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太旋子学》摘要

 物理网文 2015-02-09

 

原创作者 陈果仁

 

前言

世界是一个以规律方式运行的系统,事物是构成要素,所有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世界是统一的。哲学一直在追问世界统一性是什么,但至今未回答这一问题。

实验是一回事,理论是另一回事,实验客观存在,理论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片面甚至错误的。《以太旋子学》以实验证明了世界统一于以太场,以太场是世界的本原。新理论不但将物理学、化学、数学、生物学、意识学、信息学、神经学、思维学、人学、人类文化学、规律学等基础学科都包含在一个大统一理论中,而且阐明了世界是怎样从物理世界进化为化学世界,又如何从非生物界进化为生物界,最后怎样从动物进化人类。

以下的《以太旋子学提纲》讨论的核心课题就是场。提纲中讨论的每一个小课题,对现有的相关理论来说都是颠覆性的,而它们构成的整体将修改现有的科学理论体系。

百年以来,科学理论天空上的两朵乌云还没有散去,反而在自掘的泥潭中越陷越深。世界没有相对论说的那么荒唐,没有量子学说的那么神秘复杂。新理论不但统一,而且简洁、自洽。当今科学已经发展到这样程度,大统一理论呼之欲出。

新理论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进一步完善,愿与同仁们共同探讨,欢迎质疑指教。

 

一、世界的本原与进化

世界以两种方式存在,除了物体就是真空。真空世界无边无际且无始无终,真空无处不在且无时不在。

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真空是光介质。光是横波,光的往返振动(振幅)说明真空具有弹性,而只有既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的场才具有弹性,真空是某种场,称以太场。光在任何时候都能向真空无限远处传播,说明以太场世界无始无终且无边无际。光在任何时候与任何地点都能向任何方向进行传播,说明以太场无时不在无且处不在。光的振幅与波长是连续的,光以振幅与波长的方式运动说明以太场世界是连续的。真空就是以太场。

正如电场、磁场等可以叠加,以太场也可以叠加。当以太场密度处于增加状态时,以太场相互排斥,当以太场密度处于变小状态时,以太场相互吸引,当以太场相对静止时,引力与斥力处于平衡状态。

高能对撞机实验证明,真空可以产生基本粒子,基本粒子可以还原为真空,这证明真空与基本粒子由同种物质构成,实际上基本粒子是以太场的一种转化形态。已经发现的基本粒子有几百种之多,其中只有质子与电子是稳恒粒子,中子单独存在时只有几分钟的寿命,在核子中是稳恒粒子,其它粒子寿命都极为短暂,它们一旦产生,不是即刻还原为以太场,就是即刻演变成其它粒子。所有物体都由质子、中子、电子等三种基本粒子构成。既然以太场与基本粒子可以相互转化,这就证明世界是以太场的世界,以太场是世界的本原。

波是介质的一种运动方式,光(波)是以太场的一种运动方式。波的传播速度相对于介质不变,光的传播速度相对于以太场不变。当波介质密度发生变化时,波速随之发生变化,当以太场密度发生变化时,光速随之发生变化。

以太场不但能够以光的振幅与波长方式运动,还能够以流的方式运动,以太场是流体。以太场流动可以形成以太场旋涡。越往旋涡中心,以太场角速度越大,这就使得越往以太场旋涡中心,以太场密度越大。当以太场密度达最大值时,以太场的相互排斥使得以太场旋涡产生大爆炸。

以太场旋涡中以太场的不同线速度形成层流,层流使得以太场旋涡中充满了涡管与涡丝。以太场旋涡的大爆炸使得涡丝断裂为微观的以太场旋涡,这就是旋子(microvortex)的产生。所有基本粒子都是微观以太场旋涡,基本粒子统一于旋子。

我们所在世界(本世界)是一个以太场旋涡大爆炸的产物。以太场世界中充满了无数大大小小的以太场旋涡,尽管本世界有100多亿光年那么大,但在无边无际的以太场世界中只是一个小小的点。

