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龙江各地地名由来

 逍遥书屋123 2015-02-09
    简称黑。在我国东北地区北部。古为肃慎地,汉为挹娄及夫余地。黑龙江,因江水色黑,蜿蜒如游龙,故名。清康熙初在黑龙江沿岸筑城,即取名黑龙江城(今瑷珲旧城)。后设黑龙江将军,亦因驻在黑龙江城而得名,管辖松花江口以上的黑龙江流域。清光绪时建省。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东北的省份。早在距今三至四万年的旧石器时期,此地就有人类活动。先秦时期,这里分布着肃慎、浍貊和东胡三大族系的先民。公元前2000多年,肃慎向帝舜献楉矢石砮。肃慎在汉代称挹娄,魏晋称勿吉,隋唐称靺鞨,金代称女真,清代始称满洲。黑龙江地区最早建立的地方政权是战国后期的夫余国。唐代设室韦都督府、黑水都督府和渤海都督府。契丹灭渤海后,一度建东丹国。金代建都于会宁府(今黑龙江省阿城市白城)。迁都燕京(含北京)后,在黑龙江地区元代为辽阳行省所属开元路、水达达路。明代在东北设奴儿干都指挥使司,辖384卫、24所。清初设宁古塔昂邦章京,后移吉林,改称吉林将军,并增设黑龙江将军,分别管辖黑龙江流域的广大地区。17世纪80年代,清政府取得雅克萨战役的胜利,打击了沙俄侵略气焰,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了中俄东段国界。19世纪中叶,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割去我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黑龙江省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有黑龙江、嫩江、松江、合江、牡丹江五省,不久合为黑龙江、松江两省。1954年合并为黑龙江省,省会设在哈尔滨市。



   哈尔滨市▲

  位于东经126.6°,北纬45.7°,在黑龙江省西部。1905年置滨江厅。哈尔滨,系金代“阿勒锦”村之转音。据《钦定金史语解》“阿勒锦”系女真语“荣誉”之意。一说为满语“晒网场”之意。1913年改滨江县。1932年设哈尔滨市。 哈尔滨地名的由来,据有关资料记载,有如下几种说法。《哈尔滨考》考证:“哈尔滨”是女真语“阿勒锦”一词的译转,是“荣誉”的意思;《满州地名考》记载:据说沙俄设置哈尔滨市街建设局时,曾经对地名的设置花费了很多的脑筋,巡视了松花江沿岸的一些小村落,,并向当地人寻问了地名,当地人称此地为哈欧滨。同时沙俄也曾设想了许多名称,但都未采用。最后取名为哈鲁滨。一九0O年制作的地图上就出现了“哈鲁滨市街”的名称。“哈鲁滨”系满语“鱼网”的意思。据说很早以前这一带是满人的一个较大的捕鱼区,汉人称之为晒网场。后哈鲁滨音讹为哈尔滨;又有些资料记载:昔日此地是松花江岸的一片草原地带,蒙人以此地草甸平坦,遥望如哈喇,故称哈喇滨,后音讹哈尔滨。

  阿城市▲

  位于东经126.9°,北纬45.6°,在黑龙江省西部,哈尔滨南部。1909年设县。阿城,是满语阿勒楚喀城的简称,意为黄金。县名因城东阿勒楚喀河(阿什河)而得名。1987年设市。

  尚志市▲

  位于东经127.9°,北纬45.2°,在黑龙江省南部。1946年抗战胜利后,为了纪念抗日民族英雄,抗联三军军长,第二路军副总指挥赵尚志烈士,改珠河县为尚志县。1988年设市。

  双城市▲

  位于东经126.3°,北纬45.3°,在黑龙江省西缘。清光绪八年(1882年)设双城厅,宣统元年(1909年)升为双城府,1913年设县。因县境东南有两座金代古城(达河寨、布达寨)而得名。1988年设市。

  五常市▲

  位于东经127.2°,北纬44.9°,在黑龙江省南部,1913年设县。得名于清同治年间的五常堡,固有仁,义、礼、智、信五个城门,取儒教“三纲五常”之名,故名五常。1993年设市。

