑模样的瓷枕窜入眼帘,荷叶枕头,小孩趴于其上静睡。程多多直觉这东西蛮好玩,父亲和汪先生看到也都觉不错,抱小孩的妇女开价1500元。因为大家是冲着寻箱子过去,并不真想买,就以太贵为由打发。出店走没几分钟,三人同时想到,莫不是遇着好东西了?转身再回去,那妇女已经把门锁掉走了。次日一早,三人借了一辆车急吼吼赶回来,店门还没开,就候在一旁。不多时,昨日妇女背着孩子过来开门,一问那瓷枕还在,并欣喜收入囊中。

  “这个瓷枕非常好,宋朝青白瓷的枕头,品相也好。这就应了那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程多多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