本世界未发生大爆炸前,本世界中充满数以千亿计的中等大小以太场旋涡,当本世界发生大爆炸时,这些中等大小的以太场旋涡先后产生大爆炸,这就是由旋子构成的星云的产生。最初产生的星云都是旋涡状的,星云的相互作用会使得星云形状发生变化。那些尚未发生大爆炸的以太场旋涡则成为可以吸收光线的黑洞。

星云中的旋子分布也是不均匀的,在旋子相对集中的区域,在万有场的作用下,旋子集聚为恒星。在恒星内部高温高压作用下,不但时时刻刻有新旋子的产生,而且不断有核聚变与核裂变的发生。

旋子以正万有场相互排斥,多核体只能在恒星中产生。恒星大爆炸产生行星、彗星、宇宙尘埃、宇宙粒子等物质。太阳系所有行星在同一黄面上,并且以相同方向进行公转,证明太阳系的形成是太阳发生的一次大喷射产生的结果,科学家们证实,此次大喷射发生在50多亿年前。恒星内部的核聚变与核裂变产生的压力与温度并非处处相同,这就使得不同区域由不同的核子构成,同一区域则由相同核子构成。加之恒星从内到外是分层的,当太阳发生大喷射时,这不但使得不同行星由不同物质构成,也使得不同物质在同一行星上的分布不同,后者就是地球矿藏形成的原因。

正如地球其它矿藏无机形成一样,地球上的煤矿也是无机形成的。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地壳内的碳与钙等金属化合为碳化钙等碳化物。碳化钙遇水生成乙炔、乙烯等,最终是石油矿的形成。地质学证明,石油矿也是无机形成的。石油从岩石缝隙浮出水面后,在雷电风浪与催化剂等作用下,氨基酸、肽链、蛋白质得以形成,随之石油菌产生,地球生物由此开始。

 

二、旋子场

电场、磁场、万有引力场等是物质,实际上质子、中子、电子等基本粒子都由场构成,构成旋子的场称为旋子场。旋子产生的过程,是以太场转化为旋子场的过程。旋子中以太场的有序流动形成旋子场,并且不同流动方式形成不同旋子场。旋子自旋形成环形磁场,旋子吸收与喷射以太场形成电场、万有引力场等有源场。以太场是单一的,旋子场是多种类的。

1、旋子场的分类

1-1、核场

任何多核体都不是由单一的质子或单一的中子构成,这说明质子与质子、中子与中子相互排斥。任何多核体都由质子与中子构成,这说明质子与质子相互吸引。实验证明,质子与中子之间产生的作用力远大于电场力,并且这种力的相对作用距离在10-15m数量级。这种力通常称为强力,强力也是一种由场产生的力,这种场称核场。正如电场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核场也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1-2、万有场

无论是电场、磁场还是核场,它们都以成对方式存在着,那么万有引力场有对称场吗?先让我们分析如下几个实验。

实验1:核子能以其正电场远距离地俘获电子,但核子与电子之间的距离一旦达到10-10m数量级,电子就不再飞向核子,这是为什么?现有理论认为这是因为核外电子高速绕核运动所致。但问题是,如果用高速电子轰击原子,或者减缓核外电子的运动速度,电子仍然不会落入核子,这又是为什么?电子被怎样一种力阻止在核外?

实验2:即使外力非常大,原子体积总保持在10-10m数量级而不发生坍塌,那么原子是以怎样一种力在抗拒外来压力呢?

实验3:要使轻核产生聚变反应,必须施以高温高压,比如利用核裂变产生的巨大压力才能迫使轻核产生聚变,那么是什么力量在阻止核子的相互结合呢?相反地,当核裂变发生时,核爆炸产生的碎片以极高速度飞散开来,这又是什么力量使核碎片产生如此之大的速度呢?

