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地名、大来头,让我们走街串巷长知识

 kaola2007 2015-02-10

关注“南京旅游”↑↑↑,新鲜资讯天天奉献,在下拉菜单中,还可发现更多精彩,如“南京攻略”就有最新的《来南京过大年》指南。

  走在秦淮境内,无论是历史典故,还是诗画传奇,你都随手可得。这一条条蜿蜒的街巷,撑起了秦淮历史的脉络。在街巷上行走的人们,则像新鲜的血液,他们的喜怒哀乐,激活整座城市的生命。

  千百年来,老街巷有如静默的记录者,见证了无数的聚散离合。现在,让我们按图索骥,看看秦淮这些“老”地名背后都有什么“大”来头。


【洪武路】

  洪武路是秦淮境内的一条南北向街道,南至白下路,过内桥接中华路,北至中山东路,接洪武北路。洪武路之名得名于明太祖朱元璋之年号。

  洪武路原是南唐皇宫所在地,南端的内桥即是就地取名。明清时期,洪武路称“卢妃巷”、“老王府”、“土街口”,是南京城内南北干道之一,向南直通聚宝门,即今天的中华门。卢妃巷之名,来源于明世宗妃卢氏,相传她就居住于此地。1930年,国民政府将此处定名为洪武路。


【明瓦廊】

  明瓦廊位于中山南路西侧,南起大香炉,北至石鼓路东口。

  明瓦是古代民间盖房嵌于窗户或天棚上的一种透明瓦,用半透明的蛎、蚌等物的贝壳,磨成薄片制成。此处在明代时原是经营明瓦的场所,故而得名。如今,明瓦廊已经成为南京城内有名的美食一条街,南北小吃汇聚于此,人声鼎沸直至深夜。


【利济巷】

  利济巷北至中山东路,南端连科巷,东临长白街,原名“离子巷”。相传贡妃担心朱元璋加害于儿子朱棣,便将他送出西华门,母子二人在大街上泣别,这泣别之处便被称为“离子巷”。

  明朝时离子巷口母子泣别,百年后,曹雪芹也诞生于这离子巷里的江南织造府内。要说离子巷的更名,是乾隆皇帝下江南留下的“礼物”。当年乾隆爷下江南便是入住织造府,史称“驿宫”。乾隆迁出织造府,改建行殿,“驿宫”便正式改作“行宫”,也就称为南京百姓口中的“大行宫”。


【杨公井】

  杨公井西抵延龄巷,东过太平南路,位于户部街北侧。相传清末光绪年间,南京城遭遇大旱,在此驻军将领杨镜岩带领三军士兵连掘三口大井,解决士兵与老百姓的吃水问题。当地百姓为了纪念杨镜岩,便在井旁为他立碑,并将此井命名为“杨公井”。

  如今,“杨公井”作为地名延续下来,而路口的那座古籍书店,以及路两旁郁郁葱葱的法桐树,则成为这里最具特色的标志,无论是在书店里阅读史籍,还是在法桐下散步,都足以唤起人们对历史的怀想之心。


【户部街】

  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钦定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除了刑部的衙署设在太平门外,其余五部均位于皇城南端,即今天的御道街之东,从后标营起经标营、蓝旗街,直至光华门内,由北向南依次为:宗人府、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和工部。户部衙门在“柳树湾笃宇铺”,也就是今天的蓝旗街之标营之间。

  入清朝后,大学士兵部尚书洪承畴力主在南京保留户部、兵部、工部,清廷准奏。将户部迁至新址,建立“南京户部都税司”,乾隆时又称“南京户部公馆”,此后附近渐渐形成街市,“户部街”因此得名。


【程阁老巷】

  程阁老巷位于新街口东南,东起洪武路,西至中山南路,因明代阁老程国祥居于此处,故名。

  明代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政府准备通过增派税收来满足激增的军费需要。程国祥明确反对,并果断提出暂借“都城赁舍一季租”的办法,筹集到十三万两引资。崇祯皇帝从此事看出程国祥很有才华,便提拔他为东阁大学士,人称“阁老”。程国祥一生为官清正,为时人敬重。


【三元巷】

  三元巷位于中山南路北段,东起中山南路,西至明瓦廊。

  “三元”是科举时代留下的词汇,是指在乡试中取得第一名“解元”、会试中取得第一名“会元”、在殿试考试中取得第一名“状元”。明朝嘉靖年间,明代抗倭名将尹凤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夺头名,连中“三元”,而尹凤旧居于此,因而得名。