  呼兰县▲

  位于东经124.8°,北纬48.4°,在黑龙江省中南部。1913年设县,因境内呼兰河而得名。呼兰,系满语,意为烟筒。

  依兰县▲

  位于东经129.5°,北纬46.3°,在黑龙江省中部。1913年设县。依兰,源自依兰哈喇,系满语,意为三姓。因赫哲族的葛依克勒、胡什哈里、卢业勒三姓居此,故名。

  巴彦县▲

  位于东经127.4°,北纬46.0°,在黑龙江省中南部。1919年设县,旧名巴彦苏苏,有巴彦河。巴彦,系满语,意为富,苏苏,意为高梁。“巴彦苏苏”是满语 “富饶的村庄”的意思。

  通河县▲

  位于东经128.7°,北纬45.9°,在黑龙江省中部。清光绪年间置大通县,因大通河为名。1914年因与甘肃省大通县重名,故改今名。

  宾县▲

  位于东经127.5°,北纬45.7°,在黑龙江省中南部。1913年置县。以故宾州为名。因辽代在此筑宾州城。

  方正县▲

  位于东经128.8°,北纬45.8°,在黑龙江省中部。清末设县。有湖名方正泡,其形方正故名。

  木兰县▲

  位于东经128.0°,北纬45.9°,在黑龙江省中部。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设县。以木兰达河为名。木兰,系满语,意为“围场”或“牧马场”。 

  延寿县▲

  位于东经128.3°,北纬45.4°,在黑龙江省中部。1902年在长寿山地方置长寿县。1914年因与四川省长寿县同名,改名同宾县,后以县内有著名的蚂蜒河(“蚂蜒”系满语,意为“肘子”),因而取长寿山和蚂蜒河各一字,故名,取蚂蜒河之“蜒”字。长寿山之“寿”字,组成地名“延寿”。


    大庆市▲

  位于东经125.0°,北纬46.6°,在黑龙江省西部。1959年松辽盆地第三号探井喷油了。这时正是我国建国十周年大庆的前夕,为纪念这个大喜大庆的日子,给这个油田取名为大庆。1979年由安达市改今名,以油田名命名。

  林甸县▲

  位于东经124.8°,北纬47.2°,在黑龙江省西部。相传城北三十余里,昔有林姓开店,称作林家店。又四周多草甸,故称林家甸。清议设县时,遂拟名林甸。1917年置县。

  肇州县▲

  位于东经125.2°,北纬45.7°,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西部。1913年设县。肇州之称起源于金代。金建国后,因此地为金国祖先肇兴之地,故名。

  肇源县▲

  位于东经125.1°,北纬45.5°,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西侧。1956年设县。以金太祖完颜旻在此破辽,肇基王绩得名。取两肇(肇州、肇东)之本源含义,将此地定名为“肇源 ”。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位于东经124.4°,北纬46.8°,在黑龙江省西部。1966年置县。杜尔伯特为蒙古科尔沁十旗之一部。蒙古语,意为“四”。成吉思汗的十二世祖道布莫尔根之兄有4个儿子,被称为杜尔伯特氏。


    鹤冈市▲

  位于东经130.3°,北纬47.3°,在黑龙江省东北部。1908年设鹤冈县,因县治在鹤丘岗,故名。1946年置兴山市,1949年改今名。

  萝北县▲

  位于东经130.8°,北纬47.6°,在黑龙江省东北部。1915年设县。因位于托罗山之北,故名。《钦定盛京通志》:“国语(满语),托啰,桃也。”

  绥滨县▲

  位于东经131.8°,北纬47.3°,在黑龙江省东北部。1929年设县,因县治在绥滨镇,故名。


    黑河市▲

  位于东经127.5°,北纬50.2°,在黑龙江省北部,黑龙江畔。1980年设市。因临黑龙江而得名。

  北安市▲

  位于东经126.5°,北纬48.2°,在黑龙江省中北部。1938年设北安县,因北安镇得名。因地处海伦北部,取“北方平安”之意。1947年设市。后撤,1982年复设市。

  五大连池市▲

  位于东经126.3°,北纬48.7°,在黑龙江省中北部。1983年设市。因湖而得名。为老黑山和火烧山喷发而形成五个串珠状堰塞湖,因湖自南向北为头池、二池、三池、四池、五池,衔接如串珠状,故名。