实验4:由放射性元素核子放射出来的氦核,其飞行速度约为1/10光速,而放射出来的电子的飞行速度约为9/10光速,那么是怎样一种力使氦核与电子产生了如此之大的速度呢?

以上实验只能证明,质子、中子、电子之间存在着一种至今尚未为人所知的场,这种场使质子、中子、电子等基本粒子相互排斥。实际上这种场就是与万有引力场对称的场。如果将万有引力场称为负万有场,那么与它对称的场就称为正万有场。万有场也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天体不是以万有引力场相互吸引,而是以正负万有场相互吸引。与其它对称场不同的仅仅是,其它对称场的场强以及作用距离都是对称的,而正万有场与负万有场不但场强不对称,作用距离也不对称。正万有场的场强强而相对作用距离短,负万有场的场强弱而相对作用距离长。但正万有场的场强与作用距离的乘积等于负万有场的场强与作用距离的乘积,正万有场与负万有场之间有着另一种对称。

 

1-3、旋子场的关系

已发现的旋子场有四对,现将它们的作用距离与相对强度比较如下:

粒子场

场强

相对作用距离 m

负万有场

远程

S-N磁场

次强

中程

正负电场

中强

次中程

正万有场

短程,约1010m

正负核场

超短程,约1015m

说明:

核场、万有场、电场称有源场,环形磁场称无源场。

所有旋子场都是成对的,并且都是成对体现于旋子的。

不同种类的旋子场不能相互作用,同种类旋子场则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旋子场的作用距离都可延伸到无穷远处,但是:1、由近而远,各种旋子场的衰减速率不同。2、当旋子以它们的旋子场相互作用时,各种旋子场是以相对强度的方式相互作用的。比如在远处,质子与电子主要表现为以正负电场相互吸引,而正万有场相对弱,当质子与电子的距离小到10-10m的数量级时,它们则主要表现为以正万有场相互排斥,是电子不至于落入核子。

由于不同旋子场有着不同强度,因此在同一作用范围内,那些场强相对强的旋子场得以显现,称显现场,而那些场强相对弱的旋子场被强场所屏蔽,称隐含场。

 

三、粒子的夸克结构

旋子是象龙卷风的微观以太场旋涡,它在自旋的同时不断吸收与喷射以太场,吸收口称u夸克,又称正夸克,喷射口称d夸克,又称负夸克。

实验证明,质子与中子都是象Y形三通水管的三夸克旋子。正如每个管体管口都是三通水管不可分割的结构,夸克也是旋子不可分割的结构,故夸克是禁闭的。

质子有两个u夸克与一个d夸克,中子有一个u夸克与两个d夸克,如下图:

 

质子与中子的三个夸克同时自旋,它们的自旋形成环形的磁场,吸喷以太场形成正负核场、正负万有场与正负电场

质子与中子的u夸克带2/3单位正电场,d夸克带1/3负电场。正负电场中和,质子带1单位的正电场。质子的正电场成显现场,负电场成隐含场。中子两个d夸克共带2/3负电场,u夸克带2/3正电场,正负电场中和,中子显电中性,中子的正电场与负电场都成隐含场。

u夸克带一单位正核场,d夸克带一单位负核场。正如正负电场可以中和,正负核场也可以中和,因此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核场,中子带一个单位的负核场。质子以正核场相互排斥,中子以负核场相互排斥,质子与中子以正负核场相互吸引。

电子象二通水管的二夸克旋子,其u夸克带正电场,d夸克带负电场,并且负电场强度大于正电场。电子负电场成显现场,正电场成隐含场。电子自旋产生环形磁场,吸喷以太场正负万有场与正负电场。电子负电场强于其磁场,电子负电场为显现场,其磁场为隐含场。。电子不能存在于核子中,电子不具核场。

电子磁场与电场遵循左手定则,如下图:

 

左手握拳四指即图中带箭头的圆圈B代表由S极到N极的环形磁场方向,伸直拇指即图中带箭头的直线CD代表由正电场到负电场的方向,电子的电场与磁场相互垂直。u夸克中轴线C上的正电场最强,然后以扇形方式展开,正电场逐渐减弱,负电场逐渐增强,到d夸克中轴线D上负电场最强。

