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学传统太极拳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张圣麒)

 cstan98 2015-02-09

作者简介:张圣麒老师系杨氏太极拳宗师杨振基先生弟子,杨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之一,新任山东省老干部局、老年大学、济南军区干休所、济南老年大学传统杨式太极拳教练,河北省传统太极研究院名誉院长,香港大中华武术家协会顾问,山东省杨澄甫式太极拳学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


有不少传统杨式太极拳的初学拳友问我:学习传统太极拳有哪些作用?如何才能尽快学会传统太极拳?初学者需要了解或者注意哪些问题?怎样才能少走弯路?我虽一一简单作答,不能细述详说,加上问者众多,这才想起写下这篇浅文,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练拳体会,也是抛砖引玉,以期对初学传统太极拳的朋友们有所帮助,不足之处还请纠正。


第一、明拳理

要明拳理,就需从哲理上探究何谓“太极”,从而明白以“太极”命名之拳艺的理论基础。“太极”是中国古老的一个哲学术语,历代哲学家多有论述,这方面的学习资料浩如烟海,学习起来很吃功夫,也很有趣味。朱熹言:“总天地万物之理,是为太极。”对于我们一般太极拳爱好者而言,大体上知道“太极”所蕴涵的阴阳辩证之道,即可对太极拳的习练有所帮助。

从“太极”到“太极拳”,其理论构成必然的博大精深。太极拳是以阴阳理论作为中心思想,讲求意念统领全身,通过沉静放松,达到“以意行气,以气运身”,从而意到、气到、劲到。其基本理论主要有:意(心)、气、劲之关系;意气劲与形体、动作之关系;身体各关节部位之关系等等。由表及里,这些外在的关系又被许多内在的原理所左右,比如虚实转换理论,就贯穿于从起式到收式的整个拳架套路的全过程。“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禄禅师原文》)。传统杨式太极拳对虚步的要求是“以能随意起落为度”,对实步则是“腿弯曲而不伸直”。“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坐左亦然。如是方能转换轻灵,毫不费力。否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太极拳体用表解》)。“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须留意也”(《十三势行功歌解》)。明拳理与不明拳理,其学拳效果截然不同。




第二、务放松

放松是习练传统太极拳的首要前提和主要内容。不放松就会全身僵硬,僵硬则气血不畅,举止笨拙,反应迟钝。放松以腰松最为重要。《太极拳体用表解》曰:“腰松则气自下沉,能使两足有力,下盘稳固。上下肢之虚实变化,有不得力者全恃腰部转动得宜以资补救,且感觉灵敏,转动便利。蹲身时注意敛臀,忌外突,补松腰之不足。有时腰虽松净,转动仍觉不甚合宜,则非同时复松胯以资补救不可。”对沉肩垂肘的解释为:“沉肩,使两肩松开下垂,以为沉气之助。否则两肩端起,气亦随上,全身皆不得力。垂肘,使两肘有往下松垂之意,否则肩不能沉,近乎外家拳之断劲。手指亦宜舒展,握拳须松,庶符全身悉任自然之旨。又手掌表示前推时,手心微有突意,为引申内劲之助,但勿用力。”又讲全身松:“全身松开方能沉着,因是不致有分毫拙劲留滞以自束缚,自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

怎样才能做到全身放松呢?我的体会是:先心静而后形松,先腰松而后全身松,先静中松而后动中松。具体地讲,我们在习练太极拳时,在行拳前要先静候片刻,使自己的心情沉静下来,排除一切杂念,不要想行拳之外的任何事情,使自己的精神完全集中在习拳之中。不要急于起式练拳。身体自腰先松下沉,随之尾闾内收,命门突出,由腰而上松至肩,肩自然下沉,含胸拔背。自肩松而至肘至手,“空出胳肢窝”(杨振铎二十字诀)是肩、肘、腕、指放松之关键。再往上松至颈椎,要做到颈椎自然伸直,两眼平视正前方是其关键。眼视下则头前倾,眼视上则头后仰,眼侧视则头不正,均无法达到百会穴正直向上之要求。“虚领顶劲”是要求头部自然引领向上,切不可刻意拔挺。由腰松而向下至双腿放松,略有弯曲。松至双脚时,五脚趾放松均不用力,身体全部重量放在脚掌涌泉穴和脚跟部,有使涌泉穴吸地的感觉。当然,全身松是一系列的关节部位的松弛,先后顺序不甚明显。也有的拳友体会是由头部放松开始,由上而下松至双脚,这也不无道理。

如果说在起式或收式中做到放松不是很难的话,那么在行拳中做到式式放松就很不易了,习练多年的拳友也很难保证完全做到。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精神未集中时,拳式中的某个关节部位就会出现僵硬的现象。二是老师或拳友给你校正拳架时引起精神紧张。三是自己的一些习惯性动作,个人感觉不到。四是初期练拳者往往用拙力时身体就会僵硬,给人一种动作极不顺畅、刻意用力也就是断劲的感觉。五是在初期与对手习练推手的时候,这些问题都有待老师的点拨、拳友的指点和自己长久习练中慢慢调整,逐步放松。这是一个时间过程。