  逊克县▲

  位于东经128.4°,北纬49.5°,在黑龙江省北部。1932年设逊河县,因逊必拉河而得名。“逊河”,又称“逊别拉河”。“逊别拉”为满语,“逊”为“奶浆”之意,“别拉”为“河”。奇克县,因山得名。境内有一山称之为“奇克勒”,后转音为“奇克特”,简称“奇克”。1929年设奇克县,旧奇克特,系鄂伦春语新屋之意。1949年逊河县和奇克县合并,各取一字为名。

  嫩江县▲

  位于东经125.2°,北纬49.1°,在黑龙江省西北部,嫩江上游。1913年设县,因水得名。嫩江清初称“诺尼木伦”,诺尼为满语“碧绿,“木伦”为“江”的意思。嫩,系蒙古语,意为碧绿。一说系满语,意为妹妹。

  孙吴县▲

  位于东经127.3°,北纬49.4°,在黑龙江省北部。1947年设县。有孙、吴二姓居此,以孙、吴两家地营子而得名。

  呼玛县▲

  位于东经126.6°,北纬51.7°,在黑龙江省西北。1913年设县。因境内有呼玛尔河而得名。呼玛尔,系满语“烟囱”之意。一说系蒙古语“行围前引之人”的意思。

  塔河县▲

  位于东经124.7°,北纬52.3°,在黑龙江省北部。1980年设县。县治设在塔河,因名。塔河,一作塔哈,系蒙古语铁掌之意。

  漠河县▲

  位于东经122.4°,北纬53.0°,在黑龙江省北端。1918年设县。县治设在西林吉,因原有漠河镇,故名。据《呼玛县志》:“漠河,又名墨河。发源于大兴安岭,北流入黑龙江。河水黑如墨色,故名墨河。”

     鸡西市▲

  位于东经130.9°,北纬45.3°,在黑龙江省东南部。1942年设鸡宁县,1949年改鸡西县,因处鸡冠山之西而得名。一说鸡西为满语“带毛鹿皮”之意。另一说鸡西与集贤为同词异译,意为“穿鹿皮衣的人”。1950年改市。

  密山市▲

  位于东经131.8°,北纬45.5°,在黑龙江省东部,与俄罗斯为邻。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设蜂蜜山招垦局,俗称局子街。光绪三十四年设密山府。1913年设县,因县城东南有蜂蜜山而得名。伪满时将“蜜” 字改为“密”字。1988年设市。

  鸡东县▲

  位于东经131.0°,北纬45.3°,在黑龙江省东部,鸡西市东,邻接俄罗斯。1984年设县。因位于鸡冠山之东(一说为鸡西市东)而得名。

  虎林市▲

  位于东经132.9°,北纬45.8°,在黑龙江省东部。1913年置县。县因境内的七虎林河而得名。又有七虎林山。“七虎林”系满语“稀忽林”之转音,“沙鸥”之意。1996年设市。

  佳木斯市▲

  位于东经130.3°,北纬46.8°,在黑龙江省东部,松花江畔。1930年设市。甲母克寺噶珊”,后汉译“嘉木寺”、“贾木司”、转为佳本斯,赫哲语,意为“尸体”。相传这里为古代的墓地。在其东郊敖其一带曾发现过金元时代的墓群。一说“佳木斯”系满语“驿丞”之意。

  同江市▲

  位于东经132.5°,北纬47.6°,在黑龙江省东北部。又称拉哈苏苏。拉哈苏苏,为赫哲语,即“老屋”之意。以地濒临混同江故名。1919年设临江县,因与吉林省临江县同名,1914年改设同江县。1987年设市。

  富锦市▲

  位于东经132.0°,北纬47.2°,在黑龙江省东北部,松花江畔。1909年设县。富锦,源自富克锦,由明代“弗提卫”或“福题希卫”转音,系赫哲语,意为“岗”。一说为满语“小市场”。1988年设市。