在进一步讨论之前,需要先明白一个电学效应。当正负电场中和时,正负电场并没有消失于无,而是叠加在一起,当正负电荷分离时,它们所带正负电场得以恢复。

将导线接入电源,在电压的作用下,电子d夸克即负极指向电源正极,u夸克即正极指向电源负极,电子磁场因叠加而在导线周围形成环形磁场。此时虽然导线周围的正负电场仍然处于中和状态,但电子正负电场因首尾相接而变为有序,沿导线方向形成一圆柱形电场。由于电子正电场总是隐含场,称该圆柱形电场为圆柱形负电场。圆柱形负电场遵循左手定则,握拳的四指代表磁场方向,伸直的拇指代表负电场方向,环形磁场与圆柱形负电场相互垂直。

将载流导线绕成线圈,于是圆柱形负电场成为环形负电场。此时不但磁力线从线圈两端延伸出去,环形负电场也从线圈两端延伸出去。线圈两端的环形负电场与磁场仍然相互垂直,仍然遵循左手定则,只是握拳的四指代表环形负电场方向,伸直的拇指代表磁场方向。将一负电荷或正电荷水平射入线圈形成的环形负电场,这时环形负电场将迫使负电荷顺着环形负电场方向做圆周运动,迫使正电荷做逆向圆周运动。需要提起注意的是,此时不是磁场使电荷做圆周运动,而是环形负电场迫使电荷做圆周运动。从这里可以看到,所谓电磁感应,实际上是线圈的环形负电场对电子产生作用。由此也证明了电场与磁场不能相互感应,或者说不能相互作用。

 

3-1、旋子精构场

由于:1、旋子自旋形成环形磁场,吸喷以太场形成有源场。夸克中轴线上的有源场的场强最强,然后以扇形展开逐渐减弱。2不同旋子有着不同的夸克结构。3、不同种类的旋子场不能相互作用,而同种旋子场同性相斥、异性相吸。4、不同旋子场有着不同的作用距离与相对场强。5、由近而远各种旋子场的衰减速率不同。因此各种旋子场在旋子周围的分布是非均匀的,它们共同形成一种精细结构,称旋子精构场。不同旋子有着不同的精构场,而不同精构场有着不同属性。

 

3-2、核子精构场

核子u夸克中轴线上正核场最强,d夸克中轴线上负核场最强,它们的相互吸引形成u-d核键u夸克与d夸克以对接的方式相互吸引,同时以相互排斥的正万有场保持距离,使核子不至于发生坍塌多核体中的质子与中子相对静止。

质子与中子以正负核场相互吸引,使质子精构场与中子精构场得以叠加,从而形成核子精构场。相同核子有着相同的空间点阵,具有相同的精构场与属性,不同核子有着不同的空间点阵,具有不同的精构场与属性。元素周期性变化,就是随着质子数的逐个增加,使得核子精构场及其属性发生规律性的变化。

在核子精构场的作用下,核子以势能最低的方式自动调整其精构场,形成稳定的核子结构。由于核子以正万有场相互排斥,因此多核体只有在高能条件下如在恒星内部才以形成。放射性元素在形成之初就具有了不稳定结构,在旋子精构场的作用下,它们自动调整其结构。一旦核子中有氦核产生,它就会被正万有场轰出核子,这就是α射线的产生。u-d核键的长度(键长)是可变的,即核子势阱具有弹性,在放射性元素进行结构调整时,核子在核子势阱中振动产生γ射线。γ射线是一种频率极高的高能波,它们相互作用可产生电子。电子不具核场,它们一旦产生,就被正万有场轰出核子,这就是β射线的产生。