第三、净、准、熟

净、准、熟是初期习练者都必须注意的问题。所谓“净”,就是要求在习练太极拳套路中,手、脚、肢体动作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有个别拳友,为了追求外形美观,身形柔软,在行拳中故意添加一些手和脚上的花哨动作,违背了太极拳理的基本要求。所谓“准”,就是要求习练者在行拳过程中,身体各部位各关节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式式到位。杨振基老师常说:“一放就到位,位置就是劲道”。“准”不仅体现在定式之中,更体现在由一式转为另一式的过程之中。初学拳友在行拳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一、手或脚或肢体的动作不到位,或高或低、或偏或倚、或过或不及。二、动作各关节部位不协调,比如腰腿动作已到位而上肢还在动态当中,造成脱节,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没有整劲。解决方法有三:一是老师指点,自己体会。二是自己在行拳时从意识上主动感觉自己的全身关节部位是否到位、是否有脱节情况。三是在行拳的瞬间略微一停,体会一下手与腿是否相合、肘与膝是否相合,肩与胯是否相合。行拳中达到准的要求极为不易,望初学拳友不可忽视,定要细细体会。所谓“熟”,就是要求初学拳友在行拳中,牢记各式要求及式式衔接要领,做到连绵不断如行云流水,动作一贯而不间断。熟从多练中来这不需多说,但这里着重提醒的一点是:在行拳过程中,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各式的要领,这样做既能有身体的细微变化之感受,又能体会到拳理的含义内容,身心浸人其中,奥妙体会渐得,乐趣自在其中。切不可孰视无睹,练成“滑”拳。


第四、宜轻灵

《太极拳体用表解》曰:“周身宜轻灵。一切动作,固宜纯为心意为主。如举手,虽微微一动,便做一举。如无意识续示,即不再进,方谓之真轻。如手由低处举高,处处做无数一举想,而时时有随意变化之妙,方谓之真灵。”由此可见,传统杨式太极拳对于轻灵的解释有两层含义:一、外形轻巧灵活。二、全身随心所欲。

外形轻巧灵活的主要内容有:一、呼吸平稳,深匀自然。呼吸不急促,不剧烈起伏,不刻意提气或憋气。二、立身中正安舒,行拳柔和缓慢。不忽快忽慢,忽紧忽松,不呆滞,不间断。三、动作舒适大方,“迈步如猫行”,转换圆活有度;同时以腰为轴,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形成一股整劲。四、行拳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式式衔接和顺,保持重心稳定。五、外柔内刚,刚柔并济。不浮不僵,发劲完整,有弹性感,不用拙力。

从以上内容不难看出,习拳者在行拳中如达到“净、准、熟”的要求,就基本符合外形轻巧灵活的标准了。但要做到全身随心所欲,以意领形,以意行气,用意不用力,意到气到劲到,则就十分不易了。

如何才能做到“全身隨心所欲”呢?我的体会是:一、不论是行拳还是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随时随地的有意全身放松,“腰松则气自下沉”,然后由意引导内气入丹田之中,呼吸自然,不要刻意吞气。经久练之,必然有所感应和体会。二、在习练拳架时,要掌握该架式的要领,明白该架式的作用,用意念将着劲点加到老师指定的身体某个部位,这一点非常重要。初学拳友往往一开始加入意念,身体立刻就会呈现僵硬状态,这是因为精神紧张导致身体变紧、气血阻滞、意念无法引导内气。这需要习拳者找到病因后,立刻调整心态,身体放松,再加入意念。如此多次,内气就会自然而然的随意念到达劲点部位。三、在习练传统太极拳套路时,要时时随着动作的不断转换,不断的用意念调整身体的着劲点部位。比如:左右掤手的意念和劲点在两小臂,转左搂膝拗步时,先将意念和劲点放在左手腕根部外侧,用腰左转带动左臂搂出:然后再将意念和劲点加到右手掌,通过左腿弓右腿蹬将掌按出。四、习练套路时间久了,可以有意识地设定你正在与对方交手,这时你的意念开始统领你身体的所有部位及关节,引领你的动作和着劲点不断转换,你已经有了预动之势。意念所想,内气随行,内劲随发,外形随意而变,两手高低屈伸皆能灵活自如,两腿不论前进后退、左右旋转、虚实转换无不随心所欲。到了这一步,你就开始跨入“轻灵”的门槛了。

这里需要着重说明两点:一、太极拳并非不用劲,太极拳需要的是内劲,是以意行气所领的劲,而非外劲或拙劲,而且是内劲越大越好。“运劲如百炼钢,无坚不摧”、“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气宜鼓荡,神宜内敛”,都说明内劲的重要性。很多人都在模仿老师打拳,虽然像模像样,但总是感觉少了一点什么东西,说白了就是少了“意、气、神”,少了那么一点内劲。二、“巧自慢中求”。杨澄甫先师说:“初学者架子宜慢,方能时时皆有意识引导动作以进。且慢则呼吸深长,气沉丹田,方不致有气脉偾张之弊。”行拳中只有慢才能细细体会以意行气之感觉,才会学到气到劲到之功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