  清末民初,三元巷是南京城南要冲,居民密集。巷内有一座豪宅,相传为一袁姓海关官员的府邸,宅内亭台楼阁、荷池水榭,假山屏峙、花木茂盛。如今,这座豪宅湮没在历史的风雨中,再无从寻觅。


【常府街】

  位于太平南路东侧,东接复成桥,西临大杨村、细柳巷、三十四标,因明初开平王常遇春府在此而得名。

  常府的规模甚大,仅常府花园中的大小池塘就有九个,号称“九连塘”。如今杨公井南尚留有“九连塘”这个地名。当年常府的牌楼十分壮丽,上刻有各式花卉纹饰,被誉为“花牌楼”。这花牌楼离明朝皇宫不远,是一处繁华所在,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扩建马路时花牌楼被拆。


【马府街】

  马府街南接太平南路,北接白下路。

  “马府街”之名与明代伟大航海家郑和有关。当年郑和在南京做留守太监时,他的府邸就位于这条街上,大约是现马府街小学一带。由于郑和原姓“马”,此处也就被称为“马府街”了。

  马府街北侧的郑和公园,原是郑和府邸的花园。1953年,此处建立“太平花园”;1983年,园内出土第一批郑和府邸的遗物,为纪念这位世界航海史上的杰出先驱,园内建“郑和纪念馆”;1985年,为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公园更名为“郑和公园”并沿用至今。


【钓鱼巷】

  钓鱼巷,曾名“玉壶坊”,位于建康路东段南侧,东起内秦淮河,西连建康路。明朝时,为开国功臣徐达东花园(如今的白鹭洲公园)的一部分。

  相传明武宗朱厚照在此看花船、观灯之时,玉壶掉落此处,因此取名“玉壶坊”。后来武宗又在此钓鱼,于是更名为“钓鱼巷”。其后,乾隆皇帝也曾到此钓过鱼。一个小小的钓鱼巷,竟能让两位皇帝大驾光临,实在是其他街巷所不能比的。


【糟坊巷】

  糟坊巷位于长乐路中段北侧,南起长乐路,北至长生祠。

  糟坊,顾名思义,必与酒有关联。南京古代酿制曲酒历史悠久,尤以佳酿“金陵春”为上品。古代南京因与酒有关的街巷名就不少,如“糟坊巷”、“白酒坊”等。

  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百废待兴,他下令举国上下不得酿酒,可是饮酒又是他的爱好之一。于是,朱元璋下旨召集酿酒名家、酿酒工,在糟坊巷秘密建立酒坊酿制美酒。所酿之酒,以香味满溢而闻名,据说方圆百里都能闻到酒香味。酒坊所在之地,被称为“糟坊巷”,即取其酿酒作坊之义。


【琵琶巷】

  琵琶巷位于内秦淮河东侧,也称“琵琶街”。南起长乐路,北至钞库街,紧邻夫子庙,是明清时代南京最热闹的街道之一。

  关于“琵琶巷”之名的来源,说法不一。据传,古时琵琶巷铺有长条石路面,雨过路干,甚为方便。南京人雨天出行时,往往穿着皮革或棉布做成靴一样的鞋子,鞋、靴底有白铁钉防滑,踏走在石板上,叮咚作响,如奏琵琶,就有了“琵琶巷”的美称。


【三七八巷】

  位于长乐路中段南侧,连接长乐路和马道街。

  20世纪40年代时,这里是一条百余米长、仅有9个院门的无名小巷,各户门牌承长乐路门牌编号,按“之一”、“之二”顺序排列。1951年,地方政府重新编序长乐路门牌,排到这个无名巷口时应为“378”号。巷口处两户并列人家争着要正号门牌,不愿成为“378-1”。僵持不下,排序工作只得暂停。后来,这条无名巷里其他大院的居民急了,因为没有门牌会造成通讯困难,有户居民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将378号定位“三七八巷”,巷内各大院也可以有自己的门牌号。由此,“三七八巷”之名便诞生了。


【乌衣巷】

  位于夫子庙文德桥之南,与钞库街、大石坝街相接。据《至正金陵新志》记载,三国孙吴时为禁军驻地,由于官兵身着黑色军衣,人们称它为“乌衣营”,驻地为“乌衣巷”。

  东晋时,王导、谢安两个世家大族都居住在乌衣巷内,人称这些贵族子弟为“乌衣诸郎”。入唐以后,王、谢等贵族均已衰落,刘禹锡对此心生感慨:“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寥寥数笔,描绘了乌衣巷自六朝至中唐时的沧桑变化,而“乌衣巷”之名也随着《乌衣巷》之诗,一同蜚声海内外。如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的乌衣巷,堪称夫子庙地区最古老的人文景观。


图文转自:秦淮旅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