既然多核体由质子与中子构成,那么为什么放射性元素放射出来的粒子不是质子或中子而是氦核呢?这是因为氦核中的两个质子的u夸克与d夸克分别与两个中子的d夸克与u夸克相结合,使得氦核中的质子与中子没有了空位的u夸克与d夸克,从而使得氦核不能与其它核子相结合,因此氦核一旦形成,就会被正万有场轰出核子。放射性元素放射氦核,不但说明质子与中子具有Y形的夸克结构,也说明质子与中子以u-d键相结合。

 

3-3、原子精构场

核子u夸克中轴线上正电场最强,它们形成电子势阱,落在电子势阱中的电子称为势阱电子。核子与势阱电子以正负电场相互吸引,以相互排斥的正万有场保持距离,势阱电子落在电子势阱中,使得势阱电子与核子相对静止。核外电子并不象当今理论说的那样绕核旋转。

由于核子精构场是固定的,因此原子的电子势阱位置、强度、方向以及势阱电子的位置、深度、固有频率都是固定的。

核子与势阱电子形成电子势阱-势阱电子键,简称原子键,不同原子键有着不同键强、键长与键角。

核子精构场与电子精构场的叠加,使得相同原子具有相同的精构场与相同的属性,不同原子具有不同的精构场与不同的属性。

在外力作用下,势阱电子在电子势阱中产生振动。振动过程是势阱电子的势能与动能不断转化为波能的过程,当势阱电子的势能与动能全部转化为波能,势阱电子又将静止于电子势阱中。势阱电子在电子势阱中的振动产生如下分立的脉冲波:

 

核子中电场的相互作用,使得电子势阱的强度有强弱即深浅之分,从而使得不同电子势阱中的势阱电子有着不同的固有频率,电子在不同强度的电子势阱中振动产生不同频率的波。无论是原子的特征谱线、发光谱线,还是物体颜色,它们都是势阱电子振动产生的结果。下面重新解释绝对黑体辐射实验:

 

 

 

 

 

 


 

横坐标代表波长,纵坐标代表不同温度下波能的分布。不同深度的势阱电子产生不同波长的辐射,波峰的形成源于波长接近的辐射相对集中。温度相对低时,只有浅层势阱电子即波长较长的势阱电子被激发出来。随着温度的升高,深层势阱电子即波长较短的势阱电子逐个被激发,这就是波能峰值逐步左移的原因。随着温度的升高,不但被激发的势阱电子数越来越多,它们的振幅也越来越大,即波能越来越大,这就是曲线逐渐上升的原因。越是深层势阱电子越是难以被激发,这就是波能峰值后面曲线下降的原因。势阱电子在电子势阱中振动产生的辐射是离散的脉冲波,这就是普朗克能量子的产生。

 

3-4、分子精构场

一个质子有两个u夸克即有两个电子势阱,通常质子只以一个电子势阱与一个电子相结合,此时另一个电子势阱就成了空位电子势阱。当一个原子以其空位电子势阱与另一个原子的势阱电子相结合,两个原子就以共有势阱电子的方式化合为分子。

原子之间形成的键也是电子势阱-势阱电子键,简称分子键,又称化学键。一个原子往往能够以多个分子键与其它原子相结合,并且场强较强空位电子势阱优先与其它原子的势阱电子相结合。

由于原子的空位电子势阱与势阱电子的位置都是固定的,因此原子间的分子键形成的夹角也是固定的,这就是键角的产生。不同原子以不同键长、键强、键角结合为不同的分子。原子精构场的叠加,使得相同分子具有相同的精构场与相同的属性,不同分子具有不同的精构场与不同的属性。

当某种原子或分子A以它们的精构场与其它原子或分子B精构场相互结合为C分子时,C分子将获得新的精构场与属性。C分子再与其它原子或分子D结合为E分子时,E分子又将获得新的精构场与属性。如果此时BD相结合并且与A产生分解反应,A就成了催化剂。C分子精构场与E分子精构场则起催化作用。