  桦川县▲

  位于东经130.7°,北纬47.0°,在黑龙江省东部。1909年设县。因县治在桦皮川,故名。原指依兰府南境之桦皮川,因其地桦树甚多,故名“桦皮川”。 

  抚远县▲

  位于东经134.3°,北纬48.3°,在黑龙江省东北隅。1913年设绥远县,1930年因与山西绥远县重名,遂改今名。取“安抚边远”之意。一说因抚远山而得名。

  桦南县▲

  位于东经130.5°,北纬46.2°,在黑龙江省中东部。1946年由桦川县南部划出置县,故名。

  汤原县▲

  位于东经129.8°,北纬46.7°,在黑龙江省中东部。1907年设县。汤原,因汤旺河而得名。汤旺河,金代为土温水或陶温水,元代为桃温水,明代称吞河,清代始称汤旺。据《钦定盛京通志》“国语(满语),屯,海岛也。”“汤旺、土温、桃温、吞河皆一音之转”,为满语“岛”之意。

 牡丹江市▲
  位于东经129.6°,北纬44.5°,在黑龙江省东南部。1937年设市。牡丹江系满语,意为弯曲的江。牡丹江婉蜒曲折流行于老虎岭的群山之中,故名。市因河得名。 牡丹江地名是以牡丹江河流而得名。牡丹江在唐代称忽汗河(一作忽汗水);金代称呼里改江(一作骨乌里改江);元代称忽尔哈河;明代称胡里改江(又称呼拉哈河、虎尔哈河、胡尔哈河、呼尔哈河、火儿哈河);清民称虎尔哈或牡丹江。上述出现的名称,大都为音似字异,均为满语“湾曲”的意思(另一种解释为“响水”)。牡丹江河流蜿蜒曲折,流淌于老爷岭的群山之中,故名为牡丹江,含有湾曲的江水之意。最早为站名,后建置市制时取其为地名。

  绥芬河市▲

  位于东经131.2°,北纬44.4°,在黑龙江省东南角,东邻俄罗斯。1975年设市。因位于绥芬河上游,故名。绥芬,系满语,为“率宾”译音的演变,意为锥子。

  林口县▲

  位于东经130.0°,北纬45.2°,在黑龙江省东南部,牡丹江东北部。1939年设县。因县位于老虎岭和完达山的交接口的林门镇,故名。

  东宁县▲

  位于东经131.1°北纬44.0°,在黑龙江省东南隅。邻接俄罗斯。1909年设东宁厅,1913年改县。因位于宁安之东,故名。

  海林市▲

  位于东经129.3°,北纬44.5°,在黑龙江省东南部,牡丹江市西侧。从宁安县析置县。海林源于取新海与五林两县各一字,又因海浪河面得名,“海浪”,一作海兰,系满语,意为“榆树”。1998年设市。

  穆棱市▲

  位于东经130.5°,北纬44.9°,在黑龙江省东南部。宣统元年(1909年)设县。以穆棱河得名。穆棱,系满语,是“穆勒恩”、“木伦”的转音,意为马。1995年设市。

  宁安市

  位于东经129.4°,北纬44.3°,在黑龙江省南部,与吉林省为邻。1913年设县。相传有兄弟六人各占一方,而得名宁古塔,宁安源于“宁古塔”,系满语“六个”之意,“安”,平安之意。1993年设市。

 七台河市▲

  位于东经130.8°,北纬45.8°,在黑龙江省东部。1970年设市。因县有七台河而得名。另说来自朝鲜族语,朝鲜族居民称呼这片土地为齐得和(音译),是莘屋的意思。

  勃利县▲

  位于东经130.5°,北纬45.7°,在黑龙江省东部。1918年设县因伯利河(今西北楞河)为名。勃利,系满族剖阿里部名,意为“弓”一说意为“碗豆”。

 

  齐齐哈尔市▲

  位于东经123.9°,北纬133.9°,在黑龙江省西部。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设黑水厅,后升龙江府,1913年改龙江县。1936年设齐齐哈尔市。齐齐哈尔,系蒙古语,意为“边地”。达斡尔语“奇察哈里”的转音,意为“边疆”或“天然牧场”。 齐齐哈尔市,旧称卜魁(又称卜奎)。齐齐哈尔系蒙语“边地”之意。最早是一屯名。康熙年间,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会同宁古塔将军佟珍宝议干齐齐哈尔屯及伯都纳地方建木城,后因齐齐哈尔与墨尔根中隔嫩江不便,于是将城址改筑于卜魁(又称卜奎),但仍以齐齐哈尔为名。而当地人习称卜魁,故此地又有卜魁之称。卜魁其名称的由来其说不一,一种说法是来源于元代的事苦江军民万户府。“卜魁”又作“李苦”、“布呼”这些均为蒙语,即‘有鹿”之意;另一种说法,“卜魁”蒙语称“有固”即“大力士”的意思;第三种说法,“卜魁”是达呼尔的村庄名或人名。

