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贵州乡村逍遥度假家庭游记

 汉青的马甲 2015-02-10

香纸沟是一个距离贵阳一个小时车程的景区,在一般的旅游书都有介绍。吸引我来的是这里可以骑着马走去里面的几个的景点,而且可以看到传统的利用水力和人工的造纸作坊。从水头寨来这里也是一个小时的路程,来到景区门口,刚好也碰到自驾车的旅游人士,要方便数人头,我们要下车缴费每人十一块钱。从网上的资料得知,这里有住宿的旅店,但具体不了解是在什么地方,问守门人只是说里面有。面包车司机可能很久没来过,载我们来到入口附近的小宾馆,大概四层楼,看来却很破旧,原来已经停业了。司机想了一下,在里面转了一圈,去到一个停车场。我下车问人,有人招呼我说60元一晚,要走一条路上去,开车不能进。于是付钱给面包车司机,与妻儿跟着那人走上一个叫上陇村的几十户左右的小村子。跟着我们的还有三个中年妇女,想叫我们骑马。招呼我们的原来是一个农家客栈的主人,他帮我们提行李,带我们来到他的家里,二楼是客房,我们在两间客房中选了一间,是连有卫生间的。

这个过程的还是挺顺利的,虽然我们在停车场刚下车时有点不知所措,幸好没有出现在停车场里拉客抢客的令人心烦的事.问我们骑马的三个女人也就是跟着我们,然后很耐心的在楼下等着。我们还没有打算骑马,所以问了价钱,拿了其中一位的手机号码,让她们放心走。客栈也有吃的,我们先点了菜,还有一个小时才是午饭时间,我和妻子就出去走走,问了路,去最近的一个景点。奇怪的是进景区时没有给我们地图,也没有任何关于这里的介绍,难道来这里的人都是熟客么?我们暂时对这里还有点摸不着头脑。

在村子里走了一下,发现这里的农民客栈都是有规范管理的,打了星级标准,我们住的属于二星级,也看到有一所是三星级的.下午我经过景区大门时,才拿了一个印在薄薄的纸张上的简单地图和介绍.我觉得应该把景区的客栈和联系电话都印在地图里,方便游客找地方住.

走过一些农户时,有人礼貌的问我们要骑马吗?原来这里家家户户都养马,一方面是自用的运输工具,也可以给游客骑赚一点钱.

路上风景都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的山水,是一条很宽的水泥车路,走了半个小时,我们才回去客栈吃饭。我们看中了客栈三楼一个有盖的天台吃饭,这里空气好,视野开阔,比在屋子里的饭厅好多了。只是要主人要把饭菜捧上三楼,不大好意思,所以我自己到地下的厨房去把部分饭菜拿上天台去。

这样吃住在一个农民客栈里,是最好的体会一个地方的旅游方式,感受特别亲切,有点像他们家里的客人一样。所以那个小宾馆的倒闭倒是很合理,将来就鼓励本地农民投资办客栈,提供吃的住的,而且不应该让外地人来搞生意,这样就会变得乱和难于管理。我觉得商业化不可免,但如果是由本地的村民一家一户的这样去经营,就是一种很有亲和力的商业形式,保持着一种朴素的人性化的接触。

吃完饭,我们一家人便出去走走,这里有几个景点,骑马的话都去每一个景点都标明了公价。我问了几个人,价钱都是同样的,也好像没有讲价的余地。后来我们经过马场,价钱也是明明白白的写在告示上。这样不错,旅游时花在讨价还价的时间从来令我心烦。

我们沿着一条小溪走,这里一直通向白水河,我们跟着骑马的人走。但原来马匹很多时踏进溪水里,我们不想弄湿鞋子,走了一会便回头了。这里的路标很清楚,我们便转到一条水泥路上,去一个什么的祠庙。风景不错,今天晴天,有点热,但比我们香港的湿热当然好多了,而且天上的云也很多,太阳不会很晒。

去到祠庙,有点失望,新建的,远看还好,由于建筑的工艺不很细致,近赏便完全不成了,这是国内人工景点的通病。倒是见到一家人正在建新房子,把一块块的砖头抛上平台。我觉得很好玩,便跟儿子一同抛了几块。妻子就问他们建什么房子,聊了起来,原来他们也是正在建一个农民客栈。谈了一下,主人问我们骑马吗?我懂得骑马,问他的马能跑吗?他说能,便马上去屋子旁的山边牵马,他妻子就去拿马鞍。我在八年前学了半年骑马,可以骑着马跑。后来也曾经玩过两三次,但都是在马圈里。这次我第一次在风景漂亮的路上骑马,马鞍上有一个手柄,就更加不怕摔下来了。马听主人的话,我可不能叫它跑。马主一声令下,马就跑起来,儿子站在前面帮我拍录像。我跑一下,停一下,马主追着马跑,然后妻子也骑了一会,她以前试过欧洲马,不很舒服,这贵州的马她觉得走得平稳。孩子不愿意骑,可能有点怕,我觉得有点可惜,没办法。

这样的跑回村,收费三十块。回到客栈,妻儿都有点累,我就一个人再出去走走。

我首先去景区大门拿到地图,看清了原来香纸沟有两个小村,叫上陇村和下陇村,分别建在两个小山坡上,中间相隔着是一片平坦的农田。两条村的下面各有一个小马场,村里的农民把马放在里面等客人。这里是香纸沟的中心点,四面群山环绕,从这个中心出发,一共开发了五个景点。我选了去马脚冲,这个景点在景区大门外,我问了守门的人,他叫我沿着公路走五百米,然后从右边小路进去。