不同物体之所以有不同颜色,是因为分子中的不同电子势阱有着不同的固有频率,在光照等外力的作用下,不同电子势阱中的电子振动将产生不同频率的光,这就是物体颜色的产生。分子键也具有弹性,化学反应中吸收或释放能量的热效应,以及物体燃烧产生的光,也都是势阱电子在电子势阱中振动产生的结果。

相同原子、分子有着相同的粒子空间点阵,这就是各种晶体形成的原因。

核外电子绕核旋转论不但无法解释由原子、分子产生的一系列效应,还会产生种种悖论。

 

3-5、生物大分子复杂可变精构场

普通分子相对简单,不但包含的原子数较少,它们的精构场及其属性也是固定不变的。生物大分子则不同,生物大分子是链条状的,不但包含的分子数量多,使生物大分子有许多反应位点,更为重要的是,在其自身精构场的作用下,其形体可自行发生变化,从而形成新的精构场,生物大分子的精构场是复杂可变的,生物大分子精构场称为复杂可变精构场。

在生物大分子复杂可变精构场的作用下,生物大分子可自行折叠为颗粒状,颗粒状的生物大分子的精构场是固定的,这是生物大分子晶体得以形成的原因。

相同生物大分子具有相同的精构场与属性,不同生物大分子具有不同的精构场与属性。当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点阵发生变化时,其精构场随之发生变化。当生物大分子与其它分子、原子、电子化合或分解时,其精构场及其属性也将发生变化,这使得生物大分子能以其复杂可变精构场适应与选择复杂变化的环境。

蛋白质由数量众多的氨基酸构成,核酸由数量众多的核苷酸构成,后者称生物小分子。生物小分子的精构场是固定不变的,就这一点而言,它们与普通小分子没有什么区别,由生物小分子构成的短链与生物大分子长链也没有严格的界线,然而生物大分子复杂可变精构场的形成,不但使分子获得了生命,也打破了必然律对世界的统治。选择意味着自由,生物大分子的形成尤如一支异军突起,在必然世界中开创了一个自由的世界。

生物大分子聚集构成细胞,细胞构成生物体。细胞中不同的生物大分子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它们共同履行复杂的生命活动。生物大分子的复杂可变精构场不但使得生物大分子能够适应与选择环境,而且使得生物能够不断进化。

 

四、光学

4-1、物体表面以太场层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光能以具有弹性的真空为传播介质,真空就是以太场。下面讨论透明体。任何物体表面都有一层凭肉眼就能看到的厚度约为0.5毫米的以太场暗线。光以以太场为传播介质,光也只以以太场为传播介质,实验证明这层暗线可以使光产生衍射,因此这层暗线只能由以太场构成。在接着的讨论中我们将知道,物体表面暗线的形成实际上是物体内以太场向外的延伸的结果,这一结论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4-2、光透射效应

光在真空中以以太场为传播介质,光在透明体中仍然以以太场为传播介质。光从光疏介质(真空、空气等)射入光密介质(玻璃等透明体)后,频率不变,振幅变小,波长变短,传播速度变慢,回到真空后又恢复振幅、波长及波速,光的这一效应称光透射效应,如下图:               

     

光的透射效应说明透明体中的以太场密度大于真空以太场密度。物体内高密度以太场向外延伸,在物体表面形成密度逐渐变小的以太场层,如下图:

 

光是横波,当光从真空或空气入射物体表面以太场层中时,随着物体表面以太场层中的以太场密度逐渐增加,入射光的波长和振幅逐渐变小。这就是光从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后,波长变短,波速变慢的原因。

当光线穿过透明体,随着透明体表面以太场层密度逐渐变小,不但光的振幅、波长将逐渐恢复,即其传播速度也逐渐恢复,这就是光穿过透明体后波速变快的原因。光通过玻璃后增加传播速度,这是光子论所无法解释的。

 

4-3、光的衍射效应

众所周知,钢针可使光产生衍射效应,然而这是为什么呢?先请看下图:

 