  富裕县▲

  位于东经124.4°,北纬47.8°,在黑龙江省西部。1931年置县。县名得自富裕尔河名。富裕尔河又名乌裕尔河,系满语,意为“低洼地”。

  拜泉县▲

  位于东经126.0°,北纬47.6°,在黑龙江省中西部。1906年设县。县名得本地著名的巴拜泉而得名。其全称为“巴拜布拉克”,巴拜,系蒙古语,意为“宝贝”,“贵重”。而“布拉克”为“泉水”,合称为“宝贵的泉水”。

  甘南县▲

  位于东经123.4°,北纬47.9°,在黑龙江省西部。1930年置县。“甘”指放荒丈地的甘字段,“南”指位于海拉尔之南。另据《今县释名》:因“在甘河之南”,故名。另据原名“甘井子”。原为达斡尔族牧民打的一眼井,由达斡尔语“嘎齐堪”演变为“甘井”。

  讷河市▲

  位于东经124.8°,北纬48.4°,在黑龙江省西部,西邻内蒙古自治区。清初属布特哈旗。1913年设县。县因水得名,源自讷木尔河。据《盛京通志》:“国语(满语)讷默尔,嫩也。”满语为“打牲”之意,1992年设市。

  依安县▲

  位于东经125.3°,北纬47.9°,在黑龙江省西部。1923年设依安设治局。1929年设县。依安,来源于依克明安部,建县时取其首尾二字为名。源游牧于此的“依克明安”蒙古部落。取其“依安”二字为县名。

  克山县▲

  位于东经125.8°,北纬48.0°,在黑龙江省西部,1915年设县。原境内有座突兀耸立的死火山,其形状如城阙,俗称喀尔喀勒图山,省作二克山,县以山得名。据《钦定盛京通志》:“蒙古语,哈勒噶图,有门之谓也。”

  泰来县▲

  位于东经123.4°,北纬46.4°,在黑龙江省西部,与吉林省为邻。1916年置县。清为札赉特旗地,土名泰来气屯。“泰来气”系蒙古语,意为“种豆者”。又据《泰来设治局志书》:泰来“俗名泰来气(蒙语转音)为蒙古人栽种之意。盖其初有一栽豆喇嘛在此斩棘披荆,建室居住,故地以人名也”。

  克东县▲

  位于东经126.2°,北纬48.0°,在黑龙江省中西部。1930年设县。原属克山县,因其地位居克山县之东,后从克山县东境划出析置,故名。

  龙江县▲

  位于东经123.2°,北纬47.3°,在黑龙江省西部。清初以濒黑龙江之瑷珲为都会,因以黑龙江名省,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设龙江府而得名,1913年改县。县因水名。

   双鸭山市▲

  位于东经131.2°,北纬46.6°,在黑龙江省东部。1956年设市。因境内市区北部有两山,形如双鸭,故名。

  集贤县▲

  位于东经131.1°,北纬46.7°,在黑龙江省东部。1946年建县。因县治在集贤镇而得名。中华民国初年出放街基时,富锦县县知事与士绅商定,定名为“ 集贤街”。“集贤”系满语“穿鹿皮衣的人”之意。1956年驻地移于福利屯。

  友谊县▲

  位于东经131.8°,北纬46.7°,在黑龙江省东部。1960年设县。后撤。1984年复置。以国营友谊农场得名。因其是苏联政府援建的机械化农场,为纪念两国之间的友谊,故命名为“国营友谊农场”。 

  饶河县▲

  位于东经134.0°,北纬46.8°.在黑龙江省东部,乌苏里江畔。1910年设县,因河得名。又名饶力河。饶力河明代称诺雷河。“诺雷”、“饶力”均为满语“河床流荡不定”之意。因为饶力河主要流经三江低地,河床摆动较大,故名。