我觉得走了很久,才看到山坡上挂着大大的广告画,下面的小路却有两条,一条上山,一条下山,没有任何的其他标记。幸好记得守门人说过,是向下走,所以便选了下去的路.走了一会,小路便被茂密的树木包围着,再转一个弯,就到了一个被悬崖围困着的谷底,厚厚的青苔长满在陡峭的石壁山,阴深可怖,一丝小瀑布从正中的峭壁上倾泻在谷底的小潭中,仿似武侠小说所形容的隐士高人藏身之处。

旁边的石壁上修了一条窄窄的小石级引上高处,没有路标,我猜是这样走上去的吧,又想到刚才进来的时候有另外一条小路,可能是出口。一路的走上去,来到峭壁的顶,瀑布变成一条小溪水,头顶上的树木盖着天空。沿着昏暗的石头栈道走下去我真的有点犹疑,好像到了呼天不应的绝地了。

不过这是景区,所以我相信路还一定能通的,只要小心不要滑倒,就可以了。遇上了分叉路,我就每一条都走进去看一下。有一条通向一个绝壁上的另一边,景色开阔,忍不住大喊几声,回音渺渺。想不到一个小小的地方,地形上下的起伏变化会如此出神入化,我真的折服于大自然的巧夺天工了。

从一个山岩的缝中走出来,天地又还原成寻常的样子了,终于远远的看到进来的公路,我放心了。这样走下去,果然是从另外一个小路出来。我胆子大,也有经验,才放心的这样探险般的走了进去。我觉得景区的介绍应该写得清楚一点,让更多人去体会这里的独特怪异之处。当然我因为不知就里,这次深入马脚冲才更有趣味。

回程之路,竟然有两头狗对着我狂吠。我不敢走过,唯有找农田里的小路走回村里。这时已是晚饭时间,我走了两个小时,原来妻儿有点担心呢。我们一家人旅游都是这样,我的精力充沛,早上六点起床出门跑步看风景。如果妻子也能起来的话,我便陪她四处走走,孩子则一定睡到八点后。如果像这样住在景区的,下午妻儿玩累了,会喜欢留在房间看电视,我就可以再自己出去一次。所以我的实际旅游时间可能是他们的一倍以上,我的家庭旅游,一半是陪妻儿,另一半其实是个人的闯荡。

晚上早早的睡,第二天早上妻子跟我出去,我们就步行去另外一个景点窝底沟。我们沿着一条小溪,窄窄的河谷,两岸是清翠欲滴的山林,经过几个已经荒废了的造纸作坊,一路走了一个小时。这里没有马脚冲的奇特,但沿着清澈的溪水漫步,呼吸着清凉湿润的空气,是非常轻松愉快的乐事。

回到客栈,孩子才起床,我们吃过早餐,妻子想休息一下。我就一个人出去骑马,这里最远的景点是白水河,坐马来回60块钱。马也是沿着一条深止及足的溪水,跑一下,走一下,一直来到一个好像只是几户人家的村寨,这里还有硕果仅存的几个传统造纸作坊。本来在香纸沟景区的停车场附近,也新建了一个,看过本来觉得没有什么。但来到这里,看到正在工作的造纸人,看到古旧的作坊,那种感受便是完全不同的境界。可以说那是一种看得到的祖祖辈辈力量的延续,造纸人一个个重复的动作,从水池中的纸浆中捞起造成的一张又一张纸,真实才能触动人的心。

这个作坊不是为游客而装扮起来的,幸而我这次看到了。他们甚至没有把纸作为旅游纪念品来卖,这令我对他们有点不解,但也让我更对他们敬佩。

马主叫我加多八十块,就带我上山去,说哪里的路马更能跑。我很奇怪为何要加这么多,但是我还是试一下。山上的平路较多,马跑得挺快,很过瘾。我慢慢的恢复信心,也熟识了技巧,最后能牵着缰绳,不用抓着马鞍上的扶手了。这一段回程差不多一小时,马主要跟着马跑,挺辛苦的。其实我不能控制马快跑,要马主发命令,但我这次真的很满足了。

回到客栈,带妻儿出来,想了激将法让孩子去骑马。终于他答应了,我们选了再去一次锅底沟,妻儿骑马,我走路跟着他们,给她们拍照。去到途中一个点,马主说这是骑马的终点。孩子今天还没有运动,我们就带孩子沿着溪水走进去,叫马主等我们半个小时。妻儿对骑马没有特别大的惊喜,但来到这个地方,去感受一下骑马的经验,照相留个念也好。

回到客栈,妻子已经预先点了菜,看中了主人家养的走地鸡,做了一个鸡汤,一个红烧鸡肉,另外还有野菜和蘑菇。主人见我们回来,便马上开始炒菜,让我们先喝汤。走地鸡果然非同凡响,我们一家人都吃得开心极了。下午两点钟,我们坐班车回贵阳,车站就在客栈下面,方便得很。一个小时后车到贵阳,转出租车半个小时到机场。

想不到来贵州一个比较落后的省份,虽然我们是第一次来,整个行程却非常顺利和舒适,成为一次名副其实的快乐度假家庭旅游。

  • 分享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