当入射光束和物体表面平行且光束穿过物体表面以太场层时,由于物体表面以太场层中的以太场密度由外而内逐渐增加,因此当光波向下即向物体方向振动时,光的波长会变短,振幅会变小,也就是两个相邻波峰之间的距离缩短。而当横波的光向上即向离开物体方向振动时,光的波长因恢复而变长,振幅因恢复而变大,这又使得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有所增加。波峰距离的这种变化导致水平光束向物体一侧发生弯曲。这就是光通过物体表面暗线时产生的衍射效应。

 

4-4、光折射

当光线斜着射入玻璃表面以太场层时,如下图:

 

根据光透射与衍射效应同一原理,当光向玻璃方向振动时,光的波长和振幅将变小,于是相邻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缩短,而当光向离开玻璃方向振动时,光的波长和振幅将有所增加,于是相邻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有所增加,这样光就会向内侧即玻璃一侧发生弯曲。

随着玻璃表面以太场层中的以太场密度逐渐增加,光的波长和振幅将加速减少,于是内侧波峰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即弯曲程度越来越大,或者说折射角越来越小。当光束进入玻璃等透明体后,由于玻璃内的以太场密度基本上是均匀的,因此光束以直线的方式进行传播。从宏观上看,将光束在物体表面以太场层中的弯曲忽略不计,光束发生折射。

不同透明体有着不同密度的表面以太场层,因此不同透明体有着不同的折射率。物体表面以太场层密度越大,其折射率越大。一般而言,气体折射率大于真空,液体折射率大于气体,固体折射率大于液体。

在单位长度内,光的频率越高,其所含波数就越多。在同一透明体表面以太场层中,波数越多折射的次数也就越多,因此频率越大的入射光,其折射率也越大。

对于同一频率的光束,一方面随着入射角逐渐变大,折射角也逐渐变大,另一方面入射角越大,玻璃表面以太场层内所含波数越多,因此折射的次数也越多,折射角越小,因此折射率不是入射角与折射角之比,而是入射角正弦值与折射角正弦值之比。

所有光学仪器的制作,都与透明体表面以太场层相关。比如当光透射三棱镜时,入射光将两次通过玻璃表面以太场层,两次折射将使复合光产生色散效应。凹凸镜工作原理也与玻璃表面以太场层直接相关。

 

4-5、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新解

地球大气层是透明体,地球带着大气层同步运动使得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不可能产生光干涉效应。

下面是一个轰动一时,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光学事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预言,万有引力场会使时空弯曲,当光经过恒星附近时,光线将因此发生弯曲,如下图:

                       

1919529发生了日全食,英国皇家学会和英国皇家天文学会观察到远处恒星发出的光经过太阳时,星光果然发生了弯曲,于是人们认为相对论被证实了。

然而事实是,随着太阳大气层中的原子离子密度由外而内逐渐增加,大气中以太场密度同步增加。大气层的以太场相当于物体表面以太场层,当光线经过星球空气时,光线将发生弯曲(衍射)。上图A为远处恒星光源,B的小圆是太阳,大圆是太阳大气中的大气层即以太场层,C为月亮,D为地球上的观测者,ABCD在同一条线上。当光线F经过太阳大气层时,由于太阳大气层以太场层由外而内以太场密度逐渐加大,于是光线F在太阳附近发生弯曲,于是地球观测者看到了太阳背后的恒星光。从这里可以看到,恒星使光线发生弯曲与物体表面以太场层使光线衍射出于同一原理,并非什么恒星引力使空间发生弯曲。

 

4-6、光学证明了什么

光在真空中以以太场为传播介质,光在玻璃等透明体内以及物体表面暗线中仍然以以太场为传播介质。

透明体可以产生的透射、折射等各种光学效应,证明透明体内的以太场密度大于真空,物体表面暗线可使光线产生衍射效应,不但证明物体表面暗线是以太场层,而且证明物体表面以太场层是物体内以太场的延续,这就证明了质子、中子、电子等所有基本粒子携带以太场,而携带以太场的原因是它们都是微观以太场旋涡,都是旋子。旋子在自旋与吸喷以太场的过程中,在旋子表面形成由内而外密度逐渐减少的以太场层,称旋子表面以太场层,旋子表面以太场层的叠加使得物体内部以太场密度大于真空,使得物体表面形成以太场层。