  宝清县▲

  位于东经132.0°,北纬46.3°,在黑龙江省东部,佳木斯市南面。1916年设县。因宝清河而得名,宝清,系满语,意为猴子。

     绥化市▲

  位于东经126.9°,北纬46.6°,在黑龙江省中部。1913年设县,1982年设市。绥化因县东北绥棱额山(今绥棱县境)而得名。绥楞阁山(又名绥林阁山),是满语,意为“艾蒿”。  

  安达市▲

  位于东经125.3°,北纬46.4°,在黑龙江省中西部。1913年设县,1984年设市。安达,系蒙古语,“谙达”的转音,意为朋友。一说为蒙古官名。另一种说法是:安达取于东清铁路所经的安达站。含有“平安到达”的意思。 

  肇东市▲

  位于东经125.9°,北纬46.0°,在黑龙江省中南部。1914年设县。因处肇州之东,故名。

  绥棱县▲

  位于东经127.1°,北纬47.2°,在黑龙江省西部。1917年设县。因境北有绥楞山而得名。一说有绥额楞山,“楞”与“棱”同音,便取“棱”字。绥棱,系满语“马蜂”之意,因山上多蚂蜂而得名。

  兰西县▲

  位于东经126.3°,北纬46.2°,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西北。1905年设县。因县城位于呼兰河之西而得名。

  明水县▲

  位于东经125.9°,北纬47.2°,在黑龙江省西部。1929年设县,因县城东南有明水泉子而得名。

  海伦市▲

  位于东经126.9°,北纬47.4°,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以北。1912年设县。以海伦河得名。海伦,系满语,为“开凌”之音转,意为水獭。因海伦河中盛产水獭,故名。1989年设海伦市。

  青冈县▲

  位于东经126.1°,北纬46.7°,在黑龙江省中部。1905年设县。旧名石人岗。石人为金代贵族墓前所置的石翁仲.又名柞树岗,春暖花开时,岗上柞树吐青,故名青岗。“岗”同“冈”。县以此名。

  庆安县▲

  位于东经126.5°,北纬46.8°,在黑龙江省中部。1919年设县。取名于一农户叫于清的人移居于此,以于清二字之音,取积善余庆之意,正式命名为余庆县。后因与贵州省余庆县重名,更名庆安县。 望奎县▲

    地名由来,是指遥望卜奎的意思。取北望卜奎(今齐齐哈尔)之意。卜奎,系满语,似为“摔跤手”之意。



   伊春市▲

  位于东经128.9°,北纬47.7°,在黑龙江省东北部。1952年设伊春县。一说伊春,来自金代的宜春县名。“伊春”系满语“出衣料皮子的地方”。一说意为“一年之伊始”,含有春天来临之意。1958年改市。不是由河得名,伊春境内主要河流为汤旺河,在伊春市市区的一段称为伊春河。汤旺河发源于伊春市乌伊岭林业局桔园林场,入松花江。

    嘉荫县▲

  位于东经130.4°,北纬48.8°,在黑龙江省北部。1955年置县。境内有嘉荫河,又名佳金河,以产优质的黄金著称,讹称嘉荫。 

    铁力市▲

  位于东经128.0°,北纬45.9°,在黑龙江省中部。俗称“铁山包”。在境南有一山丘,称“铁山”,以其地辽代属“铁骊部”,遂名“铁骊”,后更改为“铁力”。1931年置铁骊市,1956年改今名。铁力县因古代铁骊部而得名。1988年设市。

     加格达奇▲ (大兴安岭)

     鄂伦春语,意为“有樟子松的地方”。

     呼玛县▲ 因呼玛河得名。“呼玛”,系达斡尔语“高山峡谷不见阳光的急流”之意 

     塔河县▲ 源于驻地塔河镇名。“塔河”,当地鄂伦春人称“小故其固”,意为“小河” 

     漠河县▲ 以境内漠河命名。漠河因河水黑如墨,又称“墨河”。又因河水曲折旋转若石磨之转动,亦称“磨河”。“墨”、“磨”同音,渐沿用“漠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