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文历法:太陽周年視運動

 johnney908 2015-02-09


  • 天文历法:太陽周年視運動(一)

     

       人們看到太陽南北往來的回歸運動,就是太陽周年視運動。實際上是地球繞太陽的公轉,其運動軌跡稱黃道。地球在繞太陽公轉中,地球上的不同位置與太陽發生位移變化,由於地面受日照有直射斜射的差異,就形成一年中寒暑溫涼移易的司機變動。因此,以年為週期的自然節律主要體現為寒來暑往的四時變化。

     

       從一年看,同樣有一個晝夜陰陽的問題。因為,從春分到秋分,每天都是白天長於黑夜,即光明多於黑暗為陽。從秋分到春分,每天都是黑夜長於白天,即黑暗多於光明為陰。

     

       又一年中,冬至白天最短夜最長,從冬至到夏至白天漸長黑夜漸短為陽。夏至白天最長夜最短,從夏至到冬至白天漸短夜漸長為陰。這樣,冬至,春分,夏至,秋分就將太陽周年視運動的黃道一分為四時,即四象。就是說,太陽的周年視運動和太陽的周日視運動一樣有四象之分。

     

      《周髀算經》對太陽周年視運動的描述是這樣:“冬至.......日出巽而入坤,見日光少。夏至......日出艮而入乾,見日光多。

     

       冬至晝極短,日出辰而入申,陽照三,不復九。夏至晝極長,日出寅而入戌,陽照九,不復三。”

     

       冬至日出辰而入申,說明辰申連線中南回歸線。夏至日出寅而入戌,說明寅戌連線中北回歸線。是天之陰------冬至點對應地之陽-------南回歸線,天之陽------夏至點對應地之陰-----北回歸線。據此繪圖如下:

     

     

       此圖的最大特點是:第一,它表示太陽的周年視運動,並把太陽視周年運動軌跡,採用幾何圖式表示在地面上,而不表示於天空。第二,表示出天地陰陽的對應關係。

     

       有說冬至日出巽而入坤,夏至日出艮而入乾。結合前圖可以繪出下面兩幅十分重要的圖。有太陽在南北回歸線間的往返運動得知,太陽的周年視運動圖是方的。

     

       

       請注意,巽為冬至日出點,乾為夏至日入點,甲圖中,辰戌為太陽,乙圖中,巳亥為厥陰。古人以冬至為制定曆法的始點,故《素問》六氣有時以太陽為六氣之始右旋,有時以厥陰為六氣之始左旋。辰與巳相差三十度。這正是天地之氣相差的度數。《周易·革卦》說“巳,日乃孚”“君子以治曆明時。”現將甲圖乙圖合為一圖如下:

     

       

       我認為圖2~4中的子午卯酉是真地平坐標系,表示地平空間的五方特徵,子北,午南,卯東,酉西;辰戌醜未是赤道作弊系,表示地氣,故《內經》稱辰戌醜未皆屬五行之土;巳亥寅申是黃道坐標系,表示天氣;巳亥之上,厥陰風氣主之,寅申之上,少陽相火主之。而風字有兩種主要含義:第一,風是太陽的使者,無孔不入,傳送太陽的資訊與能量;第二風隨太陽的周年視運動而有八風之別,寒熱溫涼之分;《說卦傳》說“離為火為日”,火勢日的代表,故巳亥寅申所主之天氣,實乃太陽之氣。《素問·六節藏象論》說:“凡十一藏”皆取決於少陽膽,膽經的募穴取名日月,膽字從日,即寅申少陽有日之義。故《素問·生氣通天論》說:“陽氣者,若天與日.......天運當以日光明......”以上所述就是《內經》用來觀測天體視運動的參考系統(見圖2~5).這就是我們說的三極之道,真地平坐標系為人道。

     

       在真地平座標中,古人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配合五行來標度地平方位,即以地平圈北點為子,然後按十二地支次序將地平圈等分為十二個方位,表示地氣隨經度而異。“這十二方位並沒有連接度量的性質,因為它所注重的,不是天體位移的空間大小,而是由天體運動引起的天地空間特徵的變化,連續度量解決不了這一問題。線上的物理學中,空間的特性即場的特性,用場方程來表述。《內經》則通過干支與陰陽五行相配,來表達著天體相對運動中,天地空間特性的變化。這樣的形式雖然很樸素,但在對空間場的性質的認識上,即同樣達到了一定深度。”我國古代天文學所用地平座標表示地平經度,沒有緯度,主要用於天體出沒方位的測量。如《周髀算經》所載冬至日出辰而入申,夏至日出寅而入戌。

     

       《內經》真地平坐標系,主要用於兩種古老的觀象授時系統。一種是將天球黃道附近的二十八宿恒星劃分為四象,在黃昏時觀察升到南方中天的是哪一宿,來確定一年之中的四季,入《尚書·堯典》所說:“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警授人時......日中星鳥,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虛,以殷仲春......日短星昴,以正仲冬”。這段文字,就記載了上古時代的羲和中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黃昏,觀察張,心,虛,昴四仲中星上中天於南方午位,以確定四季仲月的情況。古人觀測二十八宿的目的的不僅僅是用來定四季,主要是用來觀察日月五星的運行。如《論衡》說“二十八宿為日月舍。”另一種是用來觀察北恒星顯圈內終年不落運轉不息的北斗星,視其所指地平方位,來確定一日之中的十二時辰,一年之中的十二月,謂之“鬥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