 

五、意识的本原与进化

意识首先是一个自然科学对象,然后才是一个文化学对象。

要认识什么是意识,需要对许多概念进行重新定义,需要以新的高度与新的角度对这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拓展,将原本只适用于物质的概念运用到意识学中去。

事物对外来作用做出反应的属性称意识。事物的意识性是事物自身具有的,事物的意识性表现于事物的相互作用中。

相同事物具有相同属性,不同事物具有不同属性,事物总是以自己特有的属性对外来作用做出特有的反应。事物属性又称本能,事物保持其特有属性又称物种意识。

外在事物也具有自己特有的属性,事物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表现为作用与反作用,反作用又称反馈。不同的作用产生不同的反作用就是产生不同的反馈。

事物保持其属性称记忆,事物在相互作用中继续存在又称自我保存。记忆是回忆、识别、理解的前提。事物的相互作用过程就是相互感受、相互识别的过程。相互作用产生力,力就是控制,表现为意志。力导致变化,变化是进化的前提。事物以规律的方式运行着,规律就是意志。本能、物种意识、反馈、自我保存、记忆、感受、识别、力、变化、控制、意志等既是构成意识的基本要素,也是意识进化的前提,人类意识就是在这些基本要素的基础上进化出来的。

以太场相互吸引与相互排斥的属性说明以太场具有意识性。以太场保持其属性说明其具有记忆功能。以太场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相互感受、相互识别、相互反馈、相互控制的意识过程,以太场以规律的方式运行表现为意志。以太场既具物质性又具意识性,以太场既是物质的本原又是意识的本原。物质与意识没有第一第二的区别,也没有谁从属于谁。

随着以太场不断演变与进化,以太场的物质性与意识同步演变与进化。旋子精构场的意识性复杂于从而也高级于以太场意识性,核反应与化学反应都既是物质过程又是意识过程。核子精构场意识性高级于旋子精构场,原子精构场意识性高级于核子精构场,分子精构场意识性高级于原子精构场。

生物大分子能够以其复杂可变精构场记忆与识别环境因子的生命意义,进而做出自我保存的选择,生物大分子复杂可变精构场已经具有适应与选择环境的生物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生物大分子复杂可变精构场的意识性不是一般意义上高级于普通分子。细胞是由生物大分子构成的系统,生物大分子的相辅相成、相互制约,以及它们共同进行的新陈代谢、自我复制、趋生避死、趋乐避苦、趋利避害等生命活动,说明细胞具有了比生物大分子复杂可变精构场更自由的主观能动性,具有了相对完整的生物意识。生物的所有生命活动都是意识活动。

物理变化是一个初级的意识过程,化学反应是一个高级于物理变化的意识过程,生命活动是一个高级于化学反应的意识过程。生物意识由非生物意识进化而来,人类意识由动物意识进化而来。人的神经系统是专门化的信息系统与意识系统,大脑既是一个处理信息的系统,也是一个进行感觉、情觉、知觉、意志等显意识活动最高神经系统,大脑额叶则是概念思维区。概念产生于以符号(语音、文字、表情、手势等)命名意象。人不但能够在记忆以及自由而有序组合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概念思维,词义即概念,还能够用语言进行交流,从而能够在不断积累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发现、发明、创造等主观能动性活动,人具有最强选择能力与最高自由度,具有最高级意识。

人的所有行为都受意识支配,而意识可以是本能的潜意识,也可以主观能动性的显意识。只有具有了发明、创造的意识才能进行发明、创造,只有具有了制作工具的意识,人才能制做出工具。人类文化是人类意识的产物,人类意识史表现为人类文化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